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2套夹具】【车+钻】【10张CAD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039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2-12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转向 控制阀上盖 加工工艺 专用机床 夹具设计 车+钻 cad图纸 2套夹具
资源描述:

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2套夹具】【车+钻】

51页20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1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专用车床夹具装配图.dwg

专用钻床夹具装配图.dwg

任务书.doc

优秀毕业设计.doc

勾爪.dwg

夹具体.dwg

定位块.dwg

开题报告封皮.doc

成绩评定表.doc

指导教师评分表.doc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doc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doc

汽缸体.dwg

活塞.dwg

浮动支撑板.dwg

答辩评分表.doc

设计图纸10张.dwg

评阅人评分表.doc

转向控制阀上盖.dwg

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doc

过渡盘.dwg

过程管理封皮.doc

摘  要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设计中在分析转向控制阀上盖结构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毛坯的类型与尺寸,拟定加工工艺路线,应用计算法和查表法确定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从而制定一套适合车辆转向控制阀加工的工艺规程。在设计完成工艺规程后,为了方便和优化转向控制阀上盖的加工,通过具体的加工步骤完成了对其车削加工时的车床夹具的设计和钻铰用量的计算。设计中详尽阐述车床夹具和车床夹具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并用AutoCAD绘制了两套套完整的夹具图纸。

关键词:转向控制阀上盖;工艺规程;定位;夹紧;车床夹具;钻床夹具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how to mak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distributing valve’s cover and how to design the lathe fixtur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ng valve’s cover,it definites the type and size of rough,draws out processing route,uses numeration and querying method to definite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of surface,and counts machining data of evey process,so it draws out a set of the produtiong process of distributing valve’s cover.After complet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it designs the lathe fixture and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drilling hinge for easy to process the cover.It goes into the design solutions,and uses AutoCAD to draw a set of complete drawing of lathe fixture.

Key words:  Drilling jig ;Production process;  Location;  Clamping; Lathe fixture;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  论1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

1.2 研究对象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4 本研究课题的内容3

第2章 零件的分析5

2.1 转向控制阀上盖的作用5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5

2.2.1 某汽车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5

2.2.2 零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6

2.2.3 零件结构的装配工艺性7

2.2.4 转向控制阀上盖的技术要求7

2.3 本章小结8

第3章 转向控制阀上盖工艺规程的编制9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9

3.2 工艺路线的制定10

3.3 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11

3.3.1 加工余量的概述11

3.3.2 计算法确定孔各工序加工余量13

3.3.3 查表法确定加工余量16

3.4 切削用量的确定18

3.4.1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8

3.4.2 车削用量的选择计算20

3.5 本章小结22

第4章 车床夹具的设计23

4.1 车床夹具的概述:23

4.1.1 机床夹具的作用23

4.1.2 机床夹具的组成23

4.1.3 车床夹具的设计特点24

4.2 车床夹具的设计思想24

4.2.1 车床夹具设计的要求24

4.2.2 车床夹具的设计方案24

4.2.3 夹具的主要零件动作及原理26

4.3 夹具定位元件与定位精度27

4.3.1 工件加工时限制的自由度27

4.3.2 定位元件的尺寸公差28

4.3.3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28

4.4 切削力的分析计算29

4.4.1 切削加工时的切削力29

4.4.2 半精车左端工序中切削力计算公式参数29

4.4.3 车削的切削力30

4.4.4 切削功率的计算30

4.5 夹紧力的计算31

4.5.1 车削力,工件受力图31

4.5.2 由理论力学知识分析计算32

4.5.3 确定使用夹紧力32

4.5.4 确定汽缸直径33

4.6 强度校核33

4.7 夹具设计技术要求34

4.7.1 夹具的技术要求34

4.7.2 夹具的装配顺序说明35

4.7.3 气动夹紧的动力装置35

4.8 本章小结35

第5章 钻床夹具的设计36

5.1 主要工序的安排36

5.2 钻铰用量的计算37

5.2.1. 钻削用量37

5.2.2. 铰削用量39

5.3 切削力的计算41

5.4 钻套设计41

5.5 本章小结42

结    论43

参考文献44

致    谢46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一个重要而又严肃的工作。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从生产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工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这一工作,意义如下。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指挥现场生产的依据。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工厂,由于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因此要求工艺规程比较详细,才能便于组织和指导生产。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工厂,生产分工比较粗糙,制订工艺规程也相应可以简单些。但无论生产规模的大小,都必须有工艺规程,否则生产调度,技术准备,关键技术研究都无法安排,生产将陷入混乱。另外,由于工艺规程是技术指导性围歼,在处理生产上各种问题时,是全厂人员共同的依据,如发生质量问题,可按工艺规程的要求来明确各有关生产单位的责任。工艺规程依然是技术制导性文件,但它不是不能改动,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但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2)工艺规程是进行组织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的主要文件。对于原有工厂,当进行新产品试生产时,首先要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他工艺规程,从而知道零件的加工要经过哪些车间,哪些设备,需要多少工人和生产面积,要购买或自制哪些工艺装备,以及要开展哪些关键技术课题的研究。

(3)在工艺规程付诸实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结果,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因此,有了工艺规程,就便于总结和积累生产经验[1]。1.4 本研究课题的内容

本次设计正文部分总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零件的分析,转向控制阀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专用车床夹具的设计。

(1)零件的分析

对转向控制阀主要有以下分析:

1)研究对象转向控制阀的作用与结构分析。

2)零件的工艺分析,包括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计算,毛坯的确定,零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零件的装配工艺性,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等。在这部分中,对零件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下一部分的设计内容做了充足的准备。

(2)转向控制阀工艺规程的编制

零件的工艺规程的编制,工艺规程编制的作用与意义如前所述,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制定,应用计算法与查表法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最后为切削用量的确定。这部分中,计算量较大,需查阅大量的相关书籍与工艺手册,结合金工实习时候的零件加工的经验,借鉴参考别人的方法,仔细计算分析每一过程。

(3)专用车床夹具的设计

这部分分中详细论述了车床夹具的组成原理与特点,根据零件结构与工艺性能提出设计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原理与结构动作的分析,最后对其进行计算分析,包括定位元件的尺寸公差,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切削力的分析计算,夹紧力的分析计算,强度校核。在这一部分中,借鉴《金属切削夹具设计图册》,结合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出本专用车床夹具,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夹具各构件的尺寸,最后计算切削力,夹紧力并校核强度。

结    论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汽车转向控制阀上盖工艺规程编制及车床夹具设计。转向控制阀上盖工艺规程的编制是为了更好的规划加工之前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并指导操作工人对转向控制阀上盖的机械加工过程和步骤。对其车床夹具进行设计这可以更精确地使工件定位,为后续加工提供更精准的定位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设计中主要完成以下任务:首先了解转向控制阀上盖的作用,分析了零件的结构及其工艺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了转向控制阀上盖的加工工艺过程,对转向控制阀上盖在加工中的定位方案、基准选择及工序安排做了较为完善的分析,制定一套适合车辆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的工艺规程。对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进行了理论上计算,对工艺过程的一些尺寸链进行了换算,分析了各工序所能达到的尺寸、公差,从而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在设计完成工艺规程后,为了方便和优化转向控制阀上盖的加工,通过具体的加工步骤完成了对其车削加工时的车床夹具的设计。在设计夹具中,分析了切削力,并计算出最大切削力,由此确定夹紧力的大小,还分析了定位精度。设计的夹具尽量采用结构简单的形式、紧凑、重量轻。并要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夹具装配图、夹具体图和夹具各部分零件图。

本次设计所应用的图纸全部是由AutoCAD软件来画,增加了制图的质量。通过对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的计算分析及查表,学到了研究和收集技术资料的方法,增强了查阅手册、图表、有关参考书的能力。对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韩广利,曹文杰.机械加工工艺学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24~140.

[2] 焦小明,孙庆群.机械加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4~94.139~203.

[3] 秦国华,张卫红.机床夹具的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2~9.

[4] 李昌年.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15,157~188.

[5] 林家让.汽车构造(底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32~137.

[6] 孙丽媛.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2002:39~54.

[7]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2,259~285.

[8] 华健.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8~33,101~115.

[9] 纪常伟,冯能莲.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9~83.

[10] 王宝玺,贾庆祥.汽车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51,225~253.

[11] 林家让.汽车构造(底盘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  132~137.

[12] 于俊一.机械制造工艺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2~5.

[13] 王先逵.论制造的永恒性(上)[J].航空制造技术,2004(2):22~25.

[14] 王先逵.广义制造论[J]. 机械工程学报,2003,39(10):86~94.

[15] 王先逵.制造技术的历史回顾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机械工程学报,2002,38(8):1~8.

[16] 朱辉,曹桄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第五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17]马飞跃.车床夹具设计分析[J].机电信息,2009:3.

[18] 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55.

[19] 邓文艾.金属工艺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8~30.

[20] 艾兴.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1994 :1~50.

[21]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2] 庞学慧,武文革,成云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6~25.

[23] 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98~108.

[24]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6~50.

[25] 王复兴 孙华东.材料力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6  47~48.

[26] 王跃进,李勇.转向控制阀的分析与应用[J].通用机械,2005.3.30.

[27] 孙祖明.转向控制阀[R].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2005.3.3.

[28] 刘滨生.车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7.

[29]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of a one-wheel car model using single input rule modules fuzzy reasoning and a disturbance observer ,2004.9.

[30] Kurimoto, M., Yoshimura, T., 1998. Active suspension of passenger cars using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Based on reduced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 19(4):402-414.

[31] Yoshimura, T., Hiwa, T., Kurimoto, M., Hino, J., 2003. Active suspension of a one-wheel  car model using fuzzy rea-soning and compens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 1(2):196-205.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7-3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 课题研究现状制造技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设想、概念、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和手段,是国家经济与国防势力的体现,是国家工业化的关键。世界上制造技术比较强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视工艺的,众所周知,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制造技术比较发达。产品质量上乘。机械制造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沿着“广义制造”或称大制造的方向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现代设计技术,现代成形和改性技术,现代加工技术,制造系统和管理技术。当前,发展的重点是创新设计、并行设计、现代成形与改性设计、材料成形过程仿真和优化、高速和超高速加工、精密工程与纳米技术、数控加工技术、集成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协同制造技术和工业工程等。夹具在其发展的200多年历史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夹具在工件加工、制造的各工序中作为基本的夹持装置,发挥着夹固工件的最基本功用。随着军工生产及内燃机,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夹具逐渐在规模生产中发挥出其高效率及稳定加工质量的优越性,各类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也日趋完善,夹具逐步发展成为机床工件工艺装备工艺系统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夹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各类高效率,自动化夹具在高效,高精度及适应性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随着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夹具的自动化和高适应性,已经使夹具与机床逐渐融为一体,使得中,小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逐步趋近于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夹具的主要特点是高精度,高适应性。可以预见,夹具在不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是逐步提高。制造技术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机床夹具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制造成本,因此机床夹具设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准备中占有及其重要地位。当前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世界制造中心将可能转移到中国,这对我国的制造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要形成我们自己的世界制造中心就必须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掌握核心技术,要有很高的制造技术水平,才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2. 选题目的和意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一个重要而又严肃的工作。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从生产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工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这一工作,意义与作用如下(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指挥现场生产的依据。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工厂,由于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因此要求工艺规程比较详细,才能便于组织和指导生产。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工厂,生产分工比较粗糙,制订工艺规程也相应可以简单些。但无论生产规模的大小,都必须有工艺规程,否则生产调度,技术准备,关键技术研究都无法安排,生产将陷入混乱。另外,由于工艺规程是技术指导性围歼,在处理生产上各种问题时,是全厂人员共同的依据,如发生质量问题,可按工艺规程的要求来明确各有关生产单位的责任。工艺规程依然是技术制导性文件,但它不是不能改动,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但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手续。(2)工艺规程是进行组织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的主要文件。对于原有工厂,当进行新产品试生产时,首先要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他工艺规程,从而知道零件的加工要经过哪些车间,哪些设备,需要多少工人和生产面积,要购买或自制哪些工艺装备,以及要开展哪些关键技术课题的研究。(3)在工艺规程付诸实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结果,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因此,有了工艺规程,就便于总结和积累生产经验。制造技术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在制造业中,机床夹具又是不可或缺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制造成本。因此机床夹具设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准备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工件在切削加工前必须在机床上占有一个正确的位置,才能使加工后达到工序加工的要求。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1)零件的分析 对转向控制阀主要有以下分析:a.研究对象转向控制阀的作用与结构分析。b.零件的工艺分析,包括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计算,毛坯的确定,零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零件的装配工艺性,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等。在这部分中,对零件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下一部分的设计内容做了充足的准备。(2)转向控制阀工艺规程的编制零件的工艺规程的编制,工艺规程编制的作用与意义如前所述,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制定,应用计算法与查表法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最后为切削用量的确定。这部分中,计算量较大,需查阅大量的相关书籍与工艺手册,结合金工实习时候的零件加工的经验,借鉴参考别人的方法,仔细计算分析每一过程。(3)专用车床夹具的设计这部分分中详细论述了车床夹具的组成原理与特点,根据零件结构与工艺性能提出设计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原理与结构动作的分析,最后对其进行计算分析,包括定位元件的尺寸公差,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切削力的分析计算,夹紧力的分析计算,强度校核。在这一部分中,借鉴金属切削夹具设计图册,结合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出本专用车床夹具,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夹具各构件的尺寸,最后计算切削力,夹紧力并校核强度。2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给出的技术数据要求和工作要求对汽车动力转向系中转向控制阀上盖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并且完成车床夹具的设计;同时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完成对转向控制阀上盖的零件图和夹具的绘制。由提供的技术数据,通过查找有关加工工艺及其车床夹具设计方面的资料,了解转向控制阀的结构、材料、受力方式和情况以及目前常用的机械加工方式和车床夹具形式。通过对资料的研究,结合转向控制阀的实际作用与用途,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转向控制阀的结构工艺性及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参考以往类似零件加工的工艺,制定一套适合车辆转向控制阀加工的工艺规程。并要用公式法计算出两种不同加工方法的切削用量,还要完成用计算法计算一个重要表面各工序的加工余量技术要求。在设计完成工艺规程后,为了方便和优化转向控制阀的加工,还要通过具体的加工步骤来完成对其车削加工时的车床夹具的设计,详尽阐述车床夹具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转向控制阀的作用与结构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规程的编制零件加工的专用夹具设计CAD绘图设计说明书的完成四、进度安排(1)知识准备、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2.283.11)(2)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图纸草图 第35周(3.144.1)(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分析零件图和绘制毛坯图、制定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路线、进行工序设计、制定夹具设计方案、CAD绘制夹具装配图等部分设计内容,中期检查 第68周(4.44.22)(4)改进完成设计,改进完成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审核,学生修改 第912周(4.255.20)(5)评阅教师评阅、学生修改 第13周(5.235.27) (6)毕业设计预答辩 第14周(5.306.34)(7)毕业设计修改 第1516周(6.66.17)(8)毕业设计答辩 第17周(6.206.24)五、参考文献1 韩广利,曹文杰.机械加工工艺学基础.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241402 焦小明,孙庆群.机械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494.1392033 秦国华,张卫红.机床夹具的现代设计方法.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294 李昌年.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15.1571885 林家让.汽车构造(底盘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321376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2.2592857 纪常伟,冯能莲.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9838 王宝玺,贾庆祥.汽车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51.2252539 林家让.汽车构造(底盘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 13213710 朱辉,曹桄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五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11 王宝玺,贾庆祥.汽车制造工艺学,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22525312 邓文艾.金属工艺学(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283013 庞学慧,武文革,成云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7 62514王跃进,李勇.转向控制阀的分析与应用.通用机械,2005.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转向控制阀上盖加工工艺与专用机床夹具设计【2套夹具】【车+钻】【10张CAD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0397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