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doc_第1页
河南省各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doc_第2页
河南省各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doc_第3页
河南省各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doc_第4页
河南省各地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精选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2012年九年级上期中各地试题精选 语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妖娆(ro ) 逊(xn) 色 留滞(zh ) 田圃(p ) b 襁(qing )褓 诘 (ji) 难 灵柩(ji ) 扶掖(y ) c 恣(z) 睢 栈(zhn )桥 发窘(jing ) 狡黠(xi ) d 诓(kung )骗 腆(tin )肚 抽噎(y ) 腻(n)烦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红妆素裹 亵渎 断章取义 媚上欺下 b.心无旁鹜 拮据 弥留之际 重蹈覆辙c.怒不可遏 凌驾 吹毛求疵 唯唯连声 d 孜孜不倦 殒落 恪尽职守 根深蒂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b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c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d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刘备。4古诗文默写。(10分)(1)建国60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 ”。(2)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 。(3)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 , 。”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4)酒,在中国文化中颇占一席之地。人们高兴了喝酒,烦闷了喝酒;诗兴大发时饮酒助兴,文思枯竭时也向酒中寻找才思。请你写出几句古诗词中与“酒”相关的诗句。 , 。5.阅读下面材料,认真观察图片,按要求答题。(共8分)河南整个彩车长15米、宽6米、高10米,将第44个出场。整个车身像一个巨大的摇篮,摇篮正中,摆放着被祥云环绕的宝鼎。摇篮四周,牡丹怒放,金色的麦穗构成摇篮的边沿。底部翻腾的黄河浪花。车头,花环形牡丹托起了两个金黄色大字“河南”;车尾,是一朵设计夸张、造型别致、高高翘起的牡丹花,上扬的花瓣高达9米,仿佛迎风张开的巨帆、蓄势待飞的凤凰,达到视觉效果的高潮。另外来自登封塔沟武校的四名男演员也同车表演,他们在花车两旁进行河南传统陈氏太极表演,揭示河南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1)上图是国庆六十周年花车游行时河南省的花车,请你认真观察,结合材料,从花车造型或者花车上的组成元素,选取最具有河南特色的两处进行介绍并说出它们的寓意。(4分) (2)各省的花车都有一个主题名字,如“钱江明珠”(浙江) “岱青海蓝”(山东) 、“凤舞楚天”(湖北)等,请你给河南的花车命名。 并说出命名理由。(2分) (3)材料中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他们在花车两旁进行河南传统陈氏太极表演,揭示河南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修改意见: 6同学们,刚刚过去的国庆大阅兵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大阅兵”为主题写一段话。(4分)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雄壮 英姿 国威 震撼 大气磅礴 声势浩大 二、现代文阅读(共26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题。(共14分)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这少年便是闰土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的皱纹;眼睛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里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啊,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分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房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我躺着,听着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想着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 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中年闰土与“我”不像儿时那样平等、自由交流,“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 .在文中划线处填出所缺词语 , , 。(3分)有人说,中年闰土对“我”的感情已经消失;也有人说,中年闰土对我的感情并没有消失。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从选文中找出依据(不少于两处)(3分) “中年闰土”、“我”、“母亲”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喜欢的理由。(2分) 请将下面未完成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2分) 读书卡片篇目故乡 作者:鲁迅摘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示:(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共12分)小议传统教育 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12阅读全文,将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3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和 。(2分)14第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内容?(2分) 15第段提到的“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读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写出任意两部书的名称。并写出其中一部书中的名句。(3分) 16关于中国私塾的争论历来就没有停止过,结合文章以及资料链接,请你谈谈你对私塾教育的认识或者本文所讲的传统教育的认识。(3分) 资料链接 新华社报道:2009年6月8日,中国最后一个私塾先生朱夫子走了,享年86岁。他留下了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五角村的五峰私塾。朱夫子本名朱执中。“夫子”是乡人们对他的尊称。跟朱夫子读私塾,初学者的课本是幼学琼林。这是一本集天文、地理等的古代百科全书。学完幼学琼林,朱夫子才教学生四书五经等。背书、练字、对对联、写文章、练珠算,是五峰私塾的“必修课”。朱夫子教学非常严格。只要弟子不认真,或是背不全古文,他就实施惩罚。很多弟子挨过他的戒尺。不过,力度不大,纯属警示告诫。2003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中国最后的私塾为题对朱执中老先生进行了专访,其他各家中央、省、市媒体也都纷纷进行了专题报道。2003年底,朱先生因年事已高“实在教不动了”,宣布闭馆,此事当时引起海内外舆论轰动,关于私塾是非功过的争论也一时沸沸扬扬,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生态意义上的私塾”似乎因此而消亡。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1题。(共12分)(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其谁可而为之( )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19.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用原文回答)(2分)20.甲文中有一条诸葛亮给刘禅的最重要建议是 为什么这条建议是最重要的 (2分) 21.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2分)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22-23题。(共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3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作文(50分)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幸亏有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心灵的富翁 前面有阴影,你看到的是晦暗,还是背后一直跟着的阳光? 外面吹着风,你是无奈的拨弄乱发,还是将风筝放上高高的蓝天? 天空下着雨, 你是抱怨地上的泥泞,还是等待雨后的七色彩虹? 漆黑的夜里, 你是缩在屋中一角,还是走出屋外仰望星星? 一个人的时候, 你是觉得孤单寂寞,还是找到心灵的宁静角落? 你要当一个乐观的心灵富翁,还是沮丧的心灵乞丐?要求: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 b (2分) 2。 c (2分) 3 d(2分)4.(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略(共10分。每空1分,见错则该空无分。)5()中原宝鼎参考了河南省出土的司母戊鼎,其创意既体现了中原历史文化的厚重,又表现了河南60年的辉煌发展;从高空看,又像一个巨大的摇篮,寓意黄河文明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摇篮。“牡丹被誉为国花,洛阳牡丹甲天下、国运昌时花运昌,牡丹在中原大地源远流长。”翦辉说,可以说,牡丹是河南的一张名片。(4分)()河南彩车主题名为“花开盛世”(其他命名言之成理即可)(2分)()把“揭示”改为“展现”(2分)略(共4分,围绕主题1分;使用修辞1分;用上三个词语1分;语句通顺1分)7“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由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4分)8.辛苦展转 辛苦麻木 辛苦恣睢 (3分)9.没有消失。依据:我的母亲曾对“我”说:“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闰土得知“我”要回来的消息时,对“我”母亲说:“我实在欢喜的了不得。”在贫困的情况下,还送给我“干青豆”。闰土看见“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分)1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2分) 喜欢“母亲”的理由:她心地善良,关心、同情闰土,送东西给闰土,2分;没有等级观念,仍希望闰土与“我”哥弟相称。 喜欢“我”的理由:珍惜童年的友谊;同情中年闰土的困苦与不幸;否定封建的等级观念(渴望打破封建的尊卑秩序);心中怀有创建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喜欢“中年闰土”的理由:珍惜童年的友谊;勤劳、善良,生活贫困还送我干青豆。11、略(2分)12示例: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评分标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