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十九 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课标要求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教材精讲1.合成氨的反应原理:n2(g)+3h2(g) 2nh3(g)298k时,h=92.2kjmol1特点:合成氨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2.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1)选择依据:从提高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提高反应温度、使用催化剂、适当提高氮氢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降低温度、提高压强和适时分离反应产物氨;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温度和压强要与生产实际相适应。(2)选择原则: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对设备条件要求不能太高。(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用催化剂;适宜的压强:21075107pa;适宜的温度:500左右;及时分离出氨和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4)合成氨的简要流程: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压缩合成分离液氨氮气、氢气的循环使用.典型例题例1.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少量co、nh3)在进入合成塔之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cu(nh3)2ac +co+nh3 cu(nh3)2acco,其h0(1)必须除去co原因是 。(2)醋酸二氨合铜()溶液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是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液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而循环使用,其再生的条件是 。【解析】由于吸收co的反应特点是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则:(1)除去co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2)吸收co的适宜条件是选择高压、低温及浓氨水作溶液。(3)醋酸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例2.将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293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从该容器中出来的气体在747、1.01105pa的条件下测得其密度为0.12g/l,此时达到平衡,求平衡时n2的转化率。【解析】起始时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0.29329=8.5n2 28 6.5h2 2 19.58.5=1/3(物质的量之比)又 设起始时n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3mol,平衡时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 n2(g) + 3h2(g) 2nh3(g)起始量 1mol 3mol 0平衡量 (1x/2)mol (33/2x)mol xmoln(平)= (1x/2)mol + (33/2x)mol + xmol=(4x)mol由pv=m/mrt得:m=mrt/pv=0.12gl10.082atm l/molk1020k1atm=10g/mol据质量守恒得:(1mol28g/mol +3mol2g/mol)( 4x)mol=10g/mol解得:x=0.6n2的转化率=(0.6mol/21mol)100%=30%答:n2的转化率为30%。.跟踪训练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填在第卷题首的答案栏内,填在其它地方无效)1.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xn2(1体积)h2(3体积)压缩机热交换器有催化剂的合成塔冷凝器液氨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a.n2和h2 b.催化剂 c.n2 d.h22.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由水和煤反应制得,其中有一步反应为co +h2o co2 +h2,其h0。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使用催化剂 增大co的浓度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a.b.c.d.3.在某合成氨厂的合成氨反应中,测得合成塔入口处气体n2、h2、nh3的体积比为6:8:1,出口处n2、h2、nh3的体积比为9:27:8,则n2的转化率为a.75% b.50% c.25% d.20%4.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达到了平衡,此时容器中含有0.1moln2、0.3molh2、0.2molnh3。若维持原来的条件,向该容器中再同时加入0.1moln2、0.3molh2、0.2molnh3,则a.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b.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增大c.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5.将装有1mol nh3的密闭容器加热,部分nh3分解后达到平衡,此时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为x%;若在同一容器中最初加入的是2mol nh3,密封、加热到相同温度,反应达到平衡时,设此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正确关系是a.xyb.xyc.xyd.xy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可能有12个合理答案)6.已知1mola和nmolb按下式反应:a(g)+nb(g) mc(g) 一段时间后,测得a的转化率为50%,同温同压下,反应前的气体密度是反应后的3/4,则n和m的值可能为a.n=3 m=3 b.n=2 m=3 c.n=1 m=1 d.n=3 m=27.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molco和20mol水蒸气,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和与氢气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 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c.平衡后,水蒸气的转化率为50% 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8.在密闭容器内,n2和h2起始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0mol、30mol,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若从nh3开始,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相同,则应加入nh3的物质的量及nh3的转化率为a.15mol和25% b.20mol和50% c.20mol和75% d.40mol和80%zx或yx或yz浓度0 t1 t2 t3 时间9.今有x(g)+y(g) 2z(g),h(298k)0,若反应开始经t1s后达到平衡,又经t2s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到平衡。如图所示,试分析从t2s到t3s曲线变化的原因是a.增大了x或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增大了反应体系的压强d.升高了反应体系的温度10.工业合成氨中,n2(g)+3h2(g) 2nh3(g),其h0,常采用700k左右的温度条件,其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 b.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c.使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佳状态11.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混合,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5倍,则n2的转化率为a.10% b.30% c.50% d.60%12. 在合成氨工业中,达到下列目的的变化过程中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a.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不断将氨分离出来b.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使用催化剂c.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而采用1107pa 1108pa的压强d.为增加氨气的日产量,而采用700k左右的高温13. 工业上用来合成氨的原料之一是氢气,有一种来源是取自石油气,有人设计了以下反应途极高温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其中最合理的是a.c3h8 c +h2 高温脱氢b. c3h8 c3h6+h2催化剂c. c3h8 +h2o co +h2 电解d. c3h8 +o2co2+h2o; h2o o2 +h2逆正odt/sbay/moll1s114. 在容积固定不变的4l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到化学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正、逆与时是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a.x的浓度减少 b.y物质的量的减少 c.z的浓度的增加 d.x物质的量的减少三、实验题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合成氨的原理,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下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圆底烧瓶,盐酸ac干燥剂锌粒abd还原铁粉e酚酞试液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试液的烧杯。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适当浓度的盐酸,使之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后,在导管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上图所示装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烧杯e中。(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 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 。(3)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 ;d: 。(4)c中干燥剂的名称是 ,该干燥剂的作用是 。(5)e中的实验现象是 ,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进行回答) 。(6)工业生产上合成氨一般选择的压强是20mpa50mpa,其原因是 。16.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 hcl +hclo。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ml的针筒里吸入40mlcl2后,再吸入10ml水。(1)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2)若将此针筒长期放置,又可能看到何种变化 ,试用平衡的观点解释 。(3)若把针筒中的氯水分成、份。第份加少量固体nahso3,第份加少量固体nahco3,第份不加任何物质,保持原样。则三份氯水中c(hclo)的大小是 。(4)若在针筒中的氯水加入氢氧化钠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其原因可能有两种,分别是: ; 。如何用实验方法确认上述原因: 。四、填空题1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0mol n2和30molh2,任其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分别在不同时测定nh3的含量,然后绘制出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a、c段的曲线是增函数,c、e段曲线是减函数,试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理由: (2)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在实际生产上,合成氨反应一般选择在5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试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综合因素等角度分析“选择在500左右下进行”的原因: ()利用天然气合成nh3的工艺流程如下: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3)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nmol甲烷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 0.9nmol,则产生h2 摩(用含n的代表式表示)。(5)上述过程中包含了三个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指出循环方向和循环物质)。18、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下表提供的不同压强下so2的转化率(%)的数据试选择该反应的适宜条件(以v2o5作催化剂) 压强温度1105pa5105pa10105pa50105pa100105pa45097.598.999.299.699.750085.692.994.997.798.3(1)温度 ;(2)压强 。19.已知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从影响反应速率、平衡的因素分析,要有利于nh3和so3的生成,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 ;实际上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2)在实际生产中,合成氨要分离出氨,目的是 ;而合成三氧化硫的过程中,不需要分离出三氧化硫,原因是 。20.合成氨厂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氮气的转化率。某工厂测得合成塔中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5536g/l(标准状况),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密度为0.693g/l。则该合成氨厂氮气的转化率为 。考点十九“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c4.b 5.b 二、选择题6.cd 7.b 8.c 9.d 10.ad 11.b 12.bd13.c 14.c(提示:因可逆反应中yz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根据图像可得,oabd和obd围成的面积大小在数值上分别等于正反应z浓度的增加量和逆反应z浓度的减少量,由此可见,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在时间t内z浓度的净增量)三、实验题15.(1)在a中放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好浸没漏斗下端,打开旋塞a,在b底部稍加热,若在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e中导管有水柱上升,表示装置不漏气(也可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反应管d下部稍加热,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装置是否漏气。两种回答都正确)。(2)检验氢气的纯度;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产生轻轻的“噗”的一声(或没有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纯度合格,可以收集和点燃。(3)a中:zn +2h+=zn2+ +h2;点燃催化剂高温、高压b中:2h2 +o2=2h2o;d中:n2+3h2 2nh3(4)碱石灰(或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中少量的水蒸气和盐酸酸雾。(5)酚酞试液变红;nh3+h2o nh3h2o nh4+oh(6)由于合成氨的反应是一气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既有利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氨的合成,实际生产中,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要求更高,从而会降低综合经济效益,因而选20mpa50mpa。光照16.(1)针筒向里缩进,气体体积变小,气体溶液颜色变浅。(2)气体、溶液颜色接近无色,最终仍有气体,大约是原氯气的一半。2hclo=2hcl+o2,hclo的减少,原平衡不断向右移动,cl2减少,生成氧气。理论上讲:2 cl2+2h2o=4hcl +o2(3)(4)氯水的次氯酸对酚酞漂白;氢氧化钠和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02∕T 391-2014 绿色果品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 中国轻质纤维浇注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过去几年铣刀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中国道具刀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重型商用饮料搅拌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金叶女贞小苗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DB23∕T 3570-2023 酱用红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 中国钢筋调直 切断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钻孔攻牙两用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MOOC期末】《大学物理 II》(热学、振动和波、光学、量子)北京交通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医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表
- 旧电梯拆除方案范文
- 《诗词里的科学》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扫地车、洒水车工作职责
- GB/T 15314-202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 口腔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管理制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图像处理Ⅱ》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中国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 郑州公用集团在线测评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