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中学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_第1页
浙江省丽水中学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_第2页
浙江省丽水中学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_第3页
浙江省丽水中学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1据礼记王制记载,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据此可以判断春秋之世实行宗法制;政治权力的分配并不完全按血缘关系而定;当时社会实行的是世官制;天子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a b c d2一首唐诗写道:“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耒,征税煎迫难逃生。商贾握钱列市肆,举债偿息什加四。且救眼前贪入手,半供县官半胥吏。 耕场磷磷稻芒垂,共道年丰慰宿期。那知获罢未入屋,已被商贾催纳速。” 下列对该诗描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唐朝的经济十分繁荣 b唐朝商人的社会地位远高于农民c农民受到官府和商人的双重盘剥 d唐代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较高3据徐一夔在始丰稿中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每夜至二鼓,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盖织工也。余叹曰:乐哉。旦过其处,见老屋将压、机杼四五具,南北向列,工十数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据此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当时钱塘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织工在工作时热情高涨,心情愉悦c织工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 d早期的作坊主可能亲自参与劳动4据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11月)记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这一种文明的好看,真是如雪之洁,如水之清,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下列有可能导致文中现象出现的有 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新式教育的推广;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 南京临时国民政府移风易俗法令的推动 a b c d 5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主要原因是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c无可奈何,静观事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6杨春林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a4个 b3个 c2个 d1个7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8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9“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与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材料要表达的是 法律是自然的客观体现好的法律是永恒不变的好的法律必须排除民族性对法律要秉持信仰精神a b c d10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二战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空前。仅19531973年的2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工业产量的总和。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行c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推动 d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11列宁曾指出,在俄国这样的国家里,工人阶级与其说是苦于资本主义,不如说是苦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够。因此,工人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最广泛、最自由、最迅速的发展有绝对的利害关系。消灭一切妨碍资本主义广泛地、自由地和迅速地发展的旧制度的残余,对工人阶级是绝对有利的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对无产阶级是极其有利的。下列的表述与材料中列宁的观点一致的是a俄国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有共同的目标,可以将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合并进行,毕其功于一役b俄国的工人阶级应该帮助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扫除封建残余势力c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减轻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d俄国的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还不够,尚不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12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作品能体现出近代以来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融合特征的是: 京剧 吉檀迦利 摇滚音乐四海一家 天鹅湖 a b c d 1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滑向民族苦难的深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探索。材料一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战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资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改编(1)材料一中“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指什么?试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该变化?(6分)材料二 1905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的论战达到了高潮。这次论战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仅见的。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主要喉舌新民丛报是双方论战的主要阵地,两派在新加坡、檀香山、旧金山、香港等地的报纸也都投入了这场斗争。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一切对立的事物,都在不同一性中寓同一性,没有不具同一性的对立面。立宪派之于革命派,除了在社会基础、政治背景、理论指导和反封建这个总目标上有若干联接外,事实上,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不仅改良派的斗争有全局性影响,是时代的呼声,而且两派在爱国革新的要求下,都为中国的处境而冒险犯难,彼此不无惺惺惜惺惺之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立宪派和革命派具有哪些“对立面”,又有哪些“同一性”?(12分) 材料四 按照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规律,推翻封建专制、争取民主和发展工业应是当务之急。然而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却使这一急务为 这一更为急迫的任务所掩盖。这样,爱国主义、救国救民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首要政治主题。 刘建清、李振亚主编: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规律被打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更为急迫的任务”是指什么,请将其补充在横线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完成这一更为急迫的任务作了哪些努力?(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殖民帝国主义兴起。19世纪7090年代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开始对世界霸主在工业、金融和世界贸易上居于领先地位的英国发起强有力的挑战到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相对峙的两极格局,随着矛盾和冲突的激化,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剧。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最有可能指哪个国家?如何理解当时欧洲相对峙的两极格局?(6分) 材料二 恩格斯在1887年曾有一个预言式的论断:“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将导致世界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至王冠成打滚在街上无人拾取。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为斗争中的胜利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落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材料三 第一伙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所有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的政治结果。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请结合与一战相关的史实论证恩格斯和杜波伊斯的论断。(10分) 材料四 国际联盟盟约(节录)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严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各国政府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确立正义并遵守根据条约所产生之一切义务。第8条 联盟会员国承诺为维持和平起见,必须将本国军备减至最少之限度联盟会员国有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会员国领土之完整及现有政治上之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之义务,如遇此种侵犯或有任何威胁之虞时,理事会应筹划履行此项任务之方法。兹特声明: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法教研室编:国际公法参考文献选辑 材料五 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竭力贯彻自己的主张,终于把国际联盟盟约写进了凡尔赛和约。但是,美国国内却拒绝了威尔逊千辛万苦换来的“国际联盟盟约”。对盟约的谴责、嘲讽和反对之声,淹没了威尔逊和他的国际联盟理想从1919年9月3日起,他开始旅行演讲,宣传国际联盟。至9月26日他终因心力交瘁而病倒,23天内威尔逊共行程8000英里,演讲40次。最终,美国参议院还是否决了国联盟约。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威尔逊的“国际联盟理想”包括哪些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议院否决国联盟约的原因。(10分)参考答案:1-5、bcbbd 6-10、dcbdb 11-12、bd13(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司法独立被破坏,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 民族:要不要“反满”和推翻清政府;民权:应该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政体;民生: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任答两点即可)二者产生的经济基础相同,都是在资本主义经基础上产生发展;均以救亡图存为己任;都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理论;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都以反封建为总目标。(3) 列强的侵略;争取民族的生存和独立(救亡图存);学习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领导解放战争并取得胜利,建立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