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4.8《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4.8《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4.8《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4.8《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文章理解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二、 教学重点难点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生态伦理上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高明。三、 教学时数:一课时四、 教学步骤:1 导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中。这给你什么感觉?什么联想?又能否引起你的什么思考?学生讲述。(害怕,狼会吃人的,会伤害人的。)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中的一篇随笔像山那样思考,了解一下他是怎样思考这一声狼嗥的。2 作者介绍: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被誉为“近代环保之父”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1935年的时候,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以个荒弃了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和妻子孩子着力于农场上的生态恢复工作。沙乡年鉴则记录了作者在这里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3 齐读第1小节,对这声狼嗥作者用了哪些修饰语?深沉 骄傲不驯服的 对抗性的 悲鸣这声狼嗥为何深沉而骄傲?为何是不驯服的?对什么不驯服?和谁对抗?我们先把问题留在这儿,看完文章再来思考。4 自读2、3小节,思考:这声狼嗥,有谁留意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幻灯片展示问题)请同学解说。鹿 死亡的警告(面临死亡)松林 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厮杀即将上演)郊狼 分得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 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遭受损失)猎人 挑战 (猎杀狼)他们反应的共同点是什么?敌对。(板书:狼与鹿、人 敌对)5 狼是食肉动物,它要吃鹿,鹿察觉到狼的存在就会逃跑,发出砰砰的响声,带动了滚动的岩石的嘎拉声,给狼追上就在松林下混战、流血;狼会吃驮马,吃牛、羊,让牧牛人、牧羊人的财政出现赤字,狼,让动物望而生畏, 让人毛骨悚然。那么,人怎么对待狼? 6 默读4、5、6小节,作者起初是怎么看待狼的,请找出课文原句。他是怎么做的? (幻灯片展示问题)想:“那时,我总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杀了狼,人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鹿,更多的鹿肉,更多的鹿茸、更多的鹿角、鹿皮。杀狼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保护鹿,而是为了人能获得更多的眼前的利益。(板书:人的眼前利益)这是保护主义的观点,保护主义把资源分为“有用”和“无用”,野生动物也是一种资源,和林业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收入。因此,为了发展对人们有用的动物,比如鹿、牛和羊等,就必须消灭那些对这些动物不利的食肉动物,如狼、山狮等。所以,当时美国特别组织了捕狼队,目标就是消灭所有的狼。做: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兴奋地把枪弹上了膛。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7 保护主义究竟对不对呢?杀了这一只狼之后,作者有没有受到一些触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那么,是什么新的东西呢?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什么观点?为什么?8 作者用事实来告诉了我们。齐读第7、8、9小节。饿殍 艾蒿 刺柏 讨论:失去了所有的狼之后,山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请把提纲写在书上空白处,并结合原文解说。参考:狼少甚至无鹿多牛多草光树光食草动物大量死亡山秃水土流失、沙尘暴人没有未来参考解说:山刚刚失去了狼,山的样子是由于出现了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 皱皱巴巴,写出了山已经不完全被草和树木覆盖,有些原本是树和草的地方现在已经是鹿径了,这写出了鹿的多,鹿变多了,就要吃更多的才树叶和草,到后来有的还没来得及长就被吃掉了,慢慢地,作者看到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这样,鹿就只能饿死了。“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鹿死了,除了鹿,其它食草动物也饿死了,“牛群也是如此。”那么这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生命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的那座山年年月月,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刮大风的时候,山下就可能形成沙尘暴,山下环境恶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言下之意,人们不再有未来。利奥波德并非妄加揣测,他说的话是有事实根据的,在林务官助理时,他发现,沿着布鲁河的两岸,约有90%的可耕地被水冲蚀了。而且,在他去过的西南部的30条河流中,有27条已被彻底毁坏。9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杀了狼,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的恶化。那么杀狼的出发点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从人的眼前需要出发,人想得到更多的鹿、更多的牛。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结果?要从什么角度出发才行?人不杀狼,不破坏山的生态平衡。在山的生态系统中,狼有其独特的作用,它们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不能肆意捕杀。人们为了得到更多的鹿的私利而消灭狼,结果不但不能使鹿的数量增加,反而导致了更多的鹿的死亡,破坏了山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危及人类生存。狼与鹿、人其实是相互依赖的。(板书:依赖)人应该从什么角度出发?从维护山的生态平衡出发。人要明白,大自然有自身的规律,山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包括人本身,都只是它的生态链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区别。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与万物之间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人的所作所为要应该从维护整个山的生态平衡出发,(板书:山的生态平衡),这就是利奥波德的思想生态伦理(板书:生态伦理)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利奥波德这就是这只狼眼中的只有狼和山才了解的东西,这就是“像山那样思考”,从山的角度思考,从维护山的整体的生态平衡的角度思考,即保护环境。利奥波德由此被誉为“近代环保之父”。10齐读最后一小节,作者的结论。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提示人们:要从长远考虑。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是梭罗的名言。“荒野,是人类文明未曾涉足的地方,存在着一种自足的、健康的生态系统,他体现了大自然最本真的特性,它有天然的活动法则,动物与动物之间是平等的,人与动物之间也是平等的。”对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荒野是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借鉴意义的。 11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文章开始提到的狼的嗥叫的内涵。 齐读第1小节,思考:狼嗥为何深沉、骄傲?为何是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深沉:认识到了大自然潜在的危机 骄傲:我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有我的生存的权利和尊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