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一中中考化学复习精选训练 化学用语(含解析).doc_第1页
河南省罗山一中中考化学复习精选训练 化学用语(含解析).doc_第2页
河南省罗山一中中考化学复习精选训练 化学用语(含解析).doc_第3页
河南省罗山一中中考化学复习精选训练 化学用语(含解析).doc_第4页
河南省罗山一中中考化学复习精选训练 化学用语(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用语1(1)锌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锌【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 zn 外,还有 n2 o2 co2 h2o中的(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2)在实验室里,小明同学设计方案用铁钉测定某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他先取一洁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 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 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 108g 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除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 439 g。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硫酸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的影响是“偏大”“偏小”、 无影响”),理由是 。2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鲜牛奶变质 b粮食酿成酒 c钢丝球刷碗 d煤炭的燃烧3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4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十2no2=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bco2co2dc5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是( )an2o bno cno2 dn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7下列化合物中,含有+7价元素的是( )akmno4 bmgo ckclo3 dp2o58木炭可以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cuo+ccu +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程式中x为co b反应中c被氧化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该反应cuo为还原剂9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 b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c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钯元素符号为pd10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由铜、锡形成的青铜,我国的锡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的炼锡方法基本上就是现代用的碳还原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o2 + 2csn + 2co 。该反应类型属于( )司母戊鼎是青铜器制品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氮元素化合价为+3的物质是( )an2o bno cn2o3 dn2o512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含义中正确的是( )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c“3”表示3个硫酸分子 d“4”表示4个氧原子131mol某化合物在2mol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克水,对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14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化合物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15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1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消毒剂由4种元素组成b、 高氯精中有12个原子c、 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 高氯精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氯元素16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a要制取2 g氢气,用56 g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用肥皂水可区别硬水和软水17(2011年江苏南通,18题)已知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c2h6 bc2h4 cc2h2 dc2h6018在以下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ahcl bcl2chclo3 dclo219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属于有机化合物b维生素c虽不能提供能量,但缺乏会患坏血病c每片该维生素c含碳的质量为10mg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20鱼油中富含的dha(化学式为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ha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dha是一种氧化物c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322ddha分子中各原子的数目比为2232221(6分)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均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甲是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成分,乙俗称消石灰。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写出乙在农业上的一种常见用途: 。(2)若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若丁是侯氏制碱法中制得的“碱”,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中的丁转化为中的丙的化学方程式: 。22(4分)用n、h、o三种元素组成下列物质或微粒:(用符号填写)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 (2)一种酸 (3)种带正电的根的离子 (4)一种碱 23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现象。 24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3)实验后某试管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后沉淀消失。(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那么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6)实验结束时,他们将实验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后,他们猜想最终的废液可能呈酸性。为了验证猜想,利用上述实验中未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另选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观察现象,证明最终的废液呈酸性。实验后为了避免废液造成不良后果 ,他们对废液进行了恰当处理。25(4分)如图是市场销售的食用小苏打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标签上提供的信息推测小苏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2)将小苏打放在面粉中加水进行烙饼,小苏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烙出的饼虽然疏松多孔,但有碱味,原因是_26(6分)有a、b、d、e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e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有一种具有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已知d元素和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m的1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b、d和e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r,r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r,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a、b和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r的化学式为 ;(3)m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e和b形成的化合物能跟单质e发生吸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27某品牌可乐由水、白砂糖、焦糖色素(使可乐显黑褐色)、磷酸(h3po4)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二氧化碳配制而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可乐的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 可乐中二氧化碳的定性检验(1)请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打开一塑料瓶装可乐,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把导管插入 (填化学式)溶液中观察到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二 可乐中磷酸的定量测定测定过程如下:(2)步骤用活性炭浸泡的目的是 。(3)步骤煮沸10分钟的目的是除尽滤液中的 。(4)已知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4+naoh=nah2po4+h2o,测得共消耗01%的naoh溶液20g,忽略可乐中其它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计算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以g/l为单位。相对分子质量:h3po498;naoh40),写出计算过程。(5)如果步骤缺少洗涤,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不变”或“偏低”)。5参考答案1(1)c(1分) (2)01(1分)327%;偏小(1分);硫酸与铁锈反应(1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还要有,二氧化碳、水、氧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332g+108g-439g=01g解:硫酸废液的质量为332g182g=15g(05分)设样品中h2so4的质量为xfe+ h2so4feso4+ h2(1分)98 2x 01gx=49g(05分)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g/15g100%327%(1分)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c【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钢丝球刷碗这是一个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3b【解析】试题分析:a、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氮原子,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根据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正确,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4+163+142=174,正确,故选b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4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1;h,4;n,2;o,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h,4;n,2;o,2;比较分析可知a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a的化学式为co2故选b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可以推出a的化学式是no,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6b【解析】试题分析: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空气中,蜡烛消失是一种物质转化成了另外的物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仍然守恒,该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中含有镁元素和氧元素,氧元素来源于氧气,所以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该项正确;c.不论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只要是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项错误;d.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了反应前后物质质量间的关系 ,不能说明体积间的关系,该项不正确;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点评: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时,要注意适用范围和“质量总和”,它不适用解释物理变化引起的质量守恒,在解释现象时,既要詹前也要顾后。7a【解析】a、kmn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故选项符合题意bmgo中,氧元素为-2价,则镁元素为+2价,故不符合题意c、kcl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p2o5中氧元素显-2,磷元素的化合价是+5,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2cuo+ccu + x,可推出x为co2,错误,b、碳在反应中充当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氧夺取过来了,所以在反应中c被氧化,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错误,d、cuo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氧化剂,还原性的概念理解9c【解析】a、由信息可知,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故说法正确;b、由信息可知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故说法正确;c、由钯的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为“钅”,则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d、由小格中的信息可知,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d,故说法正确;故选c10c【解析】试题分析:由化学方程式sno2 + 2csn + 2co 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选c。考点:化学反应的类型。点评:化合反应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物为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物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11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知,a选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选项中为+2价;c选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选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考点:化合价的计算12 c 【解析】 试题分析: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是错误的叙述,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是错误的叙述,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c“3”表示3个硫酸分子 是正确的叙述;d“4”表示4个氧原子是错误的叙述,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故选择c 考点: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13a 【解析】 试题分析:1mol某化合物在2mol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克水,2mol氧气的质量为322=64g,而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元素为:44g=32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为36g=32g,故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32g+32g=64g,所以只含有碳、氢元素,答案选择a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14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正确,b、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种原子构成,该反应中各物质既有化合物,也有单质,错误,c、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故反应物ch4 和o2的质量比=16:64=1:4,错误,d、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5d【解析】利用化学式体现的宏观与微观的意义解决a、b两选项;利用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量和的比解决c、d选项,质量分数最大即原子量和最大的元素此题是对化学式意义及简单计算进行的考查,涉及到化学式的意义的利用,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抓住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a、因为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13),所以不能判断该消毒剂只有高氯精,因此该物质含有4种元素说法错误,故此选项错误b、高氯精中有四种元素,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此选项错误c、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量和的比,则有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3)=12:14,故此选项错误d、质量分数最大即原子量和最大的元素,分析知氯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16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a、由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生成2g氢气需要纯铁的质量是56g,而生铁中除含有铁外还含有碳等杂质,所以用56g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不能制得2g氢气,错误;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就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正确;c、由于不锈钢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所以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正确;d、将等量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硬水和软水中,搅拌,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出现较多的泡沫的是软水,可以区别,正确。故选a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硬水与软水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17b【解析】在反应中,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个数不变,o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都是6,没有变化,在反应后有c、h两种元素,则x中含有c、h两种元素,反应后共2个c原子、4个h原子,则x中含有2个c原子、4个h原子,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x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b18c【解析】试题分析: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中是单质,化合价为0;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c。考点:化合价的计算19c【解析】a、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故说法正确;b、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故说法正确c、每片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10mg,故错误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说法正确;故选c20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由题意“dha(化学式为c22h32o2)”,则可知:a、dha由dha分子构成,一个dha分子由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dha有三种元素组成,故dha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2):(162),而非22:32:2,故c错误;d、dha分子中各原子的数目比为22322,故d正确。故选d21(1)改良酸性土壤(2)cao 2naoh+co2 na2co3 + h2o na2co3+ ca(oh)2 2naoh + caco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物质为盐酸、乙物质为氢氧化钙、故(1)乙在农业上的一种常见用途:改良酸性土壤;(2)若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因为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盐碳酸钙,而碳酸钙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可以与酸反应,故丁的化学式为cao;若丁是侯氏制碱法中制得的“碱”:碳酸钠,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生成的新碱,氢氧化钠,故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 + h2o;写出中的丁为碳酸钠,转化为中的丙为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ca(oh)2 2naoh + caco3。考点:物质的推断、转化22(1) n2。(2) hno3。(3) nh4+(4) nh3h2o【解析】试题分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2)h、n、o三种元素组成的酸可为硝酸,化学式为:hno3。(3)种带正电的根的离子可为铵根离子,符号为nh4+(4)一种碱可为铵水,化学式为:nh3h2o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232naoh + co2=na2co3 + h2o ,na2co3 + ba(no3)2=baco3+2nano3【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中,结果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变质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co2+2naohna2co3+h2o;na2co3溶液与ba(no3)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baco3白色沉淀,na2co3+ba(no3)2baco3+2nano3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24(1)fe2o3+6hcl=2fecl3+3h2o ;(2)稀盐酸 ; 无色酚酞溶液 ; (3)稀盐酸;(4)ca(oh)2+na2co3=caco3+2naoh ;(5)na2co3+2hcl=2nacl+h2o+ co2;(6)铁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于水呈黄色,写出反应方程式;(2)由题意“红色变为无色不是变为紫色”可得:一定是在无色酚酞试液中加入了碱,实验后加了盐酸所致;(3)“蓝色絮状沉淀”为氢氧化铜,碱沉能溶于酸中,故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能使沉淀消失;(4)“底部有白色固体,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说明溶液中有碳酸根存在,开始时盐酸与溶液中的另一种物质反应,故最初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5)“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说明有酸存在,故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6)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性质有: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碱和盐,没有涉及酸与金属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