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选修)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子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2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4“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材料体现的是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5.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6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7.“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时时只见龙蛇走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的这首诗赞美的是当时一位书法家及其书法,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 b.颜真卿 c.怀素 d.柳公权8“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a洛神赋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9.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人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 a清兵入关 b军机处的设立 c八股取士 d徽班进京10.当代学者认为,中国人在文化意识上的不自信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文化的自卑导致了一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种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潮内容不断深化b.“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魏源等人的文化自卑意识c.严复等人维新思想已经体现了这种根本性的思想转向d.这种意识对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有影响11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从中可见,该思想家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c.赞赏君主立宪政体 d.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12.“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该评论意在说明a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影响不大 b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指导思想骇人听闻c文学革命是一个历史错误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消极影响13.“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题的诗。主要是肯定李大钊a. 是新青年的创刊人 b. 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 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 猛烈批判尊孔复古思潮1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深刻研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捕捉和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形成了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5“小平同志晚年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特别是他一九九二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南方谈话澄清的重大问题是a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c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16.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其中下列对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 b研制于改革开放新时期c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d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7.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对此,理解错误的是,当时a希腊人对神没有神秘感 b希腊“神人同形共性”c希腊出现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d希腊人亵渎神灵18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19.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20.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 这一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21(10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孟子材料二 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2分)(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君权”有何共同认识?(1分)22(14分)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四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突火枪罗盘针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2分)(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2分)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2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2分)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2分)23(12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已心。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材料三 “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青年的误会 请回答:(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什么?(1分)“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2分)(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主要思想观点。(2分)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3分)(3)材料三中陈独秀列举的“青年的误会”与新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关系?(2分)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这场道德伦理革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分)24.(12分)一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核心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国家。 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华夷之辨”的族群认识论基础之上,在方法论上常常表现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大防”式的狭隘的种族主义到了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的民族主义,它直接促使中国民族观念的近代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追求国家民族独立,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走繁荣富强道路的指导思想。从完整意义上说,它包括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清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将注意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力求在市场经济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姜义华著现代性:中国重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4分)(2)根据材料二的视角,你认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何不足?(4分)(3)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4分) 25(12分)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人类的启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 ”建立起。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政治背景。(2分)(2)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3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卢梭和康德“自由观”的历史作用。(3分)江苏省邗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选修)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0:dcabc ccddb 11-20:cdbdd ada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21参考答案:(1)因素:民心的得失。(1分) 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2分)(2)思想: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2分)目的:神化君权;警诫君主。(2分)(3)价值: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2分)(4)认识:限制君权。(1分)22参考答案:(1)特点:压制人性;服务于官僚体制;哲学化和佛道化;伦理道德为核心。(4分) 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2分)(2)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任答2点得2分) 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2分)(3)现象: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护等级考试题及答案
- 儿护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404.1-2024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 第1部分:土地资源》
- (正式版)DB15∕T 3362-2024 《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操作规程》
- 地质细则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品质检验及抽检工具箱
- 护理三基第四第五章题库及答案
- 中医护理副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党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关于友谊的小故事作文(10篇)
- 祖国不会忘记歌词(黄鹭)
- 《稻草人》阅读指导课件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2《分数乘分数》
-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
- 外科品管圈提高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的执行率课件
- 消毒记录登记表14079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GB/T 31186.1-2014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第1部分:描述模型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