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20世纪苏、美、中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doc_第1页
中考历史20世纪苏、美、中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doc_第2页
中考历史20世纪苏、美、中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历史20世纪苏、美、中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 1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改革,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下面就20世纪苏美中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作一专题复习,它包括: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重点难点精解】1、关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其核心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此政策体现了苏俄领导人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对中国建设有很大借鉴意义.我国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办事.2、苏联80年代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同点有哪些?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相同点:背景同,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目的同,都力图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解放发展生产力;性质同,都是社会主义改革;手段同,都加强了市场调节作用;内容同,都进行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结果不同,中国的改革取得成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启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重视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要采取正确的对策;经济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等.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你有何感想?中国的改革与罗斯福新政最大的不同点是性质的不同,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革,一个是资本主义改革,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相似之处:背景相似,都是国家处于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混乱之中,美国遭到最严重的打击,罗斯福在此情况下进行改革;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前,曾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动乱,国际上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未取得根本性的成效.过程相似,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罗斯福政府对国家加强干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等.结果相似,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国家干预政策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感想:任何国家和制度要想发展,必须根据国情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生产力的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面对社会危机,决策者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走极端,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我们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相关知识扩展】若将此专题中的时间限定于近现代史、国家不论中外,那还有哪些内容呢?有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甚至二战后,美、日、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内容都可以考虑.【中考专项练习】1、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说的没有历史根据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B、李四:说得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2、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的相同点是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3、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材料二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材料三政府拨款兴建大型水利工程(1)材料一、二、三都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于美国的一件事有关,你能说出这件事吗?它的特点是什么?(2)你如何理解“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罗斯福是如何去做的?(4)就罗斯福解决失业人口生存和就业的办法,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城乡贫困、失业人口的生存、就业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分层写出3条办法或途径)(5)对于罗斯福新政,有的赞誉,有的诋毁,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你赞同哪一种?说明你的理由.4、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1)“苏联模式”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僵化”的表现有哪些?(3)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苏联对僵化的模式进行了哪些改革?结果如何?(4)苏联的改革对我国有何启示?5、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1)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举例说明?(2)通过解答上述问题,你认为我们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参考答案:1、D2、B3、(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2)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3)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4)从事公益性劳动,增加就业岗位,以工代赈;提高人口素质,进行技术培训;加快经济发展,调整农村劳动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劳工输出等.(5)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因为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所以不能过分赞誉;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且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给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所以不能过分贬低.4、(1)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的品种少、质量差;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3)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60年代后,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显露,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政治体制也急剧变化,有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4)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重视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要采取正确的对策;经济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等.5、(1)同意.例如: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度过了统治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然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却导致了苏联的解体;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