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的养成教育.doc_第1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养成教育.doc_第2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养成教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数学在农村,大部分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宠爱下,做事说话不分场合或者长幼不分。面对现状,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应当做好子女的启蒙老师,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开头,因此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人生观的形成。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这就需要家长应该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行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习惯?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收益终身。”小学生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正处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国家“二孩政策”未开放之前,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后来政策开放许多高龄妇女再生小孩也有些困难了。在大部分城市里,很多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现在科技发达,由于家长的溺爱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眼睛近视;在农村,大部分的小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宠爱下,做事说话不分场合或者长幼不分。面对现状,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我认为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一、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由于农村生活环境以及不少家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校园里到处弥漫着学生的果皮纸屑,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环境整洁,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对此,学校领导充分发挥班级老师、班干部及学生会干部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榜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领导或者老师主动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爱护好学校的花草树木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不久都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二、从实事做起,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身为教师,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多少次苦口婆心地教诲对学生来说收获甚微,总觉得教师的话语在他们面前会显得苍白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老师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的有些不良行为矫正一次不成,可以两次,两次仍收效不佳,还可以三次,甚至更多。如学生做作业慢,可以每次作业时给他拖延一些时间,再此基础上再一次递减时间;或者坐姿不正,可以在上课时对他进行适当的提醒。由于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样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断鼓励,才能见效。三、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学高为师,道高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在小学生眼里,老师往往都是神圣的,他们的举止常渗透于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教师不但要用爱来教育学生,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看见纸屑、垃圾,可以弯弯腰捡起它、每次大扫除可以和同学共同参与、认真倾听每个学生上课时的发言这样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紧密联系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人生观的形成。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这就需要家长应该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行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