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四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一、知识线索线索一 中外古代史上的改革区域改革概况中国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奖励耕战、土地私有、建立县制 ;(3)性质:新兴地主阶级进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4)影响: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1)内容: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学汉礼、与汉族联姻、学汉族文化;(2)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线索二 中外近代史上的改革区域改革概况中国洋务运动 (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2)口号:“自强”“求富”(3)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筹建海军(4)影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 ( 1)时间:1898年(2)内容:改革政府机构、发展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训练新式军队(3)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制度的开始区域改革概况世界俄国农奴制改革(1)时间:1861年(2)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赎买份地(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常备军(3)影响:使日本由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线索三 中外现代史上的改革区域改革概况影响/评价中国土地改革(p38)(1)19501952年底(2)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大改造(p39)(1)19531956年(2)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公私合营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p42)(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内容: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区域改革概况影响/评价世界苏联历史上的改革(1)1918年开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在特定时期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但它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1)1921年,新经济政策(p68)(2)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p76)(2)内容:取消义务交售制、精简管理机构、批判个人崇拜、“解冻文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p76)(2)内容:多党制、“新思维外交”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区域改革概况影响/评价世界罗斯福新政(p71)(1)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内容:国家工业复兴法、以工代赈、田纳西水利工程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二、专题演练1.“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a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2.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俄国都进行了改革。下列关于这两场改革运动的比较,正确的有性质相同 背景相似 结果相同 都由地主阶级主持a b c d3.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三者的共同之处有向西方学习 打破旧的社会制度 挽救民族危亡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a b c d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 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d奖励耕战6.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894年(农历甲午年)b1901年(农历辛丑年)c1898年(农历戊戌年)d1911年(农历辛亥年)7.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化运动8.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9.据统计,日本在短短的15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导致日本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的侵略和掠夺 b日本重视教育c日本国内资源丰富 d日本的明治维新10.凯恩斯认为,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因此,他建议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这些干预能降低失业率,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带来经济的复苏。下列实践与凯恩斯主张基本一致的是a新经济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业;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罗斯福的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的哪一场重大改革?与此同时,中国已向西方学习开展了哪一场探索活动?当时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描述的现象由什么事件引起的?针对“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的问题,美国政府在推行“新政”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3)材料三所说的“社会变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主要采取什么形式?除了材料三所说的“变革”之外,新中国还有哪些“变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至少答出两点)(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12.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 方向。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 的火把。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材料三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 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 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 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材料四 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 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 样,开始全面滑坡。(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参考答案1-10 bccdd cacdd11.(1)日本明治维新洋务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单纯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是想改变落后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除了学西方先进技术外,还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的;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土地改革(或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4)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