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周第一天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风格特征。 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浓厚、浓郁、忧愤和蕴藉。(低沉、郁闷、凄苦、压抑) 所谓顿挫,就是指语意和结构上的停顿、转折、起伏。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冲 行人但云点行频 但:只; 点行:点兵出征 或从十五北防河 或:有的人 去时里正与裹头 与:替 武皇开边意未已 已:停止 未休关西卒 休:停止 信知生男恶 信:确实拓宽视野杜甫诗中爱国思想的内涵(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歌颂杜甫是一个把自己的命运自觉捆绑在国家命运上的人,更是一个不惜自我牺牲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他与国家命运是同呼吸共患难的,当国家遭遇灾难时,他会见花泪流听鸟鸣而心惊。而当国家形势好转时,他又为国家的大好形势而欣喜欲狂。他忧念时局,关心社稷,时刻忧虑牵挂着国家的安危,在谒先王庙中有“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的诗句,心灵深处当中一直都在忧虑国家的安危,眼中始终含有“忧国泪”。他把心中热爱祖国的情怀表达到诗作当中,他的大部分诗中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美,例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天地是壮阔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表天。”山川是优美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物象是丰富的等等这些都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深沉的热爱。从二十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杜甫赞颂祖国不同于其他诗人,在赞颂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结合社会现实,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悲切之情。例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从一国着眼,放眼山河,宽阔的意境勾勒出来后,再描绘草木长势之深。处于春日的城市竟然是荒草茂盛。对于国破城荒的凄凉景象,诗人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对祖国执着的爱慕之情,这些诗句是写不出来的。(二)对战乱中人民的怜悯在杜甫的作品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占有很大的数量。这又是和诗人关怀人民的痛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天宝年间,唐代专制当局屡次用兵吐蕃,造成人民沉重的军役负担,因此诗人从较早的作品开始,就为人民控诉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黔武:“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又说:“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统治者向外征伐,曾在天宝十载(751)征南诏的战役中遭到大败,杨国忠一面掩瞒事实,一面征兵再战,便派御史分道捕人,押送军所,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资治通鉴卷二十六,唐纪三十二)的凄惨景象,诗人把这一切曾集中地表现在兵车行一诗里。同时,作者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和同情心。统治阶级实施罪恶行为的对象是劳苦大众,而诗人亦是其中受害的一员,有切肤之痛,诉诸笔端时,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诗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恰好与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同时他总是怀着满腔热情去歌颂人民、赞美人民。在负薪行和最能行中,他歌颂了夔州妇女的勤劳和峡中舟子的勇敢,并且反问那些鄙视他们的人道:“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在书写人民的巨大苦难时,作者始终怀着一颗暖暖的关爱之心,为人民的痛苦而痛苦,为人民的疾苦而大声疾呼减轻赋税。即使在隔了千年之后,我们仍能感受到他那颗火热的心的温度,同时也温暖着我们的心。安史之乱之后,杜甫曾沦为俘辱,颠沛流离于各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这其中“三吏”、“三别”集中体现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苦难的认同和深切同情。诗人不单单是反映了战乱给社会所带来的残破景象,而且更表现出阶级矛盾因此变得更叫尖锐。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壮丁尤少,于是统治阶级便用残暴手段,把结婚才一天的丈夫,还没有成年的“中男”,以致年老妇人都一起强征入伍或服役。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诗作中,尤其在石壕吏这首诗中,表现的最为集中最是深刻。杜甫是第一个如此真实地写“民”的诗人,感同身受的共鸣,同样的遭遇使他的诗中对人民有了深刻的同情。杜甫创作的诗,大部分是反映安史战乱、军阀混战、反对外族入侵的诗篇,极为深刻的再现了战乱给诗人的家庭和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三)杜诗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诗人生活在腐朽黑暗动荡的封建社会,对人民所受到的压榨、剥削是耳闻目睹且感同身受。并且自身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因此对统治阶级的各种罪行有深刻的认识。对统治阶级的各种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和残酷兵役等各种罪行的揭露,反映出受此压迫下人民的苦难,就成了杜甫爱国思想的又一显著特点。典型的代表作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惨景象都是残酷兵役所造成的。相类似的诗句还有石壕吏中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等等,无论老幼,皆被强行征丁去服兵役,从而深刻地揭露出唐朝战乱时兵役的残酷性,残酷的兵役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除了残酷的兵役外,各种苛捐杂税和统治者的荒淫无度也是作者着重揭露的对象。岁晏行中说:“况闻处处鬻男女,割忍慈爱还租庸。”这些现在令人发指,但都是被压迫逼出来的不得已之举,真可谓是吃人的税赋。在人民被残酷压榨剥削得民不聊生时,统治者却在一边纵欲享乐、荒淫无度地挥霍。同时诗人对统治阶级的暴行也作了无情的揭露,如“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他们屠杀奸淫人民的丑恶面目被一针见血地捅了出来。“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也揭露了统治者纵情于声色,不恤国事的昏庸腐朽。诸如此类的讽刺批判统治者种种罪行的诗句,可谓是繁不胜数。在诗人的如椽大笔下统治者的罪行无处藏身。(四)杜诗中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突出表现在纵然身处逆境中仍把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和道德理想的现实看作是人生各种需要中最高的层次。杜甫是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主张民族团结,反对侵略,反对战争。安史之乱,杜甫辗转于战乱地区,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使他和国家、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杜甫晚年漂泊川湘,痛感于万方多难,国事萧条的局面,把自己的整个身心,完全和国家、人民融为一体。因此,杜甫的诗歌,就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他呼唤时代精神,直面惨淡人生,忧虑国破家亡,同情劳动人民,他的诗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境界。其次,杜甫对战争与和平有正确的认识,他公开宣示明确的立场。“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电脑外设设备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电子式调节蝶阀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生活垃圾除臭剂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环保节能产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燃油蒸汽发生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土豆收获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辅导员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储能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近几年OFFICE试卷及答案
- 2023中级政工师试题1
- 校园一日安全巡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 茶馆剧本(三幕话剧)
- 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突破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GB/T 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 11471劳动争议处理(第2章)
-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完整版课件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奖励惩罚台账
- 成都14级初二下语文锦江区届零诊考试试题及答案
- 拔牙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课件
- 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