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类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三急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四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与分型五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七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八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标准九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选择十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移植治疗十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治疗 3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类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 周围血中一系 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 伴骨髓中相应细胞系增生低下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主要包括各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以及多种慢性溶血性贫血伴发的再生障碍危象 4 病因学分类 1 1再生障碍性贫血 1 遗传性 体质性 Fanconi贫血 先天性角化不良症 网状发育不全症 Shwaehman Diamond综合征 2 获得性 特发性 原发性 继发性 化学物质及药物 电离辐射 病毒感染 妊娠 1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1 遗传性 Diamond Blackfan综合征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综合征 2 获得性 胸腺瘤 恶性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药物 儿童一过性原始细胞缺乏症 5 病因学分类 1 3纯白细胞再生障碍 1 遗传性 Kostmann综合征 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 2 获得性 粒细胞缺乏症 1 4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 1 遗传性 血小板减少症伴桡骨缺如 2 获得性 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 1 5慢性溶血贫血伴再生障碍危象 6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1病因 1 原发性 占50 70 病因不明 2 继发性 a 药物 氯霉素 保泰松 巴比妥酸盐 氯喹 消炎痛等 b 化学物质 苯 苯类化合物 杀虫剂 重金属 c 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 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登革热病毒等 d 电离辐射 具有剂量依赖性 与组织特异的敏感性有关 f 妊娠 欧美国家多见 7 2 2发病机制 1 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 包括量的减少和质的异常 二者共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总体集落形成能力降低 2 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 与细胞及体液调节因素异常有关 本病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某些造血负调控因子导致的造血干 祖细胞增值及分化损伤 3 造血微环境及支持功能缺陷 某些致病因素在损伤造血干 祖细胞或诱发异常免疫反应的同时累及了造血微环境中基质细胞 4 遗传倾向 至少部分患者存在对某些致病因素诱发的特异性异常免疫反应易感性增强及 脆弱 骨髓造血功能倾向 8 三急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起病缓 进展缓慢 病程长起病急 进展迅速 病程短发病时的主要症状贫血出血和感染出血程度及部位出血轻 多为皮肤 粘膜 出血部位广泛 常有深部出血 体表出血 深部出血少甚至危及生命输血治疗疗效可改善乏力 头晕 心悸等贫血经大量输血贫血难以纠正症状感染发生情况常为轻度感染 呼吸道感染多见 半数以上发病时有感染 咽部 易控制肺部 肠道及尿路感染常见 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9 临床特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 以中 网织红细胞比例小于1 绝对值 重度贫血为主 多为15 10 9 L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正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小板常低于20 10 9 其余同慢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性 骨髓象三系或两系减少 至少多部位增生减低 三系造血细胞均明一个部位增生不良 骨显减少 非造血细胞增多 骨髓小粒髓小粒中脂肪细胞增加中非造血细胞增多核素骨髓正常造血部位减少 常正常造血部位明显减少扫描可见局部代偿免疫功能T和B细胞严重受累 B细胞受累 髓系祖细胞阶段受损全能干细胞受损 10 临床特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碱血红蛋白明显增高正常或轻度减低红细胞内游离原明显增高轻度增高卟啉 FEP 中性粒细胞碱性明显增高显著增高磷酸酶 NAP 11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与分型 4 1诊断标准 1 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 一般无肝 脾肿大 3 骨髓 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如增生活跃 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 12 诊断标准 4 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如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骨髓纤维化 急性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5 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根据上述标注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后 再进一步区分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3 4 2分型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1 临床表现 发病急 贫血进行性加重 常伴严重感染 内脏出血 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 须具备下列3项之2项 1 网织红细胞 1 绝对值 15 10 9 L 2 白细胞明显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 5 10 9 L 3 血小板 20 10 9 L2 骨髓象 1 多部位增生减低 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 非造血细胞增多 如增生活跃 须有淋巴细胞增多 2 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3 病程 起病急 进展迅速 病程短 14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 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 贫血 感染 出血均较轻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 网织红细胞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高 2 骨髓象 1 三系或两系减少 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 如增生良好 红系中常有晚幼红 炭核 比列增高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 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3 病程中如病情变化 临床 血象及骨髓改变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同 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II型 15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5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本病出血 感染较少 较轻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大于正常 骨髓多增生活跃 幼红细胞增生较明显 Rous试验可阳性 Ham试验多阳性 红细胞微量补体溶血试验敏感试验 mCLST 可检出PNH红细胞 缺乏CD55 CD59 NAP减少5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本病中的难治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较难鉴别 其以病态造血为特征 骨髓增生多活跃 有两系或三系病态造血 进一步可依据骨髓活检 白血病祖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检查等加以鉴别 16 5 3骨髓纤维化 慢性病例常有脾肿大 外周血可见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骨髓穿刺多次干抽 骨髓活检示胶原纤维和 或 网状纤维明显增生 5 4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本病常有感染和药物引起 儿童与营养不良有关 起病多伴高热 贫血 易误诊 鉴别要点 1 贫血重 网织红细胞可为0 伴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不明显 出血较轻 2 骨髓增生多活跃 二系或三系减少 但以红系减少为著 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 3 病情有自限性 不需特殊治疗 2 6周后可恢复 4 血清铜显著增高 红细胞铜降低 17 5 5急性白血病 AL 低增生性 呈慢性过程的本病可有肝 脾 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减低 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混淆 应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象 原始粒 单核或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亦可行骨髓活检以助于明确诊断 5 6恶性组织细胞病 MH 常伴有高热 进行性衰竭 肝 脾 淋巴结肿大 黄疸 出血较重 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可见异常组织细胞 多部位骨髓检查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常有吞噬现象 5 7其他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转移癌 肾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等 18 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6 1支持治疗 1 血红蛋白低于60g L 有明显贫血症状者予以输血 2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 应采取保护性隔离 并作好皮肤及口腔护理 3 有感染发生 及时予以广谱抗生素及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4 血小板低于20 10 9 L 需输注血小板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使其保持在20 10 9 L以上 19 6 2分型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中药 雄激素治疗 2 急性及慢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移植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环孢素A治疗 6 3治疗时机 治疗前病程 2年者 有效率为57 9 治疗前病程 2年者 有效率为74 0 治疗前病程 半年者 有效率为90 0 20 6 4持续时间 1 治疗方案确定应坚持治疗半年以上 切忌病程不足换药 2 坚持刺激造血药物序贯治疗效果好 6 5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对降低本病复发率 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6 6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好于单一药物治疗6 7并发症治疗 积极清除治疗中发生的感染灶 及时控制感染 21 七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7 1雄激素治疗 1 17 a烷化雄激素类 康力龙 甲氧醇烯醇铜等 2 睾丸素脂类 丙酸睾丸酮 庚酸睾丸酮等 3 非17 a烷化雄激素类 苯丙酸诺龙 癸酸诺龙 4 睾酮的中间活性代谢产物 苯胆烷醇铜 5 疗效 康力龙有效率59 5 缓解率约30 康力龙加一叶秋碱有效率约80 缓解率约40 22 6 疗程 约2 7个月 维持治疗至少12个月 7 不良反应 肝功损害 男性化 皮肤痤疮 体毛增多 色素沉着 毛细血管扩张 下肢轻度指凹性水中及性欲亢进 肝功能衰竭罕见 8 结论 雄激素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且维持治疗对巩固和提高本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效果与疗程明显有关 切忌突然停药及减药过快 7 2中医中药 以补肾中药为主进行治疗 初期 清热 凉血 止血药 后期加用附子 肉桂以加速造血功能恢复 23 八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标准 8 1基本治愈贫血 出血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 男 120g L 女 100g L 白细胞 4 0 10 9 L以上 血小板 80 10 9 L 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8 2缓解贫血 出血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 男 120g L 女 100g L 白细胞 3 5 10 9 L 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随访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者 24 八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标准 8 3明显进步贫血 出血症状明显好转 不输血情况下 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高30g L以上 并维持3个月不降 8 4无效经充分治疗 症状 血象不能达到明显进步者 25 九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选择 年龄治疗选择25岁以下1 有同胞或家庭供者首选骨髓移植 2 无同胞或家庭供者 免疫抑制治疗 造血生长因子 雄激素治疗 无关供者骨髓移植 25 45岁1 有同胞或家庭供者 1 骨髓移植 2 辅以免疫抑制治疗 2 无同胞或家庭供者 1 免疫抑制治疗 2 辅以造血生长因子 雄激素治疗 45岁以上免疫抑制治疗 辅以造血生长因子 雄激素治疗 26 十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移植治疗 10 1患者选择 因目前移植失败的可能性大 费用高 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1 SAA l型 ll型 2 年龄小于35 40岁 最大不应超过45岁 3 有HLA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作供体 4 无明显感染迹象 5 既往无或仅有少许输注血液制品史的早期患者 10 2供体选择 1 同卵孪生子 2 HLA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 3 替代供体 4 作为供体应无输血史及妊娠史 10 3移植时机 确诊后 找到HLA相合供体后应尽早进行 27 十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移植治疗 10 4预处理方案 1 经典方案 大剂量环磷酰胺50mg Kg d 4天 最后一剂环磷酰胺应用后36h输入供髓 2 对多次输血致敏或再次移植患者 适宜方案为 环磷酰胺50mg Kg d 4天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30mg Kg d 3天 10 5移植后期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 1 移植排斥 a 移植前应尽可能不输血或输注经过照射或处理过的血液制品 b 接受HLA相合同胞供体的SAA患者 不宜用含照射的预处理方案 c 环磷酰胺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预处理方案具高效性和患者对其良好的耐受性 2 移植物抗宿主病 a 环孢菌素A CSA 单用或与甲氨蝶呤 MTX 联合应用 b 对有本病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延长CSA治疗时间 可进一步减少或避免本病的发生 28 十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移植治疗 10 6结论 目前异基因骨髓移植为本病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国内外统计资料 目前60 80 接受移植的患者可恢复正常造血功能 并长期生存 29 十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移植治疗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模拟卷及解题攻略
- 高一数学二次函数与基本应用案例教案
- 初中数学: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定理教案
- 视觉艺术摄影协议
- 最美的身影300字(13篇)
- 三方公益捐赠协议
- 2026届陕西省宝鸡市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产品性能评测综合报告标准模板
- 农村绿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合同书
- 2025年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砚台雕刻师认证考试高频错题及答案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沙盘游戏治疗(2017)课件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班组施工任务单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书模板
- 2022年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 钢结构模块化安装施工方案
- 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