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短文二篇教学资料长春版- 1 -作家与作品 1.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 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功,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2.爱因斯坦(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大学期间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在瑞士专利局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他经过八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A.S.爱丁顿等人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为躲避迫害,他星夜渡海到英国,后转到美国普林斯顿,任新建的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思考与讨论 一、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来理解居里夫人的意思.“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这是完全应该的,所以居里夫人也是肯定的.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梦想家”则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正像居里夫人自己说的,“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二、本文重点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道德操守和信念.作者强调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其实已经暗示出:当时欧洲有很多知识分子不能像居里夫人这样,在科学工作者中间,也有不少追名逐利之徒,甚至以科学危害人类.所有的人都可以从居里夫人的生平中获取启示,那就是不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坚守信念,同时不忘记为一个伟大的目标不懈努力工作.有关资料一、“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她中学毕业后在城里和乡下当了7年家庭教师,积攒了一点学费便到巴黎来读书.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但她对这种热闹不屑一顾.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她本来是住在姐姐家中,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这种心不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动心.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那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著,这样地耐得苦寒.她以25岁青春难再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二、“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_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冰山露出了一角.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的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还会自动放热,一小时放出的热能融化等重的冰块. 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三、“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和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 四、“他认为,历史上第一流人物所具备的人格的力量,应该远远超过他的才智,以及他的成就.那既是对居里夫人的歌颂,也是爱因斯坦精神境界的自白”在这篇著名的讲演中,他只用较少语言评价居里夫人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而在大部分篇幅中,高度地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他认为,历史上第一流人物所具备的人格的力量,应该远远超过他的才智,以及他的成就.“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他深切怀念起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而维系他们之间友情的纽带则是他对她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他用最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那就是“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下去.” 当念到悼词最后部分时,他哽咽住了,呼吸不禁急促起来.在那一瞬间,他感到两个漂泊的灵魂水乳交融.那既是对居里夫人的歌颂,也是爱因斯坦精神境界的自白.人们至今仿佛依然听到他热切的呼吁:“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教学建议我的信念 一、要引导学生学习梳理.经过梳理,井然有序,才便于掌握.梳理要从不同层面进行,要分析归纳第一层面有几个方面,第二层面有几点,还要考虑怎样排列才有条理.学会梳理,就学会了处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要特别把握“献身”二字.献身精神,是全文核心,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把握了这一点,才能融会贯通. 三、由于翻译关系造成的疑难,不必深究.此文总的来说还不错,所以选入课文,并作为精读课文,但是译文难称完美.由于翻译关系,几处地方不好理解.例如“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说“代价”,只能理解为法国为赢得自由而付出的代价,这跟上文就很难连接.又如“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这“理所当然”四字也有点别扭,从上下文看,这里的意思似乎应该是“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不成问题的问题”.这类疑难深究起来既费时间又无益处,因为课文是译文,是翻译问题.悼念玛丽居里一、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与我的信念比较阅读.二、通过研究性学习,搜集居里夫人画像、有关影带等,扩大学生的学习领域.附录我的信念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2.体会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与她取得的伟大成就,二者有什么关系?3.学习伟人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二、教学重点1.在阅读中品味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2.结合材料、结合现实,吸取居里夫人在事业上、生活上的可取之处.三、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2.课外阅读世界伟大的科学家的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罗曼罗兰说:“没有信念,就没有脊梁骨.”由此句,导入新课(二)读课文1.解决字词问题: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闲暇 痴迷 琐事获益匪浅 逆来顺受 鞭策 奢望 呵责 猝然2.初步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包括哪些因素:(1)坚韧不拔的精神.(2)致力于科学研究,及对科学的痴迷.(3)固执、勤奋地工作.(4)对生活的热爱.注:可由学生自由畅谈,有理有据即可.(三)细读、精读、思考 1.居里夫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居里夫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而居里夫人成名后却淡泊名利,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4.第1段“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由这句可联想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你能背诵出来吗? 5.第2段举“蚕结茧子”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 6.第3段的“专心致志”具体指什么? 7.你认为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的事业上的目的是什么? 8.居里夫人对生活的态度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你对此看法如何? 9.你认为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四)教师总结(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甜蜜素产业运行现状及竞争趋势预测报告
- 教育科技企业应对2025年教育变革的产品迭代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应急处理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冠肺炎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
- 商业物业租赁合同模板(全新商务版)
- 物业公司员工安全责任与智慧安防监控系统合同
- 皮肤科专科试题及答案
- 离婚协议房产分割及子女生活费及教育费支付合同
- 科研诚信问题课件
- 黄金回收合同范本
- 养生之旅武穴山药
- 数学+劳动 培养小学生量感的实践研究 论文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 第1课 上网查
- WB/T 1066-2017货架安装及验收技术条件
- GB/T 37963-2019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模型及数据手册
- 《土地管理学》第一章课件
- 旧楼加装电梯安装合同范本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