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 江花月夜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 江花月夜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 江花月夜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 江花月夜教案 冀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1、读准并会默写“滟”“霰”“砧”“碣”等字,能准确说出作者的姓氏、朝代及简要的诗风。2、准确背诵、默写全诗。3、理解诗的意义,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对人生追求与热爱的态度。(实验班可把这点归为目标)教学课时:两课时(实验班也可以一课时)教学方法:知人论世、明理咏情(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把握诗歌感情进而以情境之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中不乏爱恨情愁,也有寄托悲欢离合,展示给我们,他们不平凡的人生旅程。所以中国的月亮象征意义丰富。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的明月,心中会有无限的遐想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在这人才辈出的唐代,有一位诗人张若虚,他的一首诗被无数人所迷恋春江花月夜(板书)介绍时可用春江花月夜 纯音乐做背景音乐。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具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玄宗开元时尚在人世。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答案:吴中四士、三、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学生看课文认真听,教师播放配乐朗诵课件。(如有学生提出图片上“春江潮水连海平”中的“海”写成了“江”。老师应予以鼓励其敏锐的观察力。)2、字音辨识滟滟( )霰( )汀( )砧( )碣石( )潇湘( )( )3、词语释义滟滟 芳甸 霰 穷已 但见 扁舟 离人 青枫浦上不胜愁 可怜 徘徊 无限路 4、结合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代表回答)(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2)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5)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5、结合全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第一层(1-16)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第二层(17-36)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小结:整首诗的思路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概括,即触景生情。下面我们分别从“景”和“情”两方面来研究这首诗。四、赏析诗歌(一) 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1、教师范读2、提问: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自主回答,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答案。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手法:景中含情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初升。板书:月升3、欣赏阅读,看谁读得棒。教师评价。 4、学生齐读。5、试背诵前八句,教师检查背诵。(二)理:哲理思考 1、过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起到过渡作用。(教师引导)2、齐读。3、提问: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原文回答,一齐答)明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讲解:这种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古已有之,且都不得其解,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哲学命题。4、学生竞读。教师评价。5、背诵这节。教师检查背诵。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高悬。板书:月悬过渡:提问:简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修辞效果。(学生回答)明确:两句中的“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依然是过渡句。(三)情:思妇游子的思念之情 1、提问:这一部分是总分结构,将其划分出来,并概括内容。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何处相思明月楼?”,总写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到“鱼龙潜跃水成文”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写游子想家。2、提问:“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鉴赏这几句诗的抒情方式。(学生讨论,自主回答)明确:直接抒情:“愁”、“相思”,直抒胸臆,抒发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 间接抒情:通过对“白云”、“扁舟”和“明月楼”这些意象的描写表达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3、齐读。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西斜,落下。板书:月斜 月落五、总结 1、提问: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明确:月。作用: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作者引发哲理思考的因由与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实验班必做;普通班看情况而定)六、当堂检测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霰(xin)发酵(xio)参与(y)同仇敌忾(ki) b滟滟(yn)内讧(n)恪守(k)垂涎三尺(xin) c碣石(ji)谄媚(chn)懦弱(nu)莘莘学子(shn) d扁舟(pin)创伤(chun)联袂(mi)戛然而止()解析:a项,“酵”读“jio”;b项,“讧”读“hn”;d项,“创”读“chun”,“戛”读ji。答案:c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解析:a项,升生;b项,婉宛;c项,装妆。答案:d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逐月华流照君逐:逐渐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受d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离家在外的人解析:a项,逐:追随。答案:a4春江花月夜所抒发的感情不包括()a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b对宇宙人生的思索。c真切的生命体验。 d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解析:春江花月夜中没有抒发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之情。答案:d阅读下面的节选诗歌,完成两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5这段诗歌共描述了哪几种景物?答:_。答案: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生存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