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湖南省湘潭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湖南省湘潭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湖南省湘潭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湖南省湘潭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潭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水平测试能力测试题 号120212223总分242930总 分得 分评卷人本试卷分水平测试和能力测试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一部分 水平测试(100分)一、选择题(20道题,共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13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c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c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阶段向阶段的过渡阶段4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5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念的是 a美国把一些排污较大的企业设在国外 b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 c中美合作,建设全球气候监测系统 d沙特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6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目较多 b沿河、沿湖、沿海城镇较多 c交通枢纽处往往形成大城市 d地区和国家的疆界附近不会出现大城市7右图为甲乙两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示意图。与乙相比,甲中心地 a等级高 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多 c服务范围小 d提供商品货物种类少下图为某农场的良性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9该农场成为良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 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 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羊粪还田,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a. b. c. d.读20世纪50至90年代,亚洲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分布变化图,回答1011题。10日本20世纪60到90年代,主要投资地区及其原因是 a在东亚、东南亚投资,因该地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b在东亚、东南亚投资,因该地气候适宜,河流众多 c在美国投资,因美国技术力量雄厚 d在美国投资,因美国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可减少原料、燃料的进口量11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销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 a产销两地相隔较近,可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 b日本和美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高c亚洲人口多,有广阔的市场 d日本和美国交通发达,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12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图。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13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工业、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有明显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内部只具有一种功能14近年来,我国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平原地形为主 雨热同期的推广 城市市场需求大 农业技术的推广 a b c d15甘蔗制糖厂应布局在 a原料产地 b能源基地 c市场 d科技园附近 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 煤(吨) 4 2 0.75铁矿石(吨) 2 1.8 1.3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l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回答1618题。16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燃料地 c接近销售市场 d接近交通枢纽17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下图中的哪一 个地点最合适 a甲 b乙 c丙 d丁18钢铁企业考虑环境效益,结合右上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在英国伯明翰 b适宜在日本的福山 c适宜在中国上海 d适宜在印度加尔各答 19下面是不同的人们对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挤发表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筑大型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小公共 汽车压力 禁止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和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 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的流动量 a. b. c d20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 b国家政策的影响 c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0分)21.下图中,某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和服装厂,请选择建厂地点,并说明 理由。(12分)(1)钢铁厂应建在 (填字母)处,理由是:(2)造纸厂应建在 (填字母)处,理由是:(3)啤酒厂应建在 (填字母)处,理由是:(4)服装厂应建在 (填字母)处,理由是:222016年6月14日晚至15日,湘潭狂风骤雨,湘潭城一夜之间变成了“水城”,市民开启“看海”模式。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读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6分)(2)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8分)23读我国某林场的生产结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分)(1)该林场的农、工、商联合生产系统是一个生态工程。它包括了 业、 业和 业及花卉、渔业、副业等农业生产部门。(6分)(2)该生态工程的优点是(最少答出四点):(8分) 第二部分 能力测试(50分)一、 单项选择题(6道题,共24分。)题号242526272829答案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完成2425题。24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阶段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co拐点出现与政策因素有关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快25“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十年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抚养老年人压力下降 b有利于扩大内需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 d劳动力人口增加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回答2627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26. 右上图所示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阶段 b.-阶段 c.-阶段 d.-阶段27. 在上题所选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中心城区高度繁荣c.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d.出现新城和卫星城成渝高铁于2015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成渝高铁比老成渝线缩短了近200千米,桥隧长度占线路全长的66。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千米,成渝两地迈入1小时经济圈。下图为成渝高铁和老成渝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28. 成渝高铁比老成渝铁路的距离缩短了近200千米,因为 a. 顺河谷走向走直线 b. 沿盆地周边布线 c. 桥梁隧道比例大 ,裁弯取直 d. 沿城市周边布局29. 成渝高铁没有采用从成都经川中直插重庆的最短线路方案,因为这样可以 a. 完善川渝地区的高铁网 b. 缩短沿线城市时空距离 c. 减轻中心城市辐射压力 d. 促进沿线新兴城市的工业发展二、综合题(26分)30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n国铝土资源缺乏,可炼铝业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n国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其所炼铝80%90%供出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1)指出m半岛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8分)(2)分析n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9分)(3)评价影响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线布局的区位因素。(9分)湘潭县2016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水平测试(100分)一、选择题(20道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ddbdacda bdacabbabd二、综合题(3道题,共40分)21、(14分)(共12分)(1)d 距煤矿近;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3分)(2)b 造纸厂水污染严重,应建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3分)(3)e 河流上游,水源洁净。(3分)(4)a 位于城区,劳动力丰富,且接近消费市场。(3分)22、(14分)(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2分);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2分);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2分)。(2)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2分),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洪涝(2分)。措施: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任答一点记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记分)。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2分)23、(14分)(1) 林 种植 家禽、家畜饲养(6分)(2)(每点2分,答对4点记8分)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促进林业发展,减轻水土流失 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水和土壤的污染 解决了能源问题,改良了土壤 提高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增加收入第二部分 能力测试(共50分)三、选择题(4小题,共24分)题号242526272829答案cbddcb四、综合题(1道题,共26分)30.(26分)(1)(8分) 乳畜业。(4分)半岛南部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饲料丰富;(2分)人口、城市密集,接近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