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卷第 2 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1 No 2 2001 年 6 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 2001 道德失范探析 吴绍芬 华中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当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 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之际 不少人理性迷茫 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着实影响到社 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本文拟对道德失范的内涵 表现 成因及矫治措施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道德 失范 道德失范 社会控制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0169 2001 02 0061 03 当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 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之 际 不少人理性迷范 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拜金主 义 个人主义滋长 封建迷信活动和黄 赌 毒等 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缺乏理想追求 自我中心严重 道德观念模糊 知行脱节 着实影响到社会的良性 运行和协调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上的讲话中 把道德建设提到了 以德治国 的高 度 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 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 这一重要 思想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是国家 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建设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对现 存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认真剖析 以便采取积极的 防范和矫治措施 本文拟对道德失范的内涵 表现 成因及矫治措施作出初步探讨 一 道德失范的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一系列建立在对 善与恶理解基础上的规范或准则 这些规范和准则 调节人与社会 人与人的关系 即使在没有制裁的 情况下 人们也能遵守这些规范和准则 道德准则 是由社会中存在的关系决定的 必须考虑到一定社 会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特点 它包含这个社会所必 需的有关善与恶的行为准则 我国对道德的基本要 求是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爱科学 爱社会主 义 并使 五爱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在全国各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建立和发展平 等 团结 友爱 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失范 是杜尔凯姆在分析 19 世纪欧洲工业社会时提出的 一个概念 由于社会分工发展速度过快而引起社会 结构剧烈变化 旧的共同价值规范失去了社会联系 与社会协调的作用 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没有及时产 生而引起 的缺少规范 与丧失整 合的社会状 态 anomie 所谓道德失范 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 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种现象 旧有的道德规范 价 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日趋崩溃 而社会所需的新道 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从而导致社会的 道德真空状态 也称为 脱序 二 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 道德规范性减弱 道德的规范性是指社会产生的道德规则系统对 个人具有约束性和指导性 杜尔凯姆认为 符合道 德的行为是一个遵从规范的行为 这决定了行为处 于某一特定条件下 甚至在一个人尚未处于这个条 件下就已经如此 个人行为必然受到既存规则系统 的约束和指导 它有三个特征 首先 行为具有合 规则性 即特定行为适应特定环境 因为道德以具 有在同样环境中能维持同样行为的某种能力为前 提 包含某种逐步形成习惯的能力及某种合规则性 的需要 其次 道德具有权威性 因为道德规范本 质上是社会的 它的权威来自于社会的权威 最后 道德具有制裁和约束力 一旦出现道德失范 则意 收稿日期 2001 01 02 作者简介 吴绍芬 1976 女 湖北省人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味着道德的规则性 道德的权威性 道德的制裁与 约束力日益丧失 二 道德社会归属感淡化 道德的社会归属感是指人们在情感上被他们所 生活于其中的社会集体所吸引 因而自愿以适合集 体利益的方式行为维持集体生活 杜尔凯姆从人的 社会性视角来阐述了这个观点 人既具有生理特性 又具有社会特性 人的本质特性是社会的产物 正 是从社会中 我们才获得自身最重要的部分 对个 人所处环境及个人所属的集体利益的仰慕 是所有 道德行为的真正源泉 反之 我们会渐渐形成自我 中心主义 不再从社会中获得归属感 也无法正确 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这样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社会的动荡与紊乱 三 道德自主性缺失 道德的自主性是指个人不能仅仅依照社会施加 的权威而接受道德的约束 而且还应该把握道德的 合理性 自觉遵行 道德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道德 的理想上 是根据一个社会对其发展的高级阶段所 构思的观念 一方面 道德作为命令法则 必须服 从 另一方面 道德作为我们情感自动仰慕的美好 理想 我们应该自觉自愿遵守 真正实现道德的内 化 目前却出现了 两张皮 的现象 规则与实践 严重脱离 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 道德失范的成因 一 从宏观层面看 社会转型出现失控 失控 有两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社会控制欠 度 社会成员的实际社会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超出了 社会规范的限度 如一些有损于社会公德的消极现 象屡次出现 坑蒙拐骗 假冒伪劣 背信弃义 黄 赌毒 等 邓小平同志指出 十年最大的失误在于 教育 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 不单纯是对 学校 青年学生 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 第二种表 现是缺乏新的道德规范 列宁曾经指出 任何一个 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 新的 纪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上所出现的 一些新现象 新问题 用旧的规范是无法作出适当 全面评判的 如互助与竞争 平等与差距 法治与 人治 集体精神与自我表现等诸多关系的处理 需 要新的规范加以判断和约束 二 从中观层面看 教育活动存在失误 我们通常谈到的是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 教育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学校教育重视科学 轻视人文 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 科学是基础 人 文是导向 在学校里 科学提到了重要位置 人文 处于较薄弱的环节 只要学习成绩好 就是一个好 学生 为集体争光 向高分看齐 这样的论调不 足为怪 家庭教育重视物质 轻视精神 物质求生 存 精神求发展 物质是经济基础 精神是上层建 设 父母过多地注重孩子的衣 食 住 行 却忽 略了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社交 尊重 自我实 现 家长重 身 轻 心 重 智 轻 德 的现 象大量存在 应该作为问题来研究 社会教育重视 经济 权力 轻视政治 思想 社会上有不少人对 名利趋之若鹜 对道德滑坡却熟视无睹 甚至有的 领导干部直言不讳地传授提职晋升的 妙招 从上 到下 层层加码 马到成功 从下到上 层层掺水 水到渠成 面对现实 困惑种种 三 从微观层面来看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 构中急剧增长 杜尔凯姆在分析原因时认为 一方面是由于工 业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人本身的发展 工业化的 发展使各种欲望层出不穷 就在传统法规失去权威 性的同时 人的欲望则变得更加强烈 更难于忍受 约束 另外 人在发展的同时 发达的思维会要求 更好的生活条件 会使人渴望实现更理想的目 标 而现代社会不能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客观 上要求权威体系作出一定的规范 这个权威体系便 是社会 四 道德失范的矫治措施 一 从宏观角度看 国家要确保社会控制适度 转型社会中社会控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过渡 性 社会控制 从传统的控制机制向现代控制机制 过渡 往往稳定性较差 结构松散 功能较弱 容 易出现失控或真空状态 在道德领域中 结合我国 实际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降低社会控制力度 即降低社会个体 社会 群体的社会允许活动空间与人类理论活动空间的比 率 力度越小 社会活动空间越宽松 社会成员在 充分发挥自己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实践的活动中 逐渐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 培养稳定的德行 从而 很好地指导人的行为 2 提高社会控制钢度 即提高社会惩罚的越轨 行为数与越轨行为总数的比率 在我国 道德失范 的行为属于越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应受到社会惩罚 视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 一般包括 舆论谴责 纪 62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年 5 月 律处分 经济制裁 刑律惩处等等 3 提高社会控制网络致密度 即提高受控制的 社会行为数与所有社会行为数的比率 对于社会运 行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行为 应严加控制 在不受控 制的行为领域里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 我国转型期 存在制度不健全 不完善的现象 给道德失范者以 可乘之机 应针对现状 尽快建立一些新的道德规 范予以控制 并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这 样 我们才能通过适度的社会控制 以严密而完备 的法律 法规作保障 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规范 化 杜绝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 确保社会的良性运 行与协调发展 二 从中观角度讲 学校 家庭和社会要加 强道德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 要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路线为指导 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坚 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尊重个人 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注重效率与维护 社会公平相协调 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 联系起来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与经济社会发 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在加强道德教育 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1 核心价值观教育 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 贫 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爱国主义和气节 是我们极其珍 贵的全民的财富 我们今天强调国民的人文素质教 育 应致力于培养民族精神 它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 是没有前途的 2 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人格便是儒家人格了 内圣外王 的理想人格模式 是很好的概括 内圣外王之一语 包举中国学术之 全体 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养 外足以经世 所谓 内圣 是指个人在德行修养上的造诣 所谓 外 王 是指社会上的事业与业绩 蔡元培先生也指出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 若无德 则虽体魄智力发 达 适足助其为恶 无益也 苟德之不修 学之不 讲 同乎流俗 合乎污世 已者为人轻侮 更何足 以感人 今天的道德教育 在人格养成方面 需要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做出选择 既要具备现代人格特 质 又必须具备我国的传统美德 3 增强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行动能力 即把 知 情 意 行统一于德育总体目标下 加强道德 主体的认知判断和道德实践 道德教育不能只满足 于对知识的掌握 而应拓展理性思维 将气节 爱 国等字眼转化为主体的实际行为 4 增强现代道德意识与提高道德心理素质 正 确对待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有 意识地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 新颖的思维能力 丰 富的想象力 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 三 从微观角度讲 个体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要 内化道德准则 以道德需要为核心 约束个体无止境的欲望追 求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来源于需要 它是人们 行为的直接动力 从需要的内容来看 可分为物质 需要 精神需要和道德需要 以道德需要为核心 可 以变道德知识的外部灌输为个体品德的内化 变 要我遵守 为 我要遵守 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 变 并逐渐达到 从心所欲不逾矩 慎独 的最 佳德育境界 对于个体其他的一些不合理需要 应 以理智的方式使其在一定条件下逐渐淡化和消失 重视道德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 加强自己的修 养 并时时注意以下几点 1 防止思想行为偏离道德要求 瞬存息养 无 一刻不在道义上 当可怨 可怒 可辩 可诉 可 喜 可愕之际 其气甚平 2 在动态的环境中 能使自己的道德行为持 久 根据实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有 针对性地防止其产生及其对人思想行为造成的危 害 不可因喜而轻诺 不可因醉而生嗔 不可因快 而多事 不可因倦而鲜终 3 要善于自我反省 在日常生活中 要不断剖 析自己 不断地总结 概括与提高 使自己走向更 高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宋林飞 西方社会学理论 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 崔建明 杜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论 J 学术月刊 沪 1996 5 38 44 3 郑杭生 郭星华 试论社会控制的度 J 天津社会科学 1993 5 55 58 4 王启康 再论道德自我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1997 6 76 83 5 吉其延 转变观念 构建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德育激励机制 J 四川心理科学 1997 3 1 3 6 法 埃米尔 杜尔凯姆 自杀论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 社 1998 注释 列宁全集 第 27 卷 481 下转第 70 页 63 第 1 卷第 2 期 吴绍芬 道德失范探析 个必然的趋势 合理而宽泛地适用国际惯例 有助 于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减少冲突 达成一致 有利于 我国的国际竞争和国际贸易 因此 对于国际惯例 的立法规定 笔者认为应是灵活的 可变通的 而 不宜限制过死 如果以一些不合理的理由来限制国 际惯例的效力 不仅会妨碍我国的改革开放 并且 与我国 适用国际惯例 的立法最初旨意也是不符 的 基于此 笔者对于 以公共秩序保留来排除国 际惯例 的规定仍然是赞成大多数学者的意见 为 了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协调 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 济的发展 建议最好将其删除 参考文献 1 李双元 徐国建 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钩 M 武汉 武 汉大学出版社 1998 2 余劲松 吴志攀 国际经济法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 李双元 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 M 武汉 武汉大学 出版社 1993 4 姚壮国际私法理论与实务 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2 5 单文华 中国有关国际惯例立法的评析 J 中国法学 1997 3 47 57 6 李双元 徐国建 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钩 M 武汉 武 汉大学出版社 1998 7 程晓霞 国际法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6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hina s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Followed by China XU Jin Department of Law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different academic views about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the article uses the concep tion of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 domestic legislation as not only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in entity meaning but also in conflict law Because of the demand of history and reality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has been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Its legal effect is particular once adopted it comes into effect prior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aw The paper suggests deleting the reservation of public or der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country in our legislation and suggests modifying and confining definitely the relevant conceptions and premises in present domestic legisla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父母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发货员岗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商店转让合同模板
- XX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压电阻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三电加热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电焊钢结构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合成复合肥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地勤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劳动合同书范本版
-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件三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 《各国的新艺术运动》课件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蛋糕店成本管理方案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解读培训
- 境外道路货物运输应急预案
- GB/Z 40988-2021六自由度外固定支架
- 水电站年度检修计划
- 高一第一次月考后的心理分析与调整课件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