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承天寺夜游 .doc_第1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承天寺夜游 .doc_第2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承天寺夜游 .doc_第3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承天寺夜游 .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201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字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户,欣然 起行。 念 无与乐者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于 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 二、句子翻译: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三、文章分析:1. 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气氛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第三部分(第五句)议论,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2.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3.“月色入户”,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是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三是透露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5.写作手法:(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四、中考链接: (一) 记承天寺夜游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请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写月色的千古名句的妙处。 3. 给下面一句话划分朗读节奏。(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二)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l) 左牵黄,右擎苍( )(2)念无与乐者( )2下列句中的“/ ”广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千骑 / 卷平冈 b酒酣胸胆尚 / 开张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3请写出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苏轼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l 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境界开阔,表达爱国热情;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b甲、乙两篇都写到了“月”,甲篇“会挽雕弓如满月”,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乙篇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天狼”指天狼星;乙中的“闲人”指悠闲之人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游记,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三)【甲】 记承天寺夜游【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注释】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 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 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念无与为乐者 念:_ 怀民亦未寝 寝:_志喜也 志:_ 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_2.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_ 3.【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2分) _ 4.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乙】文的题眼是_5. 【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3分) _ (四)【甲】记承天寺夜游【乙】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注释】儋耳:今海南省儋县,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文章写于己卯(1099)年,是他谪居儋耳第三年。民夷:民,汉族;夷,当地土著,少数民族。屠酤:屠,屠户;酤,卖酒者;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三鼓:三更,即半夜,今23点至1点。再鼾:一觉醒来又睡去,形容睡过一段时间。韩退之: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1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4分)念无与乐者( ) 盖竹柏影也( ) 予欣然从之( ) 钓鱼无得,更欲远去( )2翻译下列语句。(4分)(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 (2)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译文: 3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贬谪时夜游所作,请从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比较其异同。(4分) (五)【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月色入户。 户( ) 盖竹柏影也。 盖()止午、未、申三时。 止()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4.【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六)【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潭中鱼可百许头 ( )怀民亦未寝(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其岸势犬牙差互: 念无与为乐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