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和功率专项练习一、填空题1、木块在大小为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米,拉力做功为焦,功率为瓦;若木块重15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水块做功为焦。2、在中招体育测试中,李强的跳绳成绩是lmin跳180次。他的质量为50kg,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6cm,他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w。(g取10nkg) 图13、小强推着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则小车的速度为m/s如果水平推力为10n,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j,功率为w4、小强利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000n的物体a在3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6m,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f = 600n,小强所用拉力f = 250 n,则拉力f的功率为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图25、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由图2可知,绳端受到的拉力f为n,绳端移动的距离s为c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图36、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7、某工人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150n,则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二、选择题图41、下列情景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是【 】a.小球由高处落下 b.小球在地面上静止c.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 d.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不动2、如图4所示,2008年8月l5日北京奥运会上,身高l68 cm、体重75的我国举重运动员曹磊,挺举成绩为154 k9,并用时15 s成功抓举起128的杠铃。最后以总成绩282 k9获得女子75公斤级奥运会冠军。下列选项中,对曹磊将杠铃从地面举至最高处过程中的有关估算结果,接近实际的是【 】a她此次挺举对杠铃做功约为3200 jb她此次挺举对杠铃做功约为6800 j c她此次抓举对杠铃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l700 wd她此次抓举对杠铃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4800 w3、如图5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图6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图54、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5、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起重机吊起重物 b.马拉车,车未动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6、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 】a.有用功多 b.额外功少 c.总功多 d.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高7、如图6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8、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 】 a推力做了5000j的功 b推力做了1000j的功 c重力做了5000j的功 d重力做了1000j的功图8图79、如图7所示的几个情形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 10、如图8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图10b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f图9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11、如图9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拉力f的功率为1.8wd拉力f的大小为5n图1112、如图10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是125,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滑轮重是50b.物体重是375c.拉力f的功率是25wd.拉力f做的功是750三、探究与实验题1、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12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表中空格处填下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图12实验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距离/cm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机械效率1280.82483.3%2451.515361090.9%图133、用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a点1.50.100.70.3071.42b点2.00.151.20.30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五、综合应用题1、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15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摩擦及绳重)求:答15(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的总重。(2)若用此滑轮组提起小于3.6n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说明理由。图162、如图16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kg,攀爬高度39m,历时约3min20s.(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到物理课上学过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小明同学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图17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适,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g取10n/kg)图17a b c dffff 图21fg3、如图21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s=4m,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图224、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医药集团海外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血液透析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中文信息处理平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飞机用石英玻璃管合作协议书
- 抢救车物品管理课件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 2025年配电或电器控制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微型电动手持式牙科钻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美援朝战役课件
-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和千米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2023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教体系统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2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PPT(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故宫宫廷文化公司介绍
- 肾盂癌护理常规
- 一年级上册阅读课全册教案
- 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
- 机械基础全套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 病人欠费催缴通知单
- GB/T 9269-2009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 GB/T 20833.4-2021旋转电机绕组绝缘第4部分:绝缘电阻和极化指数测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