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答案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一)1D(A“发”读“f”;B“稔”读“rn”;C“稽”读“j”;“臧”读“zng”。)2C(A“迷”“谜”;B“暇”“瑕”;“璜”“潢”;D“裹”“果”;“奈“捺”。)3D(A中“积聚”可改为积淀”;B中“齿冷”的意思是“耻笑”,显然不能和“心寒”连用;C.中商榷”一般常用于学术性较强的问题,此处可改为“协商”。)4C5A6B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1B(A“载”读zi;“曳”读“y”;C“肱”读gng;D“隽”读jun;“与”读y)2D(A“溶”为“融”,“减”为“简”;B“察”为“查”;C“代”为“待”,“妆”为“装”,“磬”为“罄”。)3B(A中“为”应为“对”;C中“或者”应为“还是”;D中“了”应去掉。)4D5B(休养生息: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休养,休息调养;生息,人口繁殖。)6D7D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1、A:B祗q;C处ch所;D量ling体裁衣2、C:A引吭高歌,藏锋不露;B嬉笑怒骂,纵横捭阖,迫在眉睫;D兴利除弊3C4B5B6C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四)1、D(A冗rng;B碣ji;C粳jng)2、C(A震一振,炼一拣;B像一相,脂一诣;C佣一俑;D拙一绌,竟一竞)3、C(声名鹊起是成语。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富裕:指财物充裕;富余:足够而有余。)4、B(A“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C“忍俊不禁”与“笑起来”重复;“望风披靡”形容军队丧失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就溃败了。应改为“望而生畏”)5、C(A指代不明;B缺主语,可删去“由于”;D前后对应不当)6、C(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的顺序)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五)1B2D3A4D5A6B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六)1A(绌ch仃dng)2D(和蔼天崩地坼戳穿墨守陈规档案)3B(腐败指行为堕落,腐化指思想行为变坏,句中指坏现象面不是变坏;敞开、打开均可以;避免是想办法使不发生,免除是免去、除掉,当然是指已经发生的,句中病入膏肓还没有发生;显露为明显,容易看到,裸露是指没有东西遮盖,句中是指峰峦显而易见了。)4C送久想得到的书,不属于“雪中”别人急需的时候;语意相反;与句又不搭配。5D不存在递进关系;语序为“他对这个小镇”;“凡是不少”不搭配,为“凡是都”。6、C音韵和谐,语义连贯。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七)1B(儆jng,横hng,订dng,作zu)2C(传诵,叠韵,就绪,潦草,风毛麟角,杨柳,心浮气躁,义不容辞,英雄辈出,编纂)3D(法制是名词,法治是动词;电讯是消息、信号,电信是传播方式;导致多用于贬义)4A(换“休戚与共”为“息息相关”;无所不为用于贬义;无可厚非换为无可非议)5B(“既然但是”换“既然那么”;增加换增强;“晋文公成为强国”不搭配。)6D(“这疼痛也是我的”与“这歌声却独不是我一个人的”语义照应,音节和谐;先谈幸福,后谈对幸福的感觉。)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八)1、C(“劲”读jng)2、C(A项的“诘”为“拮”,B项的“濯”为“擢”,D 项的“宵”为“霄”。)3B(处应突出“矫健、敏捷”,处应突出稳固性,处应突出其声音。)4D(语义相反,应用“引以为戒”。)5B(A项,下降用倍数不妥。C项,有歧义,“天津一中学生”是“天津的一名学生”呢,还是“天津一中的学生”呢?D项,第二、三、四分句缺少主语“我”。)6A(第(1)句要关照下文“文短气长”,第(2)句要注意合乎逻辑。)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九)1A2B3B4C5A6。B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1A(B讷nC溘kD模m2B(A幻矢 C赃韦D首驷)3C(近义词的适用对象,内涵的深浅程度有异。)4B(A“遐思迩想”是一种愉快的心理活动,本句话用追思回忆”即可。C“万籁无声”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寂静,在本句话中应改为“静无声息”。D“幡然悔悟”指改正错误,本句话的意思是开拓解题思路,应改为“骤然省悟”。)5D(A应在句末加“与否”二字。B应将“具有”和“的意见”五字删除。C应将“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改为“学习与实践中”。)6B(1)句的顺序是正确的,因为是承接上文讲全局事物所形成的结果,进一步涉及个别事物。(2)句应连接,因为上下文都是用比喻的方法讲的,最后点明了比喻的本体事物。)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一)1B (A毗pC莠yuD曲q)2B (A陇鹜C揉畴D溯迭)3D (近义词的侧重点不同。)4D( A“独占鳌头”应改为“占有一席之地”。B“良莠不齐”,是指有好有坏,本句话指程度,应改为“参差不齐”。C“休戚与共”指在任何安乐艰难的时空都团结一致。本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之中共渡困难,应改为“同舟共济”。)5C(A将“真”字改为“伪善”。B在“加强法制”之后加上“的办法”三字。D把“熟练”二字改为“广博”。)6(1)D(因为本项开首的“无难事”,紧接上文认为作文“太难了”的说法。)(2)B(后半句讲的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而本项四句话构成正确的逻辑推理,是一个承接复句。)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二)1D(相形见绌ch)2B(其余A弊病C蜾蠃D急躁)3C4A(B重复,C不合事理,D“逢人说项”指替别人说好话。)5C(A“归宿”名词,不能构成“所”字结构;B应该具体指出哪一天的气温为28;D语序不当。)6B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三)1D(其余A愈觉yB濒危bnC笨拙zhu)2D(其余A殒身不恤,B切磋,C提纲挈领)3C4C(A“上行下效”具有贬义,B“巧夺天工”改为“鬼斧神工”,D“差强人意”是比较令人满意。)5D(A语序颠倒,B“在各种促销竞争中”不能修饰最后一句,C“起了独特的角色”动宾不搭配。)6C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四)1C(愦一聩gu一ku”2C3C4D(A“仍然”跟上文没有联系,是多余的;B;“更加”应作“尤其”;C“否则”跟上文的“要不是”相矛盾。)5、C(A“不一定”语言虽简,但语意不鲜明;B三处“工作”重复;D“从头上”多余,“用右手”也可有可无)6B(A”对待的孩子”中的“的”多余;C“屠格涅 夫”跟“苏联”不相对应;D句式杂糅。)答案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五)1B(A.qngqng,廖一寥,C.p一p,覆一复,Dyn-yn)2B(句中没有“始终”之意,应用“最终”)3C(“鉴定”是“辨别真伪”之意,“启动”有“开始”的意思)4A(B如出一辙”多指言行非常相似,多含贬义;C“改弦更辙”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这里指调整计划;D“望而生畏”形容不当)5C(A“影响”跟“不高”不搭配,B“都能拍片”意思不明,D“明代修建的古建筑”有误6C7C(“一场大雨”跟两天不能衔接,排除B、D;A中“正好”与句意不合)8C(从语意的连贯与陈述的对象前后一致两方面考虑)9.D(由山到水,由桥到石,句子对偶,音韵和谐。)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六)1A(A,q;B缧一li,其余li;C晷一guD悔、毁读hu;晦,诲hu2C(A濒、霄、成;B贻;C铄、眈;D覆)3B(既要注意词义的差异,又要切合浯境)4D(A“不绝如缕”含“时断时续”之意,与语境不合;B“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含贬义;C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祸乱,有悖浯境。)5D(A否定不当;B去掉“令人”;C去掉“可以”。)6D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七)1、A(Bsnchn,zhsh,pngpn;Cmm;Dshy)2B(句是存现句,表处所的介词短语作主语,介词删去更显得简洁;则不同,介词短语作全句的状语)3D(“次品”是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赝品”是伪造的文物或艺术品;“五彩缤纷”的意思是色彩鲜艳繁多,比“五颜六色”更具美感;“无可辩驳”用于争辩的语境)4C(A“面目一新”意思是样子完全改变,出现崭新现象,应为“耳目新”;B“休养生息”指经过动乱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D“莫衷一是”意为不能判定哪一个对,哪一个错,而句子中两项都对)5B(A“美与不美”是两面,后句只有一面,未对应。C“带领”与之宾语不完全能搭配。D主谓宾搭配不当,应该是“职工对改革感到不适应”)6D(处的下一句强调的是“人的改革”,为衔接紧密,上句也应是“人的改革”强凋人的行动,而不是“改革的人”。处前的分号恰把“改革”和“改革者”分为上下,所以处应为“改革者”)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八)1D(Apnbn;Bzhich,guku;Czhidi,binbin)2A(A陶淘、事是、耐奈;B搏博、癫颠;C袒坦、至置;D循徇、辜姑)3C(A“沾沾自喜”是贬义词,不能用它形容获得成功后的喜悦的心情;B“鹿死谁手”指政权落在谁的手里,也指谁取得了最后胜利,其运用对象通常是竞选、比赛、格斗等,用于评奖活动殊为不当;D“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不能形容一个人单独站着。)4A(“收集”一般只有集中的过程,而“搜集”却是通 过寻找、搜罗而把东西集中起来;“摸索”表示“经过实践,求得经验或寻找新的途径”的意思,而“探索”则表示“对事物进行研究、试探,寻出答案或寻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意思;“模糊”一般指物体形状不够清晰,有时也指对事物记忆不清,而“迷糊”通常指神智不清醒,根据上下语境和词的细微差别,当选A。)5B(A“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应为“在法西斯围困列宁格勒”;C“聊尽绵薄”为谦词,不妥;D“揭发”后应加“的”。)6B(A、D两项中的两个分句的位置与上下文不相应;C、D中“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这两个概念与上下文不一致。)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九)1B(A声调不同,C悛读qun,其余读qn;D锲读qi,其余读q)2B(A闻一文,C抒一纾,D座一坐)3D(“推托”意为推辞托付,不当,应为推脱,即推卸之义;“盈利”即获得的利润,不当,应为“营利”即谋求利润;“鉴戒”意为使人警惕的事情,不当,应为“借镜”即借鉴)4C(A“娓娓动听”形容谈论动听,形容唱歌不当;B“急功近利”是急于求目前的成功和利益,这里应用“急功好义”;D“外强中干”不恰当,应用“色厉内荏”)。5A(B力量就用在这方面所指不明,C“不幸”修饰“噩运”语义重复,D90指什么,不明确,即便指雨,也应承“雨季”说下来)6D(注意搭配:溪水一畅达,春风一爽利,马蹄一轻快,篝火一炽热)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1D(A诞一涎;D恳一肯,kn,qi,嘎一戛)2D(A应改为“对于”B表目地关系的“为了”不应该与表因关系的“所以”连用C应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只是而且是”)3A(“启动”有开始工作的意思;“配置”是配备布置;“安置”是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境况”多指经济方面的状况;“境遇”除了境况还有遭遇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妥。)4B(A“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不能用来指“像亲兄弟一样”。C“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像,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与本句语义不合。D“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用在这里是褒贬错用)5A(B缺少主语,“抓举成绩”不能做第二分句的主语。C搭配不当,“病人权利”不能和“改进和完善”搭配。D不合逻辑,“学业负担”包含作业负担”,二者不能并列。)6B(AC两项与上句主语不一致,排除;D项与下句句意矛盾,排除)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一)1A(Btd;Cjuji;Dqqgug)2B(A怠贷,B究咎,全权,C复覆,D禁噤)3A4C(A“功败垂成”意为快要成功时遭失败,B“休戚相关”意为彼此间祸福相关联,D“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5A(B“目标”与“困难”不能搭配,C“缺少观众”与“存亡”不相应,D“两个工人的女儿”有歧义)6B(仅B项与上文语意贯通)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二)1D(A绚xunD淖noC掮qin)2A(A新一心声一生B付一附C.究一咎D卓一灼)3D(A而是而且是B给一向C刚才刚)4A(B“如坐春风”不可用在发言者身上。C“忍痛割爱”只能用在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上。D“叹为观止”是褒义词,与文中环境不合。)5B6D(配置一配备布置;盈利一赚的钱。张望一往缝隙里看;观望一犹豫地看.)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三)1C(xin,A靡m,其余读mB娴读xin,其余渎xun;D声调不同)2B(A喧暄,C布部,D修休)3A4、D5C(A搭配不当,B主语残缺,D重复)6B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四)答案1A2A(A伸张引申以屈求伸B继往开来计日程功C起讫D事迹)3C(略)4A(略)5B(A“无法”的施动者有误C是北京全部人, 还是北京一个人,语意不明。D否定不当)6、D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五)答案1C(A项应为juB项“济”应为“给”D项“调”应为“条”)2C(A项“尤其”与“更”重复B“反而”改为“也”D“和”改为“还是”)3D4A5B(A项去掉“作为”C项改为“很可能具备条件”D项去掉“正处于”)6D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六)答案1、C(其中A项中应为浸渍(z)B项应为遒劲(jng)重蹈覆辙(zh)D项应为肇(zho)事鞭挞(t)2D(其中A“颉取”应为“撷取”。B“嘻逐”应为“嬉逐”,“通辑,应为“通缉”。C“松驰”应为“松弛”,“规距应为“规矩”,“兴利除敝”应为“兴利除弊”)3A4D5C(其中的A“向前”改为“前进”。B动词“使”应改为“对”。D去掉“的”字,改为“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首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6D(前面三句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了前面几项共同发挥作用而对下文所说的情况产生影响。如果去掉“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表明和谁是因果关系,因而会影响原句的表达效果。)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七)答案1.D(D项皆读ju;A宵、逍xio;肖xio;瘦削xu;B嗤ch,弛驰ch,慈c;C瑜,渝,y,谕、愈y)2、C(A、作客一做客,卿天聊天,开诚不公一布公;B、详和祥和;C、湎怀一缅怀,批露披露D,密方一秘方,绝食一节食,返弹一反弹,纹眉,纹眼线一文眉、文眼线)3、B4、B(不当成语;独辟蹊径、接踵而至、囊空如洗)5、C(A、去掉据;B、结束会谈”主语不明,去掉三个“关于”和方面;D、磨漆壁画向游人开放搭配不当,可将开放”改为展出。)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八)答案1、C(“框”音为“kung”)2、B(A“座”应为“坐”,“非”应为“匪”;C“倍”分别为“备”、“辈”;D“繁”应为“烦”)3、A(1)句紧扣“勇猛前进”;(2)句注意“徜徉”的感情色彩;(3)句与宗教仪式相关。)4、C(“灯红酒绿”有两个含义,一个带有贬意,一个不带贬意,意为“十分热闹”)5、D(A项搭配不当;B项赘余;C项逻辑有误)6、D(句较句与上下句的衔接更为紧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二十九)答案1B(A呱读g;B怍读zu,戛读ji;C祛渎q;D谄读chn)2D(A.喧”应为“暄”,“渊”应为“源”,B.遐”应为“暇”,C“憾”应为“撼”)3A(“声明”意为“公开表明态度或说明真相”或“声明的文告”。“申明”意为“郑重说明”。故此处应填前者。与句中“一言半语”相对应,此处应填程度较轻的“呵责”。)4A(B“忍痛割爱”多形容对已得之物不情愿的放弃,与原句意境不符。C“络绎不绝”意为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可修饰动词,此处应改为“纷至沓来”。D“抛砖引玉”为自谦之词,不宜用在他人身上。)5D(A“走向胜利”前应加上“能否”,与前文的“有没有”对应;B.“重建并改造”不符合逻辑顺序,应前后颠倒一下;C主语中心语与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6C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答案1、A(B粕pC箴zhn。D肄y)2、D(A人才辈出B以逸待劳C辐射欲盖弥彰)3、D(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显现出来。奉行:遵照实行。执行:贯彻施行;实际履行。标识: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标示:显示。)4、B(不可理喻: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愚昧。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终于脱险。比喻多历艰险而大难不死。风声鹤唳:形容非常慌张,到了自惊自扰的程度。趾高气扬:脚抬得高高,得意扬扬,形容骄傲自大、自命不凡的样子。)5、B(A搭配不当,“因私出国”后加“人数”;C成分残缺,“变化”后加“时期”;D词序不当,应为“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进步了”。)6、C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一)答案1B(扁舟pin)2C、(A项“喧”为“暄”;宏”为“洪”B.项“至”应为“置“,“具”为“俱”;D“辑”为“缉”)3D.“防范指防备、戒备;“防治”指预防和治疗疾病、病虫害等。“明智”指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明确”指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收集”指使聚集在一起;“搜集”指到处寻找并使聚集在一起。)4A(B“粉墨登场”原指化妆后出场演戏。现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感情色彩不对。C“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不合语境,D.“逢凶化吉”不合语义)5C(A项缺主语,删去“通过”;B项语序不当,“国际会议”的定语应为:(是)“我国在新世纪初主办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型”D.项缺介词的宾语,应在“其它国家”后加上“的国家”)6D(注意与前面“三讲”的对应)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二)答案1、C(A供不应求gngB角色juD模样一m)2B(B已一以彩一采;A继既揠偃鹜一骛;C径一胫长一常必一毕;D勿一务新一心利厉)3C4D(A“审订”改为“审定”,原句中意为“审查决定”,而不是“审阅修订”。B“置疑”改为“质疑”;前者指怀疑(用于否定),如无可置疑;后者指提出疑问。C“杂乱”改为“凌乱”(或“零乱”)。两者都有“没有秩序或条理”的意思,前者指多而乱)5C(A“罪不容诛”意义用反。B“侧目而视”是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神态,用在B句中显然不当,应改成“刮目相看”。C“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它符合C句的语言环境。D“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到来,用在这里不合语境)6、C(A动宾搭配不当,“减少”改为“降低”。B动宾搭配不当,“打着”改为“借”“假借”。D缺宾语,在“动情”加“的局面”或“的场面”)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三)答案1、D(A“赔”与“陪”、B“晦”与“诲”、C“坡”与“颇”音同。)2、C(A“竖”为“树”之误,B“立”为“力”之误D“雀”为“鹊”之误。)3、D(A“飞短流长”指造谣生事,搬弄是非;B“出神 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C“难能可贵”指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用于人。以上三成语均与原句意不合。)4、B(句语体属书面语,用书面语词“徐徐”较口头语词“慢慢”恰当;句若用“重重”则与后“风险情况”不搭配;句引语表示事实跟所希望的正相反,“恰恰”含“正好”意,用“偏偏”较妥。)5、A(B句成分残缺,句末宜补上“的证据”之类名词性宾语,以与“提供”照应;C句搭配不当,主语“松林”与谓语“坐落”搭配不当;D句结构混乱,前分句未讲完,后分句又以“专家”为主语另起一句。)6、C(宜选填“羊是的属相”,以保持前后句均以“羊”为主语,衔接自然;宜选填“这是的交易,又是的碰撞”,以强调“碰撞”,与上下文相照应。)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四)答案:1:D(A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qio、xio、qio、xio;B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gun、ln、ln、ln;C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hu、hu、kui、kui;D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l、k、g、lu。)2:C(“闲遐”的“遐”应为“暇”。)3:A(B项中“为了”应改为“因为”,C项中“以免”应改为“使得”,D项中“甚至”应改为“尤其”。)4:B(“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媒介”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结合句(1)语境,应选用“媒介”。“演化”意思是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演变”意思是发展变化。结合句(2)语境,应选用“演变”。“简捷”和“简洁”都有简单明白的意思,“简捷”意思是直截了当,“简洁”意思是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着重指“捷”,即快;“简洁”着重指“洁”,干净,没有多余的话。结合句(3)语境,应选用“简洁”。)5:A(B项中“沸沸扬扬”意思是“像沸腾的水一样”,多形容议论纷纷,不能用来形容“大雪”,可改为“纷纷扬扬”。C项中“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和“急于做高难度题”之间不存在主宾关系。D项中“崭露头角”意思是“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和“年逾不惑”的语境不合。)6:B(A项中成分多余,可删去“实行”;或成分残缺,“学校”后缺宾语中心语。C项中“活动”和“表达”搭配不当。D项中语序不当,“存储、获得和处理”应改为“获得、处理和存储”,或“获得、存储和处理”。)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五)答案1:B(A“驼、鸵、跎”三字读音相同;C“黜、绌”两字读音相同;D“帐、胀”两字读音相同。皲jn,挥hu,荤hn浑hn,晕yn)2:D(“义气用事”应作“意气用事”)3:(B)4:C(A项“青年”之后应加“来说”;B项“经常”应改为“还是”;D项“把”应改为“用”。)5:C(A句“弹指一挥”是形容时间短暂,不表示容易;B“无时无刻”后面应跟否定词,可改为“都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或改为“每时每刻”;D“求全责备”后面不能带宾语,只能说“对主管教练求全责备”)6:C(A句搭配不当,“这个工程将与京杭大运河今古交辉”说得通,“将与大运河江河不息”说不通。B句成分残缺,可改为“其中包含着她的发家、婚变及偷税漏税的历史”,D句错误有两点,一是“殷勤”与“热情”重复,二是“失之”与“热情”不搭配,可将“热情”改为“冷淡”。)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六)答案1:A(BtanClDn2:B(A项:猾稽滑稽;C项:过渡过度;D项:愁怅惆怅。3:D(尝遍:品尝遍了/尝试:试验;分裂:使整体的事物分开/割裂: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多指抽象的东西)分割开;信仰:对某人或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信服:相信并佩服。4:C、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指美国可以,指伊拉克则不恰当。)5:B、(两个句子的关系弄颠倒了,删去“为此”。)6:C、注意句式的对称;声对声,色对色;先自然,后人的活动。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七)答案1:A(B“偌”应读ru。C“杼”应读zh。D“泥”这里应读n。)2:C(A顾明思义顾名思义,B省吃简用省吃俭用,D变换莫测变化莫测)3:B4:D(A“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为流传,风行一时。B“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C“不以为然”应为“不以为意”。)5:A(B应去掉“至少”或“以上”。C“只有才”连接的复句,没有逻辑上的条件关系。D状语语序混乱。)6:C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八)答案1A(A项都读。B项分别读、。C项分别读、。项分别读、)2A(B.涌为拥,园为源;C.躁为燥,申为伸;D.焕为涣)3、D(消散强调消失;罪孽特指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肤浅指学知浅,理解不深)4B(A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修饰不当。C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合文意。D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不能带宾语)5D(A.“保管”有歧义;B.“对”应改为“对于”;C.“指教”问题,搭配不当)6C基础知识强化训练(三十九)答案1A、(B、鲜xinC、“剿袭”的“剿”读jioD、颤zhn诌chn馋chn2B、“咽”应为“噎”3A(急需:紧急需要。亟须:急迫地。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简便快捷。标识: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标示:显示。)4D(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非常友好。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狗尾续貂:貂尾不够,就用狗尾来补,多指后来写的东西不如原来的好。)5D、明了第一、二句为转折关系即可确定。6D(A:“切忌”、“不要”去掉其中一个;B:强加因果,删掉“所以”;C:主客关系颠倒,应为“基层干部对农民的话很有感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四十)答案1、C(A济jB藉jiD津jn)2、B(A裹果枉妄C言颜拙绌D鹜骛)3、C(A即使B而且是D何况)4、A5、A(蓄意:早就有这个意思,指坏的。刻意:用尽心思。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媒体: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告、广播等。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6、D(A“发现和总结”与“经验”“问题”搭配不当。B“养成”与“敬业奉献精神”搭配不当。C“使用”“威胁”语序不当)基础知识训练(四十六)1答案C解析A项居间调停,间-jin,B项挨打受骂、延挨度日挨-i,D项:魂不守舍-sh。2答案C解析A项楫(j:桨。缉:辑拿。揖(j):拱手行礼。在这一题,容易由“舟楫”顺下来误作“缉盗”,更容易受“盗”的限制而选择“缉”,因为对盗进行辑拿是非常正确的。但却没有弄懂整个词语的意思:引进坏人,自招祸患。只有“揖”字表达了“引进坏人”的意义。B项“梳装打扮”应为“梳妆打扮”,“装”是假扮,“妆”是打扮得更好。“梳妆”是要打扮得漂亮,不是要假扮成什么样子,不能写作“梳装”。“谎诞不经”应是“荒诞不经”。D项“溪落”应是“奚落”,即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这与“溪水”、“溪涧”毫无关系,故没有三点水。3答案A。解析B项把“却”改为“反而”,非但反而表示反面把意思推进一步;C项“虽然”改为“不论”或“不管”;D项去掉“甚至”,因为“甚至”与“而且”表达意思重复。4答案A。解析B荡气回肠:(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不能形容人;C鳞次栉比:形容房屋多且有次序排列,形容山不当;D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5答案C解析A主谓搭配不当,“驰骋”指人骑着马奔跑,改为“跑”。B谓宾搭配不当,改“参观”为“学习”;D暗换主语导致主谓搭配不当,将“精神”移到“焕发”前,删去“面貌”。6答案C。基础知识训练(四十七)1答案C解析依次读huo、hu、h、hu。A依次读m、m、m、m;B依次读nan、nn、nn、nn;D项依读po、po、bo、po。2答案C解析A“国家权利”为“权力”;B“常年累月”为“长年”;D“修养生息”为“休养”。A项“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与国家搭配应用“权力”。B项“常年累月”应是“长年累月”,“长年”:整年;“累月”:很多月,形容经历很多时间。“常年”是终年,长期之意,不能与“累月”构成一个并列式的成语。D项“修养生息”应是“休养生息”,“休养”是休息调养。而修养”则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或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休养生息”指在战乱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是不能写作“修养生息”的。“生息”:人口繁殖。3答案A。解析B项“相继”;一个跟着一个,“天津学院”只有一所,不能用“相继”;C项“诸”是“之于”的合音词,“之”是代词,“于”是介词,删去“于”;D项“或者”表示选择关系,而“潮湿,阴暗,温暖等环境都是蟑螂喜欢栖息的地方”,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故把“或者”改为“和”。4答案B解析A项“防患未然”是防止祸患于发生之前,下棋不是祸患,用词不当;C项“无所不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是贬义词,褒贬不当;D项“蓬荜生辉”是用于称谢他人来自己家里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在该处用反了。5答案D解析A成分赘余,“建议”不应包括“否”的内容,应删去“能否”。B不合逻辑,偏句提出的“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和健康的审美感”这个假设如果实现,“能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这个结果也不一定就肯定能成立。可把“如果有了”改为“只有具备”。C项“避免粉尘少吹进房间”多用了一个“少”字,结果表达出的意思与想表达的意思相反。可删去“少”字,或是把“为了避免粉尘少吹进房间”改为“为了使粉尘少吹进房间。”6答案C。基础知识训练(四十八)1答案C解析A便便pinpin,便pin旋;B后两个“禁”音为jn;D别bi扭。2答案C解析A项中“自出机杼”中的“抒”应为“杼”;“气势碑礴”中的“碑”应为“磅”;D项中“荆棒遍地”中的“棒”应为“榛;D项中“珊珊移动”中的“珊”应为“姗”。本题主要难在对A项中“机杼”;和B项中“荆榛”的理解。“杼”是牵引纬线的梭子;机是织布机。机杼:比喻诗文的组织、构思。谓作诗文不入旧套,自有新意。“荆”、“榛”都是灌木名。“荆榛遍地”是指到处都是荆榛,形容荒凉景象。“棒子”不是表示荒凉的物件。至于D项的“珊”应写作“姗”,“姗姗”是形容行走从容的样子。“珊”用于“珊瑚”,不能用来形容移动的样子。3答案B。解析B项“以致”用在下半句话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不好的结果,应用“以至”是“固然”的意思,引起下文的转折。4答案D解析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A项“匪夷所思”是“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应改为“值得深人思考”。B项“门户之见”指学术、艺术等领域中由宗派情绪产生的偏见。C项“痛定思痛”是褒义词,用在这儿不当。5答案B解析A项说网上的“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主谓搭配不当。C项“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不合逻辑,成分残缺,应在“政治常识”后加上“教学”;D项“还是先例”动宾搭配不当,“先例”一词,只能和表示否定的谓语结合使用。应改为“还没有先例”或“还是首例”。6答案D。基础知识训练(四十九)1答案A解析B押解ji,浑身解数xiC边塞siD提防d2答案D解析A项中“气势凶凶”的“凶”应为“汹”;B项中“脑羞成怒”中的“脑”应为“恼”;C项中“题纲挈领”中的“题”应为“提”。A项“凶”是凶恶、灾难、厉害等意,怎样用它来表述气势呢?“汹汹”是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贬义),“脑”是大脑、脑子:“恼”是一种心理状态,与羞怒相类,应是“恼羞成怒”。C项作成语换位理解就极容易发现“题挈纲领”,后两个是名词+而且是近义词。这是个并列结构的成语,前两个词也应该是近义才对,“挈”是举、提的意思,所以“题”不对,而应该是“提”。3答案C解析不只:意为不仅仅;不止:不停止。故(1)句选“不只”。注意与前文成因果关系。故(2)句选“因而”。搜集:寻找后予以集合,多指秘密进行;收集;聚拢,把分散的集中到一起,多指公开行动。故(3)句选“搜集”。4答案C解析A“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与题意不合,应为“无庸置辩”。B“急功好利”是“急于贪图眼前利益”之意,应为“好大喜功”。n“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也与题意不合。5答案A解析B项不照应,“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易位。C项错误有两处:“对于”应改为“针对”;语序不当,“监管”移到“措施”前。D项结构残缺,“而且”后加“通过”,“安全生产”前加“确保”。6答案C解析A句“这”指代不明,可指代副总经理的行为,也可指他所说的话。B句两种病症一种原因,“其”指代不明。可改为:“腹泻的症状,究其原因是普遍不注意饮食卫生。有些学生又失眠的症状,这跟学习负担过重有关。”D句“他们”指代不明,可理解为利兹联队队员,也可理解为绿城队队员。基础知识训练(五十)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字正确认读能力。A中“僭”和D中的“佶”受形近字影响而致误,“口角”则因多义词致误。“口角(jio)”作为名词,指“嘴边”,作“争吵”义则读“ju,联想“角(ju)斗”可加强记忆。“僭”和“佶”应分别读jin和j。2答案A解析A项中“惹事生非”中的“事”应为“是”;“轰堂大笑”中的“轰”应为“哄”;B项中:“相形见拙”中的“拙”应为“绌”;D项中“直接了当”中的“接”应为“截”。A项的“惹事生非”的“事”很难一下辨识。成语中这个词又可作“惹事招非”,惹和生是动词,作“是”和“非”的谓语,应该理解为“惹生是非”。“是非”是口舌、纠纷。意思是引起争端或灾祸。D项“相形见拙”的“拙”字是属形似而误。“拙”是笨的意思,“绌”是不够、不足之意。成语“相形见绌”是相比之下,一方显出不足。可见是“绌”而不是“拙”。D项“接”和“截”是音同而误。3答案B解析1A项“在中”应改为“在上”;C项“对”应改为“把”;D项“而且”应改为“并且”,“并且”表示两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表进一层,且要有“不但”、“不仅”等与之呼应。4答案C解析从浅易人手,我们先来看一看“违犯”和“违反”的差别。“违反”一般适用规章、原则等;“违犯”适用于法律法规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都用“违犯”,在不遵守、不符合规章的意义上,从不用“违犯”,如“违反政策”、“违反纪律”等。从而排除朋,最后通过“抗衡和“竞争”辨析,“抗衡”指力量相当,“竞争”指力争上游。5答案B解析A项“面目全非”多含贬义;C项对自己的进步不能用“并驾齐驱”;D项“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言论新奇惊人。6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潇洒一回”后加入“的人”;C项逻辑混乱,类别划分不正确;D项语序不当,表明间接状语“去年”应放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前面。成分残缺,“世界经济也开始恢复”一句后面应加宾语“增长”。基础知识训练(六)1答案D解析本题也是考查字词正确认读能力。A项中的“藉”B项中的“莠”受形近字读音影响致误,应分别读为ji、yu,A项中的“鲜”和C项中的“藏”均为多音字误读,据其语境应分别读为xin、zng。语音辨析常考查多音字。做到因义定音,平时要注意字音与字义的联系比较辨析。如“鲜,”字作“少”讲读xin,词语有鲜见、鲜有、寡廉鲜耻等少数几个,记住了就可推出他义读xin。多音字“屏”本义是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读png,与之相关的物件屏门、屏条和有遮挡作用的事物屏障、屏藩都读png,“屏幕”也读png,而表示人的行为的抑止或除去则读bng,如屏气、屏退、屏除等。另外还要注意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读音的不同。2答案D解析A项中“陨身不恤”中的“陨”应为“殒”;B项中“功亏一匮”中的“匮”应为“箦”;C项中“诩诩如生”中的“诩”应为“栩”,陨一殒,箦一匮,诩一栩,这几个字字形很相似,音也相同。“陨”,陨落,殒”,死亡。陨落是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可见,“陨”的宾语就不应该是“身体”。身体应该与“殒”相搭配。“篑”是个形声字,指盛土的筐子,功亏一篑,出自书旅:“为山九仞,功亏一箦。”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亏:缺少。原意是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且用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而“匮”是缺乏的意思,与“亏”重复,放在一起无法解释。C项“诩”是夸耀,不表示生动活泼的样子,也就无法和“宛如活的一样”相应。3答案C解析“而且”后有“也”,可删;“所以”纯属多余;“当然”后有“平心而论”也可删。4答案lB解析句“清静”是环境安静,“清净”是没有事物打扰,应选“清净”。句“开拓”是开辟、扩展,一般用在不太具体的事物上;“开避”是打开、创立,多用于具体事物上,此处应选“开辟”。句“时势”是指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时事”是指最近的国内外大事,此处应选“时势”。5答案A解析B项“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不能用于别的方面;C项“功败垂成”指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用在句中,意思反了;D项应为“名副其实”。6答案B解析A句中的“水电”表意不明确,是说“水和电”,还是说“用水发的电”呢?C句中“电脑上网对人们”应为“人们对电脑:上网;D句主谓两部分发表意不一致,应将“都”改为“分别”即可。强化训练(51)答案l、A(B曲高和h寡;C提d防;D参与y)2A(谍一碟、抗一亢;B统一谛,慨一概,手一首,新一心;C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学习与研究》杂志社公开招聘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青岛市人力资源集团限公司招聘劳务外包人员1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菏泽高新区公开招聘1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省电子口岸限公司党务工作岗招聘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淄矿物产限公司部分业务人员招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济南市莱芜区事业单位招聘25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山东事业单位潍坊高新区人民医院招考医护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届国航股份运行签派类岗位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4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届中国能建广西院毕业生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安徽安庆市潜山市自来水公司招聘笔试及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女职工素质课件
- 2025吉林市中心医院自主招聘急需紧缺护理人员5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0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考核汽车驾驶员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级政工师考试题及答案
- 中央空调销售安装合同(标准版)
- 电力系统维护检修方案
- 2025年时尚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可行性分析
- 保洁重大活动保障方案
- 2025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青桐鸣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