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_张美芳.pdf_第1页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_张美芳.pdf_第2页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_张美芳.pdf_第3页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_张美芳.pdf_第4页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_张美芳.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 年 9 月 第 32卷 第 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Sept 2000 Vol 32 No 5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中山大学 张美芳 提要 翻译中的信息转换是指把原文中关于事件 状态 过程 物体 个人 地方和机构等方面的 信息用目的语传达出来 由于每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共有知识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文化特点和表 达习惯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各种补偿措施 才能把原文的信息适当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本文主要探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转换问题 关键词 信息转换 补偿措施 共有知识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429 2000 05 0371 6 1 引言 翻译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活动 因 此被认为 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 即是说 译 者及其译本都在社会中起着某种作用 Toury 1995 53 为了使译本起到预定作用 译者在 翻译过程中就要考虑用适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 把原文信息重新表达出来 重新表达不仅需要 词法 句法方面的转换 而且需要采取一些补偿 措施对信息进行重组 在实际翻译中 语篇是翻译的对象和基本 单位 Beaugrande 但又不应包含超出所需的信息 1975 45 如果包含的信息太少 语篇就会枯 燥无味 如果包含的信息太多 就会给读者 听 者带来困难 Beaugrande 若他硬着 头皮往下读 到后面的章节中去寻找答案 即为 向前降级 forward downgrading 如果他放 下所读的文章 到别处去查阅参考资料 就是 向外降级 outward downgrading 然而 并非所有读者都愿意付出极大努力 去阅读一篇意义不大的语篇 因为 人类在认 知过程中 趋向于以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 认知效果 要取得这样的效果 就要把注意力 集中在最有意义的信息上 最有意义的信息 是指那些可以通过新 旧知识的相互连接而产 生另一种新知识的信息 Sperber 48 比较以 下两例 引自 Beau grande 或反之 因此 翻译者 就成了目的语语篇信息性的调节者 他要根据 目的语读者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对语篇中的 信息进行适当调节 3 译例分析 3 1 共有知识 mutual knowledge 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共有知识 人 们在阅读时会调动这些知识来帮助理解所读的 语篇 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生活在不同的文化 环境 在知识结构上自然会存在不少差别 对语 篇中的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也会很不相同 译者 的责任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适当调 375 张美芳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节 令译文中的信息性维持在合理水平 请看 下面几个译例 6 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 的大团结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marked an unprecedented great unity of the Chi nese nation 庄绎传 1999a 366 7 我国先秦思想家早就提出了 亲仁善邻 国 之宝也 的思想 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 下太平 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Chinese thinkers of the pre Qin days over 2000 years ago advanced the doctrine loving people and treating neighbors kindly are most valuable to a coun try This isa reflection of the aspir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for a peaceful world where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live in harmony 庄绎传 1999a 367 以上两例均源自江泽民主席一九九七年十 一月一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例 6 原文中 新中国 一词所表达的概念在中国已人人皆 知 但美国人就未必清楚 如果直译成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marked 可能会引起 误解 因此 译者把 新中国 改译为西方人所 熟悉的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并在译文中增 加了 in 1949 使原文中的信息在译文中得到 了更清楚的表达 例 7所提到的 先秦 指我国 秦代以前的历史时期 译文在括号内加了 over 2000 years ago 也是为方便目的语听众 读者 即使是对中国历史一无所知的外国人 也可以 借助所加的时间状语了解到 早在 2000 多年 前 中国人已有 亲仁善邻 的提法 8 A great grandmother of mine who was a friend of Gibbon lived to the age of ninety two and to her last day remained a terror to all her descendants Bertrand Russell How to Grow Old 我的一位曾祖母 和吉本是朋友 活到了九十二 岁 她直到临终都使孙儿望而生畏 吉本 Edward Gibbon 1737 1794 是英国历 史学家 著有 罗马帝国之衰亡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译注 庄绎传 1999a 149 一般的英国人都知道 Gibbon 是英国的历 史学家 但中国人知道的恐怕不多 译文用注 脚的方法处理 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此信息 又 保持了译文的简洁流畅 9 I learned a great many words that day I do not remember what they all were but I do know that mother father sister teacher were among them words that were to make the world blossom for me Like Aaron s rod with flowers Helen Keller The Story of My life 那一天我学了许多新词 也记不清都有哪些词 了 但是其中肯定有 母亲 父亲 姐姐 老 师 后来就是这些词把一个美好的世界展现在 我的面前 就像 圣经 上说的 亚伦的杖开了花 一 样 庄绎传 1999b 12 例 9 原文 中的 Like Aaron s rod with flowers 是一个典故 出自 旧约 民数记 第 17 章第 8节 西方人 尤其是基督教徒对此都很 熟悉 所以原文不需注明出处 但是中国人对 圣经 不熟悉 看到这句话可能不知所云 译 者在文内添加的 就像 圣经 上说的 几个字 其中的信息就清楚地传达出来了 3 2 实用信息 在翻译中 尤其是在实用文献翻译中 译者 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些信息对源语读者来 说很有意义 而对目的语读者却不然 有的信息 对源语读者来说用处不大 而对目的语读者却 非常有用 这样 译者就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对 原文中的信息进行取舍或增减 使之适合目的 语读者的需求 由于文化传统和习惯 中国人在描述某个 景点时 喜欢引用诗句 名言或大量形容词进行 渲染 读者对此种现象也喜闻乐见 汉语中带 有诗意的描述对景点起着锦上添花的烘托作 用 但是此类修饰性文字如直译成英语 有时会 显得罗嗦累赘和夸张 不为外国读者所理解 面对实用性的文本类型 尤其是宣传性文章 译 者如何避免 极度夸张 的表达方法 又可以把 其中有意义的信息传达出来呢 试看下面几 例 376 2000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5 期 10 满树金花 芳香四溢的金桂 花白如雪 香 气扑鼻的银桂 红里透黄 花多味浓的紫砂桂 花色 似银 季季有花的四季桂 竞相开放 争妍媲美 进 入桂林公园 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isnotedfor its pro 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u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闵 大勇等 1992 例 10 源自一篇介绍上海桂花节的文章 原 文充满修饰各种各样桂花的形容词 如直译 译 文肯定显得累赘罗嗦 译者采用了 删减 和 重组 法 把大多数形容词删略 用平实的语言 把文中的实用信息 各种颜色的桂花 竞相开 放 香气满园 传达出来 另外 由于前来参观 的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公园的名称 因而原文把 桂林公园 放在很不显著的地方 但是 对外国 旅游者作介绍时 旅游点的名称应属首要的信 息 因此 译文先介绍公园的名称和由来是有 道理的 11 路左有一巨石 石上原有苏东坡手书 云外流 春 四个大字 To its left is another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 Be yond clouds flowsspring written by Su Dongpo 1037 1101 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 1127 蒲元明 1992 例 11 原文摘自我国一个旅游景点的简介 诗人 苏东坡 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 而西方 读者却未必知道 苏东坡手书 云外流春 描 述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景 本身又具 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这对中国人已不言而喻 在翻译中 如果不把这句话所含的高浓度的信 息释放出来 外国旅游者就无法了解其意 也无 法欣赏到这一巨石的历史价值 因此 译者采 用了增溢和解释法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 Su Dongpo 后面括号内标明苏东坡的生卒年 份 随后又说明他在北宋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 云外流春 先作音译 再把意译放在括号内 音译加意译 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又让外 国人了解这几个汉字的读音 12 Adelaide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South Aus tralia Situated at the base of the Mt Lofty Ranges 9mi 14km inland from the centre of the east shore of the Gulf St Vincent it enjoys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with hot summers February mean temperature 74 23 cool winters July mean 54 12 and an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of 21 in 530mm 阿德莱德 Adelaide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首 府 位于洛夫蒂岭山麓 距圣文森特湾 14 公里 属地中海型气候 例 12 原文选自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5thed 译文来自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第 1 卷 原文的主句很具体地介绍了属地中海型气 候的阿德莱德城市 夏热冬凉 二月份和七月份 的平均温度以及年平均降雨量 译文只译出 阿德莱德 属地中海型气候 把后面的具 体细节删去 庄绎传评论该译文时说 这篇译 文是根据原文编译的 有增有删 译文简洁 比 较文雅 作为词典里的条目 介绍一座城市的 概况 使用这种文体是合适的 1999a 79 如 果我们从读者的角度来看 大概还可以这样解 释 查阅该词条的读者一般只是想了解阿德莱 德的概况 而不是要调查其详细情况 例如在 气候方面 知道该城市属地中海型气候已经足 够 不一定要弄清楚哪个月份的气温是多少 因此 译者把最主要 最实用的信息表达出来 删掉一些不影响实际意义的细节 另外 中译 本书名增加了 简明 二字 说明译本跟原著有 所不同 采取删减的翻译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是 可取的 3 3 文化差异与习惯表达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 体 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 每 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汉语和英语 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 所承载的文化也不相 同 因此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少差异 处理文化差异 跨越语言鸿沟 是翻译的一个主 要任务 也是一个难题 13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 上天 后台封上戏箱 要 等年初一开戏 新凤霞 新凤霞回忆录 377 张美芳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On the twenty third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e Kitchen god went up to heaven and the theatre shut down until New year s Day Translated by Gladys Yang 例13原文中的 灶王爷 在中国民间传说 中指管厨房的一个神 西方既没有中国式的 灶 更没有 灶王爷 之说 但是他们也有各种 各样的神 如爱神 宇宙之神等 因此 译者用 归化翻译法把 灶王爷 转变为 Kitchen God 灶神 易于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 王爷 变 为 神 虽然名称变了 但其中所传达的信息没 有变 14 My maternal grandfather it is true was cut off in the flower of his youth at the age of sixty sev en but my other three grandparents all lived to be over eighty Bertrand Russell How to Grow Old 我外祖父固然是在风华正茂之年就弃世了 当 时他只有六十七岁 但是我的祖父 祖母和外祖母却 都活到了八十以上 庄绎传 1999a 149 亲属称谓所受到的文化制约非常明显 在 英汉翻译中 亲属称谓的翻译是一大难题 英 语中一个 grandparents 可以兼顾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一个 cousin 既指堂兄弟姐妹 又指表兄弟姐妹 而汉语中却没有这样的词 因此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 把这类词具体化 15 战士们直向敌人进来的沟口飞跑 不管三 七二十一 是沟也跳 是崖也跳 保卫延安 His unitrushedtowardsthemouthofthe gorge They let nothing stop them 沙博理译 汉语中有些约定俗成的词组 其字面意义 和隐含意义不相同 彼此间也缺乏形象上和科 学的联系 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是其中一例 不管三七二十一 意指 不顾一切 什么都不考 虑 或 不问情由 由于其字面意义与隐含意 义是风马牛不相及 如用直译法处理 外国读者 就可能不理解原意 沙博理用意译法把这个习 惯用语的意义明确化 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16 现在合同已签了 真是木已成舟 生米煮成 了熟饭 只好如此了 As 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 what s done is done and can t be undone 刘季春 1996 90 木已成舟 生米煮成了熟饭 是汉语的俗 语 比喻事情已经发生 已无法改变 如照字面 直译 译文太冗长 外国人也不一定看得懂 例 16 采用意译 既简炼 又把原文的信息表达了 出来 17 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中国需要进一 步了解美国 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U S rela 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nited States better and vice versa 庄绎传 1999 366 在汉语中 有时为了加强语气 有时为了求 得句子的平衡 对称或其他修辞效果 往往使用 重复词语或重复结构 例 20 源自江泽民主席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一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 讲 为了强调中 美两国之间的深入了解对促进 双方关系的发展的重要性 江泽民主席在此用 了重复句 译成英文时 如果照样用重复句 不 仅会显得罗嗦 而且会变得平淡无力 因此 译 者按英语习惯 借用了外来语 vice versa 从而 使译文显得简洁明朗 铿锵有力 而且把原文的 信息有效地传递了出来 4 结语 从本文的译例分析可以看到 中国读者和 西方读者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 在知识结构 和表达习惯上存在不少差别 对实用信息的要 求也不一定相同 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 进行适当调节 令译文中的信息度维持在合理 水平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是原语语篇的 读者 他 她在阅读时很可能已采取了 向后 向前 向外 的解读方法去理解文中的难点 这 一阅读经验有助于译者比较准确地去预测译文 读者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 有助于决定采取 哪一种补偿措施去调节语篇的信息度 译者在 英汉翻译中进行信息转换时所采取的补偿措施 包括 1 采取扩展性措施 对目的语读者希望了 解但又难以理解的信息进行特别处理 一般说 来 带有民族历史 地理和人物等信息的语篇 可能给目的语读者带来一定的困难 译者要采 取适当措施把译文的信息性调节到一定程度 378 2000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5 期 使之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常用的翻译方 法包括 1 改译 见例 6 即用目的语读者熟 悉的表达法代替原文中的表达法 2 文内说明 或文内括号解释 见例 7 9 3 注脚 见例 8 2 采取删减 增溢或重组等措施 对实用 的信息和不实用的附加物或修饰性词语进行处 理 一般而言 实用性文献的读者比较容易确 定 但由于文化传统和阅读目的不一样 中英 文读者所感兴趣的信息也不尽相同 因此 译 者在翻译过程中 要根据具体情况 把源语中的 信息适度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常用的翻译方 法包括 1 删略法 见例 10 12 即删除对目 的语读者来说不重要或不感兴趣的信息 2 重 组法 见例 10 即把整个语篇结构打破 对实 用信息进行重组 3 增溢法 见例 11 即增加 原文主题涉及但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 方便目 的语读者了解 3 采取各种方法 对带有明显民族文化特 点的习惯表达法进行适当处理 带有明显民族 文化特点的习惯表达法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 采取什么补偿手段取决于具体情况 常用的方 法有 1 替代法 见例 13 14 即是在目的语 中找不到对等语时 用目的语中已有的概念或 表达法取而代之 2 直译加注 这种方法既可 保存原文的民族文化特点 又易于读者理解 3 意译法 见例 15 16 17 在目的语中找不 到对等语 直译又会增加读者的困难或使译文 的信息性受到影响时 就用规范的目的语把原 文信息传达出来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既要清楚目的语的语 篇规范 又要了解目的语读者的大致情况 包括 他们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 才能根据实际情 况对原文的信息进行转换 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总的说来 影响信息转换 过程的因素有 1 译文的功能 2 目的语文化 社会的规范 3 文本类型 采取什么翻译措施 取决于具体的情况 参考文献 Baker M 1992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de Beaugrande R 本刊修订稿 2000 7 20 通讯地址 510275 广州新港西路中山大学外语学院 379 张美芳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their college study Their vocabulary increased markedly in the first two years but had a descending trend in the second two years 2 among the middle school vocabulary band 1 4 vocabulary and band 5 6 vocabulary the students have the largest progressive scale in band 1 4 vocabulary 3 their vocabulary is correlated with their comprehensive language abili ty but the correlation is not so distinct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mnemonics for difficult words in an EFL situation byL Wenpeng p 362 The paper reports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nemonics for the task of difficult words in an EFL situation Based on the depth and elaboration of processing theory the author carriedout an instructional experiment among first year Eng lish majorsin a normalun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ed the two con trol groups p 0 01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ombined mnemonic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d retention above the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the semantic mnemonic alone On syntactic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translation byQin Hongwu p 368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yntactic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is felicitous only when it is within the restriction of sys tem internal rules of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extent and dimension of foreignization are always restrict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