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想论文“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之缘起及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1页
中西思想论文“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之缘起及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2页
中西思想论文“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之缘起及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3页
中西思想论文“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之缘起及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4页
中西思想论文“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之缘起及发展历程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之缘起及发展历程介绍姓 名: 专 业: 英 日 双 语 班 级: 41300903 学 号: 摘 要进化论是中国近代一切先进人物共有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流。本文认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变易思想;二是今文经学的朴素进化观;三是西方进化学说.从纵向历史的演变过程看,近代中国的进化论经历了四个时期,鸦片战争时期为准备时期;戊戌变法时期是发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为鼎盛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为衰退时期.从横向发展看,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严复、章太炎、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信奉进化论,尽管他们进化论的思想来源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并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进化论学说.康有为主要吸收了中国传统变易思想和西方自然科学进化观,形成了“三世”说的进化观;严复思想则是达尔文、斯宾塞等人物思想的产物;章太炎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学说的影响,将革命引入进化论;孙中山也信仰达尔文学说,并提出“突驾说”;陈独秀和李大钊既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又受到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影响,分别提出“抵抗力”一说和“民彝”史观.中国进化论具有“多源多流”的特点,在“多流”之中又有其共性。关键词:社会 革命 民主 进化论 中国ABSTRACTEvolution is all in Chinese modern advanced figures were world outlook and thought weapon, which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odern Chinese theory of evolution thought source, mainly has three aspects: one is the ancient Chinese variation thought; The second is the old text learn simple evolutionary view, The third is the western theory of evolution. From longitudinal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look, the Chinese modern evolution experienced four periods, the opium war for preparation period. Wuxu political reform is the development period. Xinhai revolution for golden age: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period for recession. From transverse development look, Chinese modern thinkers Kang youwei, yan fu, Zhang binglin, sun yat-sen, Chen, Li dazhao and people believe in evolution, although they theory of evolution thought source of each are not identical, but they are all on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into the social history field, formed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Kang youwei main absor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s change natural science evolutionary view, formed a SANSHI said evolutionary view, Yan fu thought is Darwin, Spencer characters such as the product of thought; Zhang binglin by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Lamarckian influence, will revolution into evolution; Sun yat-sen also faith Darwinian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ujia said; Chen duxiu and li dazhao received the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by Bergson create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Resistance and Yi people said historical evolution. China has source multithrea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low in and has its generality.Key words: Social Evolution Democracy Evolution China 1. 引言 社会进化论,就是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变迁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延续,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实证主义的最大代表。他提出了最为完整的庞大的实 证主义体系,对英国及欧美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进化论是斯宾塞整个 思想体系的主旨和核心,把握他的社会进化论是理解其哲学本质及其他思想的关 键。社会进化论是斯宾塞综合哲学体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功能主义与有机体说;二、社会类型: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3、不干涉主义与适者生存说;四、是单线还是多线的进化。在我国,他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旧中国吹捧过他,新中国批判过他,现在又开始了对他的重新研究,因而本文拟从他的社会进化思想形成为时代背景 入手。试图把握他的社会进化论的实质,并结合严复编译的天演论一书指示 其社会进化论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在严复的宣传推崇下,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正好迎合了当时中国大多数处于摸索之中的知识分子的需要,鼓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为他们的奋斗指明了方向。由于社会进化论始终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社会状况密切联系,适应了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在变革前人的发展观的基础上。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前进步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意义深远的一页。2.社会进化论的含义及内容2.1 含义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说明社会发展的学说。19世纪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最早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解释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并提出一些观点,后来由俄国社会学家季林佛、德国社会学家谢富勒等人完善发展成一种理论体系。这种学说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一些理论观点,如生物竞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和天演淘汰等原理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方面,把社会过程看成是适者生存的过程。这种学说认为,阶级或种族之所以处于支配或从属地位,就是因为他们在生物学意义上较好或不能适应于生活条件;生物因素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因素,在社会环境中最适合的团体得以生存。社会进化论把着眼点放在竞争和冲突方面,并强调冲突的自然性、永恒性及不可避免性。这种观点使得他们求助于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优势的阶层,从而强化了种族中心主义观点,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进化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生物与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现象。2.2内容早期的社会进化论,早期代表人物主要有:A.孔德、H.斯宾塞、L.H.摩尔根、E.B.泰勒和L.T.霍布豪斯等。是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自然科学家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观念在欧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些思想家进一步把生物进化理论引入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领域,从而导致了社会进化论的产生。早期社会进化论者认为,社会的进化和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直线式的发展。在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时,他们往往诉诸自然界的规律性,大多具有决定论的色彩。早期社会进化论可分为生物进化论和自然主义进化论两种。自然主义进化论从自然哲学那里继承了关于“第一推动力”的思想,认为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受普遍规律的支配。如有机体论强调社会整体的结构具有决定作用,人类学认为人的本性、人种特征和遗传因素对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等等。现代社会进化论, 由于早期社会进化论在理论上的粗浅、庸俗和对社会发展作渐进的、狭窄的、直线性的解释,遭到各方面的批判。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反实证主义思潮在社会意识中影响的增大,传统的进化观念受到怀疑,社会进化论在社会学中的影响逐渐减弱。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受到社会学界普遍关注,引发许多社会学家重新看待传统进化论,并完善某些概念,出现了新进化论或称现代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渐进的过程,它可借助文化传播以跨越某个或某些发展阶段;从发生学上看,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进化阶段,但每一个社会不一定必须经过所有的进化阶段。工业化导致了相同的制度和社会模式在全球范围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化论提出了 5种社会变迁类型:非必然的进化。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可能会导致进一步进化,但也可能不会发生这种进化。非直线发展的进化。不存在一个所有社会都必然经过的单一发展阶梯顺序,社会通过相互传播文化,可以跨越某些发展阶段。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认为协作化竞争更能带来进步。不含最终目标的进化。非同步的进化。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必然地伴随着文化的同步发展。 3.社会进化论在中国3.1原因我认为,社会进化论在中国得以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他们宣传进化论,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壮大。 建立舆论,为日后建立政权做理由。而对社会进化论的误读,在中国被一步步激化。在这个过程中,“种族进化论”在中国也有庞大的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呈现出两面性。原因有,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弱势地位,造成了“保国保种”的思想流行。 另一方面,由于黄色距白色较近,黑、红等色距白色较远,肤色延伸出当时中国特有的种族主义思想,并在20世纪初期流行着“中国文化西来说”,宣扬中国人由白种人演化而来。 3.2 过程从总体上看,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一) 前期:从太平天国革命到甲午战争(18641894) 这一时期,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方基督教、星云说、天体演化学等“西学”先后被传入到中国。其中,就包含着对进化论的传播。 1、与传教士共同传播进化论。1871年, 我国学者华衡芳和美国传教士玛高温合译出版了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一书。该书介绍了“勒马克”即拉马克的“生物之种类皆能渐变”和“兑尔平”即达尔文的“生物能各择所宜之地而生焉,其性情亦时变”等生物进化论学说,拓展了赖尔“地质渐变论”的范围,使国人能够全面了解物质进化发展的思想,也反映出中西双方学者对进化论的重视。 2、专题报道进化论。1872年,达尔文出版了 人类起源和性选择一书。翌年,上海申报就向国民报道了该书的出版消息。该报把达尔文称为“西博士”,把达尔文的上述著作简称为人本。这可能是有关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最早报道。 3、在华传教士创刊著书译介进化论。1877年, 英国在华传教士傅兰雅主办了格致汇编, 并在其上刊载了“混浊说”一文,阐述了动物由虫、鱼、鸟、兽、猿到人的进化路线,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进化思想1881 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撰著出版了西方考略 一书。1884年,北京同文馆学员将该书翻译并出版。该书介绍了拉马克、达尔文学说,阐述了物种起源一元论的进化思想。1891年,格致汇编又介绍了物种起源的进化思想。 此外, 在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等刊物、著作中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介绍了进化论学说。 上述可见,这一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在传播进化论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比起传教来,还是消极的,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化论的实质进行了歪曲。可以说,进化论在这一时期并未产生重大影响。(二)初期: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18951898)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所进行的“瓜分豆剖”式的侵略,促使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在此情况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便于1898年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迫于斗争的需要,资产阶级改良派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积极传播进化论,试图把它作为变法运动的理论根据。于是,便掀起了第一次传播高潮。 1、翻译著作,传播进化理论。从1896年到1909年, 严复翻译了大量“西学”著作。其中,与进化论有关的著作有: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并取名为天演论、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等。天演论是当时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著作。严复在该书中抓住了达尔文学说中的基本精神“物竞”和“天择” 。他还介绍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三部经典著作即,达尔文的人类原始及类择、海克尔的人类的进化、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他推崇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论”,主张“自禽兽以至为人,其间物竞天择之用,无时而或休。”天演论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在中国社会的正式传播。 2、著书立说,宣传进化思想。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 国闻报上先后发表了“论世变之丞”、“原强”、“救亡论”、“辟韩”等文章,在阐述“物竟、天择”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了“优胜劣败”、“适者生存”思想,并主张以此“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阐述了救亡之道。康有为在其著作中, 把进化论与中国传统的“公羊三世”变异思想相结合。谭嗣同则在考察由“螺蛤、鱼、蛇龟、鸟兽到人”的“天地生物之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三世说”历史进化论,主张变革“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是社会发展之必然的思想。上述传播者的各自进论理论无疑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三)中期:辛亥革命时期(18991915) 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内局势日趋恶化,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腐败的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联手镇压革命运动,致使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又于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孙中山、章太炎、朱执信、陈天华、邹容等人根据斗争需要积极传播进化论。于是,又掀起了第二次传播高潮。 1、译介达尔文原著及生平。19021903年,马君武翻译了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中之“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两章,并以达尔文物竞篇、达尔文天择篇单行本出版。1902年,新民丛报第一期刊登了“天演学初祖达尔文学说及其传略”一文,介绍了达尔文的生平。1903年,李郁翻译了达尔文自传第三卷。1915年,科学杂志发表了唐钺书撰写的“达尔文传”一文,介绍了达尔文个人及其学术思想。这些都有助于当时国民理解达尔文本人及其进化论。 2、生物学家传播进化论。 虽然前文所述的进化论传播者大都是非生物学家,但是,生物学家在这一时期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积极传播进化论思想。1915年,生物学家秉志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生物学概论”一文,阐述了进化论的意义。值得称道的是,生物学家在传播过程中,没有象其他人那样狂热崇信进化论,而是能够冷静、科学地评价达尔文进化论,以免产生片面认识。1915年,生物学家钱崇澍、胡先分别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新天演学说”、“天演新义”、“达尔文学说今日之位置”等文章,反对盲目崇拜或否定达尔文学说,指出:“达尔文说,中情入理,根基稳固,动摇维艰,固也;然其弱点繁多,彰然可观,又平情之论也。”倡导“吾人为学,志在求真,是是非非,不宜偏党。”从而既肯定达尔文学说的真理性,又指出了他的局限性,体现出生物学家们对待进化论所持有的辩证、科学的态度。 3、通过日本传播进化论。早在19世纪70年代, 达尔文进化论就已经传入到了日本。1878年,美国动物学家莫尔斯在东京大学讲授进化论并产生巨大影响。当时,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听讲、翻译等形式吸收进化论,继而向国内传播。例如,1902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弘文学院参加了日本生物学家丘浅次郎)所做的进化论讲座,并将听课笔记整理成文后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此外,日本生物学家石川千代松的动物进化论和丘浅次郎的进化论讲话都相继在中国被翻译出版发行。另外,严复、马君武等人还吸收石川千代松的“自然淘汰”和“生存竞争”等译语,并将其与“物竞”、“天择”等译语结合创新出“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等更科学的译语,这有利于准确、科学地掌握进化论的理论实质。 4、创新出自己的进化理论。 这时期的传播者不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并结合当时的斗争形势,创新出自己的革命进化论,并从哲学角度研究进化论。例如,孙中山把世界进化史分为“物质”、“物种”、“人类”三个进化时期;把人类历史分为“人同兽争”、“人同天争”、“人同人争”和“人同君主争”4个发展时期; 又把人类社会发展史分为“草昧”、“文明”、“科学”3个时期和 “太古吃果”、“渔猎”、“游牧”、“农业”、“工商”5个时代。他主张社会制度应由神权经君权向民权发展,中国要学习外国先进的思想以达到“后来居上”。他还提出,“生元”及其知觉和思维能力都是物质进化的产物,意识是物质进化的产物,二者“本合为一”且“相辅之用”、对立统一,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章太炎主张“恃革命”开“民智”,明“公理”,去“旧俗”。同孙中山一样,他也认为精神“依托物质”,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陈天华倡导用革命“除旧布新”,使社会“雄飞突步”。邹容则把革命看成是“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去腐败存善良之武器”、“除奴隶而为主人之动力”。上述理论既为当时辛亥革命奠定理论基础,又促进了近代中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四)后期:五四运动时期(19151923) 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的旗帜,它引导人们更加积极地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理论,并以此抨击旧中国封建反动的制度和文化,也促进人们对进化论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地传播。随之又掀起了第三次传播高潮。特别是由于这一时期的传播者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分子,因此,就使得进化论在该时期的传播又具有新的意义。 1、翻译经典著作。1920年, 马君武翻译出版了达尔文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从而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更准确地向国人传播,使他们能够了解到达尔文的真正思想。同年,他还节译了海克尔的一元哲学。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受到中国读者的热烈欢迎,从1920年到1936年,该书先后再版了12次,影响甚大。1922年以后,又有许多经典著作如达尔文的人类原始及类择、海克尔的生命之不可思议、自然创造史以及进化论通俗读物如进化论十二进、进化论发现史等书都先后在国内出版发行,促进了进化论知识的广泛普及。 2、宣传进化思想。传播者除了翻译以外,还以报刊为阵地, 撰文宣传进化论思想。1922年以后,民铎、博物、科学月刊、东方、新潮、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刊物先后刊载了大批文章,阐述了“宇宙大化”乃“进化之理”,“穷变通久之道”;“生存竞争,势所不免”;“创造就是进化”;新趋“壮”、旧趋“死”,“便是进化之路”等进化论思想,并以此批判封建迷信和保守思想,从而起到了教育国民,催人奋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相继传入中国。李大钊等传播者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进化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吸收马克思主义,用阶级的观点深入考察中国社会,主张“创造的革命”,经济制度的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创造历史”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从而由原来达尔文主义的进化史观转变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而进化论则是他们完成这种伟大转变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传播进化论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可见,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传播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3.3影响及反思回观中国历史,中古代开始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末落,几乎是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去多样化的“进步”,几乎是完全意义上的同节奏。我认为,中国社会走向自我消灭的历史倾向,自明亡而清继明制后,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清楚。如果不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将在一两千年内,象古埃及一样,走向全面的停滞灭亡。主张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去多样化的马列唯心主义信仰,以及宣扬皇权专治等级制度前提下的和谐所对抗的,并不是西方的所谓的“人权普世价值观”,所谓的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马列唯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