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顺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永顺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永顺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永顺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永顺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人教版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是苦?是乐?其中滋味唯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七年级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赶分享你的学习成果!一、积累与运用(17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按拼音把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2分)hn wi zh qun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聊叙(nio)虐杀(nu)诽谤(fi)朔气(shu)b、蹒跚(shng)揶揄(y)炫耀(xin)铿锵(kn)c、戏谑(x)工尺(ch)私塾(sh)濡湿(r)d、辍学(chu)陶冶(y)匿笑(n)穹隆(qing)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孤苦伶仃名正言顺斩露头角刮目相看b、心血来潮俗不可奈乳嗅未干人情事故c、煞费苦心望洋兴叹为富不仁恍然大悟d、雅俗共赏汗马功劳趾高气扬盛气临人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怨天尤人(尤其、特别)猝不及防(突然,出乎意料)b、情不自已(停止)言简意赅(完备)c、苦心孤诣(旨意、意思)销声匿迹(隐藏,不让人知道)d、含辛茹苦(吃)趋之如归(快步地跑)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昨天我做作业时,遇到了一道难题,对同学说:“我不耻下问,向你请教一个问题。”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c、得益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各大商场的家电销售络绎不绝。d、小学生活结束了,同学们都恋恋不舍,期待着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b、期中考试临近了,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信心。c、有关专家建议,在前往甲型hini疫情发生地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防被传染。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1/3左右被采伐或毁掉。7、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读好书更是一种享受,从下面三个备选人物任选一个,写出相对应的名著,并依照示例,写一段阅读心得。备选人物:保尔孙悟空哈利波特示例:祥子,是一个旧社会的人力车夫,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黑暗的社会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堕落成为懒惰、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人物:_名著:_(1分)阅读心得:_(2分)8、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依照前一个分句,请写一个句子,使前后衔接恰当。(2分)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_,_。二、课文识记(10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最富哲理的一句是_,_。2、雨夜寄北诗人想象与友人再次团聚的句子是_,_。3、送少府之任蜀州把对朋友的真情升华为哲理的句子是_,_。4、木兰诗体现花木兰飒爽英姿和行军神速的一句是_,_。5、论语论述有关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是_,_。三、阅读理解(43分)(一)春(12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上述文段划分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b、 / c、 /d、 /2、文段写出了春花的哪些特点(2分)3、作者由跟前的花儿,联想到_,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2分)4、试从文段找出描写小草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来:(3分)质地:色泽:生长旺盛:5、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使许多景物富有人的思想情趣,请你列举一例,并说说它的妙处。(3分)(二)母亲的歌声(13分)丁立梅我曾无数次做过这样的臆想:母亲若识字,一定是能歌善舞的女人,一定的!记忆里,永远有这样一组场景:冬夜,茅草房,土墙,棉油灯。棉油灯搁在四方桌上,灯芯明明灭灭地跳,室内的家什就在土墙上投下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影。母亲在灯下坐,手里拉扯着长长的白线,“哧”“哧”“哧”一声接一声的,她在纳鞋底,风在窗外呼呼地吹。那时我们兄妹多,又都处在竹笋一样拔节生长的时节,新鞋往往穿不了几天,就被我们蹬破了,母亲就必须不停地纳鞋底。夜长,长得像母亲手上拉扯着的白线。我们起初还在被窝里睁着眼睛看母亲纳鞋底,后来到底困了,在“哧”“哧”声中沉沉睡去。母亲也困,但母亲不能睡,她得把手上的鞋底纳完。为了解乏,母亲就哼唱,用她自己才懂的音律和词汇。有时夜半醒来,会听到母亲的哼唱声,轻轻的,柔柔的,跌落在一圈昏黄里。一切的响声刹那间变得很遥远,那种温暖,那种属于母亲的温暖,棉油灯一样安详。后来在不同的场合,我听过母亲哼唱。夏夜的打谷场上,母亲一边剥着苞米一边哼唱,月色如水,母亲的哼唱如水。田间地头,母亲搂抱着麦穗,哼唱着。麦穗吐香,母亲的哼唱也吐着芬芳。即使肩上担着百斤的担子,母亲也不像别的农人那样“嗨哟嗨哟”地打号子,她依然是哼唱着。没人能听得懂她唱什么,她独自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度过那些艰难岁月,把我们兄妹几个,一个个养大成人。现在,母亲老了,老了的母亲进城给弟弟带小孩。弟弟家住六楼,母亲便整天被关在六层楼上。母亲过不惯弟弟家的日子,她是个一刻也离不开土地的人,现在陡然架空了,母亲便像植物被抽去水分一样,蔫蔫的。电话里,母亲跟我说:“我想家”。语气可怜得像迷路的孩子。但她从不当面跟弟弟说,她怕弟弟不高兴,亦怕弟弟为难。她说:“我不帮他,谁帮他呢?”而后独自喃喃,“也不知你爸在家怎样了?”母亲也仅仅如此牵着念着,却再不提回家。一日,我外出有事,路过弟弟住的小城,去看母亲。我很费劲地爬上六楼,想来,母亲也是这样爬上楼的。弟弟家的门虚掩着,我轻轻推门进去,看到母亲正抱着弟弟的小孩,坐在阳台上边晃边哼着歌。午后的阳光静静地落在窗外,羽毛一样,母亲的歌声,也轻得像羽毛。我眼中的母亲,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母亲在哼唱。那一刻,我无端地想落泪。(选自北方人2008年第10期)1、通读全文,说说文中写了母亲的哪几次哼唱。(5分)_2、联系上下文,体会第段“麦穗吐香,母亲的哼唱也吐着芬芳”一句中“芬芳”一词的妙处。(2分)_3、品味第段画线句所蕴涵的语言美。(2分)_4、以前母亲哼唱和现在母亲哼唱的目的有什么不同?试写出来。(2分)_5、文章结尾说:“那一刻,我无端地想落泪。”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我”此刻的心理活动,把“我”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2分)_(三)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给选文加点的字注音:(2分)愠()好()2、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文:_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不亦说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_5、下列“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七十而从心所欲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三十而立(四)扁鹊投石(8分)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注释: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武王示之病()君与知之者谋之()2、把文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文:_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而言,一是针对_而言。(2分)四、作文(50分)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老师,学习生活也有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认识,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告诉大家。文题:我的初一生活要求:围绕主题,联系你所熟悉的生活,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2012年秋永顺一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卷一、积累与运用1.2、234567.人物:_名著:_(1分)阅读心得:_(2分)8._,_(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