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厂责任制度.doc_第1页
地表水厂责任制度.doc_第2页
地表水厂责任制度.doc_第3页
地表水厂责任制度.doc_第4页
地表水厂责任制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控室岗位责任制1.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睡觉,不串岗、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不擅离生产岗位,精神饱满,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厂规厂纪和各项规章制度。2.在地表水厂经理领导下,负责指挥并合理安排生产调度,保证市区水压水质合格,不出生产事故,遇有特殊情况(如停电、管道破裂)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作详细记录。3.做好报表统计工作,每日做好生产记录、投诉记录,并及时上报,做到调度记录及时准确。4.遵守微机及其它设备的操作程序,爱护机器设备,保证机房室内清洁,非控制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更不得擅自启闭机器。5.中控室监控电脑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6.做好加氯、加矾、沉淀池巡视、排泥机操作、鼓风机房巡视及反冲洗等工作7.严格执行加矾操作规程,矾水溶解池要保持矾水浓度一致,做到加矾池不溢水、不脱水,及时清除悬浮杂物和排除加矾管道堵塞现象。8.经常观察反应池,澄清池水质情况,适当调节加矾量,保证正常矾量,及时与一、二级泵房联系,保证进出水平衡。9.严格执行加氯操作规程,注意加氯机操作情况,做到氯瓶不进水,水中不断氯,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出现故障应立即汇报处理。10.加强与二泵房工联系,掌握加氯规定,确保余氯含量在公司规定的范围内。11.保持沉淀池无漂浮物,走道清洁,文明生产。12.每小时测定泥沙沉积情况,及时启闭排泥机,沉淀池不积泥。13.严格遵守排泥机、污泥泵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注意排泥、排污效果,发现死鱼或异色、异味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即时处理并做原始记录。14.对排泥规定的转速,开启度不得随便变动,并经常检查机泵设备的工作情况,保证良好状态,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15.经常观察沉淀池水位变化,沉淀池不得溢水,排污水不得溢出地面。16.做好卫生区、设备的卫生及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工作并建立各种设备台账(包括设备的购买时间、功率、产地、维护维修保养记录等)17.认真做好交接班,做到设备运行情况不明不交接,岗位卫生不好不交接。18.做好安全、防盗、防火工作泵房岗位责任制1.自学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睡岗、不串岗、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不擅离生产岗位,精神饱满,认真履行职责。2.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防止发生事故。3.做好滤后加氯工作,及时调整加氯量,控制好滤后余氯,保证出厂水余氯合格及巡视加氯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4.定时察看余氯仪,浊度仪和流量仪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出厂水余氯浊度应控制在公司规定的标准范围内。5.认真填写生产记录,经常察看水库水位,水库水位应控制在本厂规定的范围内,如有超越上、下限时应立即与厂部联系。6、经常察看电压、电流是否正常,当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10%时,必须停机。电流表指针不允许过高、过低和来回摆动,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立即停机。7.机电设备运行时,如发现有焦味异声,剧烈震动,温度过高(不许超过60度)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8.在保证水质、水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力求降低电耗、矾耗、氯耗。9.保证车间及卫生区的卫生,机泵做到无灰迹、无水迹、无油迹冷却水不得进入轴承。10.做好卫生区、设备的卫生及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工作并建立各种设备台账(包括设备的购买时间、功率、产地、维护维修保养记录等)11.交接班时做到生产情况不明不交接,水质不好不交接,设备、工具、用具不全不交接,卫生不好不交接。12.做好安全、防盗、防火工作机电班岗位责任制1.遵守厂内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离开工作岗位2.努力做好设备的二级保养工作,保证厂内机电、加氯、加矾设备仪管道闸门工作正常,使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3.每天上班主动检查机电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发生故障及时处理,做到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油、不漏气。4.做好卫生区、设备的卫生及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工作并建立各种设备台账(包括设备的购买时间、功率、产地、维护维修保养记录等)5.机泵维修后需经值班班长验收后,共同试机,做好维修记录。6.维修时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事故的发生。7.搞好卫生区及电气设备的清洁卫生及防盗防火工作。加氯岗位责任制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劳动纪律。2.岗位人员应熟悉氯气的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了解液氯钢瓶的结构、附件与作用,掌握防毒面具、应急抢修器材的正确使用和常见故障正确的处理方法,确保发生液氯泄漏时在第一时间内消除隐患。3.认真复核进厂氯瓶合格证、准充证、下次测压时间,确保不让问题氯瓶投入使用。4.加强岗位巡视,做到每小时对加氯机、氯瓶、加氯管线及仪表巡视一次,并做好用氯记录。5.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时刻掌握加氯工艺状况,及时更换氯瓶,做到氯瓶不进水(100KG的氯瓶余氯控制在5-10KG)水中不缺氯,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处理。6.加强与各岗位联系,及时调节加氯量,确保出厂水余氯。7.保证加氯间清洁卫生,做到文明生产。化验室人员岗位责任制1.按照国家有关水质标准和检验方法开展水质检测工作,完成各项检测任务,更好地为生产服务。2.每天对沉淀水、源水、滤池水、出厂水进行一次常规分析,每周进行一次毒气理学指标分析,及时反馈水质信息,指导生产,保证供水水质,切实做好分析记录,按时汇总上报。3.水质异常时要立即向部门和领导反映,采取必要处理措施,并连续监测水质,直至恢复正常。4.每天抽检出厂水浊度、余氯5-6次,每月按时将水质资料上报,加强源监测,防止污染,一经发现应及时向公司质管和有关部门汇报。5.坚持化验指导生产,除做好本职工作外,经常协助班组搞好自检工作。6.坚持混凝剂及消毒剂入库验收制度,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7.做好检测设备,仪器的使用、保养和检修工作,保管好化验室一般化学试剂和有害危险品等做到安全无事故。8.化验室检测废气物的排放要符合环境要求。9.整理保管好各种水质及技术资料。10.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11.严格遵守化验室一切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做好危险药品的保管工作,注意安全保密。12.保证化验室及其卫生区环境卫生,保证环境整洁。13.做好安全、防盗、防火工作加药系统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将溶解池的浓度配制成20%左右的溶液,开搅拌器搅拌30分钟。2. 将溶解池的的药液用提升泵提升到溶液池内。3.将溶液池浓度配制成8%左右的浓度,并搅拌均匀。二、投药1.根据浑水流量、浊度和药液浓度确定投药量,调节变频调速装置。2.开动投落泵。3.做好投落记录。排污岗位操作规程一、污泥池1.污泥池阀门和水泵运行采用自动控制,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巡视,检查出水管线上阀门是否全部打开,注意阀门、水泵、出水水位仪及其下方泥位是否正常,遇到情况及时汇报处理。2.手动操作必须将阀门和水泵切换到托运状态,先打开阀门后开启水泵。二、污泥调节池1.污泥池阀门和水泵运行采用自动控制,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巡视,检查出水管线上阀门是否全部打开,注意阀门、水泵、推理器、出水、水位仪及其下方泥位是否正常、遇到情况及时汇报处理。2.手动操作必须将阀门和水泵切换到手动状态,先打开阀门后开启水泵。三、沉淀池反应区采用阀门手动操作排泥,工作人员根据源水浊度调整排泥周期,水清后关闭阀门。操作时必须注意排泥阀是否工作正常,出水是否正常,观察下水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遇到情况及时汇报处理。四、注意事项:工作人员根据源水浊度调整排泥周期,水清后关闭排泥机,排泥机运行时必须加强巡视,注意排泥机出水是否正常,(行走是否正常,防止爬轨滑触线脱落等)。冬季必须将排泥机水箱中积水排空,防止管道结冰和冻裂,遇到情况及时汇报处理。鼓风机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检查电压是否正常(380V),用电负荷是否超过,然后合闸。2.检查管路阀门和鼓风机出口闸门是否全开。二、开机1.按运行按钮。2.检查风机和各种仪表指示运转是否正常。3.做好开机记录。三、停机1.按停机按钮。2.关闭鼓风机出口阀门。3.做好停机记录。V型滤池反冲洗操作规程1.关闭进水DN600电动蝶阀。2.保持原清水阀门开启度(严禁开大清水阀门)当池内水位降至砂面的上20CM时,开始关闭滤池清水DN500电动蝶阀。3.打开排水DN700电动蝶阀。4.打开气反冲洗DN300电动蝶阀,开启之后风机进行单气冲,气冲时间为35分钟。5.停风机,关闭气反冲洗DN300电动蝶阀。6.开启反冲洗水泵待泵口压力稳定后打开DN600反冲蝶阀,进行单反冲洗,时间约为710分钟,以砂面水清为止。7.在反冲洗水泵开启后同时打开进水DN600电动蝶阀在半开启状态,进行表面漂洗。8.关闭排水DN700电动蝶阀。9.关闭水反冲DN600电动蝶阀再停反冲洗水泵,打开DN50排气电磁阀排气,滤池反冲洗结束。10.待滤池稳定5分钟后打开进水阀门,缓慢开启清水阀门。反冲洗泵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检查电压是否正常(380V),用电负荷是否超过,然后合闸。2.检查进水阀门是否打开,出水阀门是否关闭。3.检查机泵周围有无杂物,并转动靠背轮。二、本机1.开真空系统2.当真空形成后按运行电钮,当压力稳定在0.2MPA时,即可徐徐启动出水阀门。3.检查机泵和各种仪表指示运转是否正常。三、停泵1.关闭出水阀门。2.按停机电钮。3.做好停机记录。行车操作1.合上行车滑触线电源,三机电源指示灯应全部亮起。2.合上操作面板电源。3.空载试运转,观察行车上下、前后、左右移动是否平稳。4.检查所需设备是否超过行车负荷。5.仔细用钢缆或绳索缚好所需设备。6.在吊钩上挂好钢缆或绳索,缓慢起吊,在此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倾斜或有滑脱现象,立即重新调整。7.在起吊移动过程中,设备应平衡不得有较大的晃动,起吊设备下严禁站人。8.操作完毕后将行车移至安全位置并切断电源。加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一、加氯运行前准备1.检查氯瓶号、合格证、准充证,下次测压时间及附件(包括瓶体、安全帽、截止阀)是否完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2.氯瓶应轻装、轻卸,严禁抽滑撞击。3.氯瓶、氯阀应处于上下垂直位置平放。4.检查各电气、仪表是否正常。5.检查水射器管道供水压力,其工作压力应大于0.25MPA。二、投加氯1.打开两组待运行的其中一组所有氯瓶及管路阀门启动压力切换装置。2.打开水射器进水阀,待加氯机阀门阔至最大流量,其真空度不低于6英寸,更换真空度时即正常加氯。3.根据进水流量或出厂余氯量调节加氯机阀门至所需加氯值。4.每小时应对流量计真空表、气源压力、余氯分析仪、漏氯报警仪,加热器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当氯瓶氯源压力为0.050.1MPA时,应及时切换使用另一组气源。三、切换、投加过程中注意事项1.更换氯瓶时需戴上防护面具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程序,熟悉紧急处理预案。2.日常切换氯瓶和维修时,应做好原始记录,分支管连接的垫片不允许二次使用,并彻底检查所有接头连接处及设备是否有氯气泄漏,若发现应及时处理。3.根据国标GB1996瓶气压最低不得低于0.05MPA,最高不超过3MPA,氯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4.发现流量计浮子有异常现象及时排除以免脱氧。5.每月必须对防护面具、吸氯装置、漏氯报警仪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登记、挂牌记录,确保正常使用。送水泵房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检查电压是否正常,用电负荷是否通过,然后合闸。(2)检查吸水管上的阀门是否全开,出水阀是否全闭。(3)检查机泵周围有无杂物,并盘动靠背轮。2.开机(1)开真空系统。(2)当真空形成后按运行电纽,当压力稳定在0.6MPA时,可徐徐启动出水阀六,然后关闭真空系统。(3)检查机泵,各种仪表指示运转是否正常(4)做好开机记录3.停机(1)关出水阀门。(2)按停机按钮。(3)做好停机记录。理化分析室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反对粗枝大叶和未严格操作。2.稀释H2SD4时必须仔细缓慢地将H2SO4加入水中。3.使用硝酸、双氧水和氢氟酸等需带上橡皮手套,开启乙醚和氨水等易挥发试剂瓶时,决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的脸部,以免发生伤害事故。4.毒害气体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处理。5.酸碱及毒性溶液决不可将移液管直接用口吸取,必须用洗耳球来进行。6.腐蚀药品不得在烤箱内烘烤。7.实验室应设有一般创伤的外用药品和消防用品(如灭火器,干粉来火器、消防哨等)8.电器设备切勿用湿手进行,试验结束应将总电源切断。仪器室操作规程1.仪器室要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安静,严禁把与仪器室无关的物品带入,不得在仪器室内进行与检测无关的活动,闲人不得入内。2.检测人员操作时,应身着工作服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防差错及意外。3.经常检查仪器性能,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和上报,并作好书面记录。4.检测废气物的排放要符合环境要求。5.仪器室内水电线路不准擅自改动,下班前按工作需要处理好电源、水源和气源,关好门窗等。6.检测数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应妥善保管。无菌安全操作规程1.无菌室应保证清洁卫生。2.试验操作时必须穿白工作服,无菌操作要严格在无菌室(需紫外线消毒)中进行,操作者应配戴有色眼镜,保护眼睛。3.吸取样品时,吸管正端使用前需经火焰杀菌试验。4.工作前后两手均需要用肥皂和清水洗净。用氯安全知识1.氯气是一种草绿色带有刺激性臭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2.5倍,且在空气中不易扩散。2.液氯呈黄绿色,比重是水的1.4倍。3.氯与氨水反应能形成氯化氨,在空气中似白烟状态,根据其反应原理,可作为检测氯气泄漏的方法。4.使用氯的场所,要求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0,避免阳光曝晒。5.氯瓶使用即将完毕时,要注意不可全部将瓶用空,应留有0.30.5MPA,氯气会对人的皮肤及粘膜产生伤害,当进入呼吸道后,会对呼吸道产生伤害,中毒轻重则依据空气中氯的含量及持续时间长短而定。7.当液氯钢瓶发生氯气泄漏时,无关人员应立即向上风撤离。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进入泄漏场所进行紧急处理。8.当氯气使用和贮存场所发生火灾时,在迅速灭火的同时,要注意切勿用水喷洒液氯钢瓶,防止瓶内压力升高。净水厂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龙泉水务(天长)有限公司净水厂加氯车间是重大化学危险源存储点,可能发生氯气泄漏和液氯钢瓶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等灾难性事故。如果发生了泄漏事件,为了防止事故扩大,能及时、有效、快速地组织自救,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制定以下氯气泄漏应急预案。一、应急组织和人员1.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各专业队的职能和救援工作。总指挥: 蔡辉生 副总指挥:唐来桢成 员:何同先 居坤祥 曹武林 谢勇 张军 王巍 总公司应急救援专业队伍:(1)治安队,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确保消防通道畅通。队长:张振东成员:刘祥 纪世松(2)抢险抢修队,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和危害。队长: 谢勇 成员:唐祖斌 王兆华 曹武林 张军 陈爱军 张以和 王建华二、应急行动1.现场处理:现场值班人员一旦发现氯气泄漏,地表水厂抢险抢修队应立即按照氯气泄漏处理程序,组织前期自救工作,同时向厂部、公司总调度室报告事故情况,。2.报警:公司总调度室接到报告后,首先报告总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的时间和地点,领导小组通知抢险队火速赶赴现场,配带空气呼吸器,实施应急救援行动。3.现场抢险:(1)根据事故的现场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维持相关区域的秩序,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通道。(2)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护理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3)抢险抢修队在领导小组指挥下组成抢险梯队,按照氯气泄漏处理程序,控制泄漏源,进行事故补救。(4)对泄漏到室外的氯气,要利用水枪或消防带向氯气喷射雾状水,加以吸收,减少大气污染。(5)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呈扩大趋势,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及时引导周围群众疏散、自救。(6)注意事项:(a)进入事故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b)严禁带火种进入现场。(C)现场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人监护;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不准进入现场进行抢险操作。三、氯气泄漏处理程序1.生产值班人员一旦发现氯气泄漏应立即开启氯气回收装置,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立即通知本厂捡修、抢险值班人员、调度中心及厂部领导。2.抢修抢险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方可进入现场。3.如果是供气管道泄漏,应立即关闭供气瓶阀,检修管道。4.如果是钢瓶泄漏,应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气的气态空间。5.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用竹签、木塞、锡铅条做堵漏处理或用专用LZ型氯瓶易熔塞泄漏器处理,瓶阀泄漏时可拧紧六角螺母或用LXZ-B型氯瓶针阀泄漏应即压罩处理,瓶体焊缝泄漏时,用锡钻条堵漏,或用LJ-I型氯气瓶瓶身泄漏应即压夹处理。6.泄漏钢瓶在使用完毕或堵漏后,无法使用应及时返回生产厂。四、预防措施1.生产值班人员坚持巡视,检查钢瓶和部件的完整性、安全性。在使用前务必认真检查,排除隐患。平时备足适用的卡箍配件、密封材料、紧固件,保管好应急工具、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定期检查保养以防失效。2.氯气回收装置和报警装置应定期进行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状态。3.严格执行加氯安全操作规程,氯气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检修,同时撤离无关人员。4.充分利用现场通风设施和氯气回收装置,降低氯气污染程度。5.检修、抢险小组要经常演练,常备不懈。6.专职氯气巡检员每小时巡检一次并做好巡检记录,生产工按正常要求进行巡视,专职巡检员休息期间由值班当班机电值班员代为巡检。五、中毒症状立即处理1.一般在处理漏氯时如遇咳嗽等情况,就要马上关闭氯源后离开现场用葡萄糖冲水口服,解除咽喉刺激。2.呼吸困难的禁止进行人工呼吸,应使其吸入氧气。3.用生理盐水洗眼、鼻和口,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4.严重中毒者要设法迅速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并立即送往抢救。氯气泄漏立即救援网络图安全保卫部:盛干副总指挥:总指挥:总经理后勤保障:陈素敏专职巡检员:刘天梅技术保护:俞仁群抢险队:何同先设备处:居坤祥抢险队员:唐祖斌 王兆华 曹武林 张军 陈爱军张以和 王建华抢修队长:谢勇 副队长:唐祖斌消防队:医疗队:为保证设计质量和设计深度,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结合园林专业和建筑专业的情况,对园林景观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作适当补充和调整,特作如下说明。enforced thermal insulation starts checking system, issued by the 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before you start to notice, transfer inspe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operation and transfer of records. For outdoor operation, pipeline equipment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insulation waterproof measures fail to install protective panels in part with three tarpaulin cover, to prevent insulation from moisture. Insulation seam Michael Jackson 5mm, joints, joints 100mm, insulation thickness tolerance (+10MM 5mm), appropriate material elastic banding, spacing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rigid insulation soft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on joints tight; And large-diameter vertical pipe for high temperature pipeline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design drawings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xpansion joints and holding bracket; Design requirements into a removable type of insulation,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