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doc_第1页
夹竹桃.doc_第2页
夹竹桃.doc_第3页
夹竹桃.doc_第4页
夹竹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夹竹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夹竹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作家卡片,理清文章结构,初步了解作者对夹竹桃特殊的情感。一、检查预习,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从这一周开始,我们进入了第六单元的学习,本单元的主题是“咏物抒情”(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9夹竹桃。对了,夹这个字读第一声。再读一遍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夹竹桃的资料,谁先来说一说。夹竹桃还被誉为“绿色吸尘器”,正因为如此,夹竹桃在工厂、在医院、在小区,广为栽种,十分普通,我们建湖森达楠园、双湖公园里比比皆是! 3、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板书:季羡林)关于季羡林,文中的作家卡片是这样介绍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来自由读一读(生自由读)。同学们,读了作家卡片后,你对作者又有了怎样的了解?(生交流后,指名说)过渡:如此非凡的学界泰斗,应该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今天我们走进夹竹桃,就能走进他的情怀,有所收获。 4、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能接受老师的检测吗? 请同学们打开默写本,听写词语。准备好了吗?老师每个词读两遍,请认真听 边报边巡视榆叶梅 凄清 熏透 荇藻 夜蛾 微风乍起 老师发现,不少同学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如xx、xx,这是认真书写的结果!请看屏幕,对照一下!全对的同学举手! 熏这个字确实有点难!在书写时要注意笔顺,还要注意下面的四个点的呼应!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手指屏幕)我们齐读一遍(生读)二、初读感知 1、词语读得好,课文更要读好!请看屏幕,谁来读一下自读要求(屏幕: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边读边想,课文围绕夹竹桃写了哪些内容?) 2、老师的要求讲清楚了吗?好,开始。(生自由朗读3分钟,师看教案) 3、都读好了?好!我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关注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你认为这篇文章中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内容?生说: 还有不同意见了吗? 你们找的是文章的开头结尾,我们就来读读这两段话。 4、(出示首尾两段话) 一生读第一段,请关注这三个关联词再读,请关注这三个最再读,请关注三个关联词、三个最再来读 5、读着,读着,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板书:?师:是呀,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夹竹桃为什么成为季羡林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 6一生读下面一段话。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什么? 生说,板书:韧性 引起幻想 7、再联系文章的开头读读这段话,你明白什么? 8、我们一二组来读文章的开头,三四组读文章的结尾, 师:这一呼一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这就是首尾呼应。 9、同学们,把这两句话放回到文中去,浏览一下课文,你还会发现文章结构是(总分总)对,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更清晰,能在最短时间内让读者抓住最主要的内容。那么,你知道课文围绕夹竹桃写了哪些内容?还写了什么? (1)结合学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花色) 10、(师手指“花色”两字)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夹竹桃的花色?板书 就请你来来读!(评:声音很动听,你能做播音员!)(如果读得快,就说:不着急,慢一点再读读看)(听你的朗读,老师知道你刚才读书读得很认真,预习也很充分!) 11、哪一个自然段是写夹竹桃引起作者的幻想呢?板书 5这一段话比较长,你就找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读吧! 师评1:“参差”这个词你也能读准确,真了不起!这两个都是多音字,在哪个四字词语中经常见到它?(参差不齐)同学们的身高参差不齐;我们的手指参差不齐。 师评2:花香四溢! 师评3:幻想带来了惊喜!句子读的准确,那这一段话一定也能读得好!(了不起,这么长的一段话读得如此流畅,掌声鼓励!) 12、哪里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呢?(第4节,你来读!)(师评: 不简单,每个句子都读得那么流畅!你最后一个反问句读的特别好,再读一次!很有反问的说服力!) (5)我们读书时不仅要关注标点符号,还要关注句式特点!这一个句子就很有特色(屏幕出示:在和煦的春风里)我们来合作读。老师读每个短语的前半部分,你们读短语的后半部分! 不错,再换个形式。我和你们调个个儿读!再换个形式,男生读一个短语,女生读下个短语!读着读着,短语的节奏美就读出来了!13、我们刚才读了课文的开头结尾,2、4、5、节,还有哪一节没有读呢?(第3小节)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主要写什么呢?你心中有疑问吗?(生:课题是夹竹桃,可是这里却一个字都没有提到,为什么呢?) 师:问得好!你真会动脑筋!谁能告诉他?(A答对了。评:哦,学会联系上下文,就能迎刃而解。B没有人回答。评: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把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你一定能知道答案!) 小结:那么,你认为这第3自然段应该属于那一部分呢?(写韧性这一部分。板书 3 14、好,这样文章的整体结构就更清晰了。这篇文章首尾呼应,总分总结构,围绕夹竹桃主要写了他的花色、韧性、引起的幻想。 三、理解花色 初识人品 过渡: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独爱菊,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只爱莲,作者却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季羡林先生家的院子,去看一看那两盆夹竹桃的花色。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想法。(2分钟)(教师巡视) 2、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读书很会思考,在有困惑的地方打上了问号?你们看(出示学生课本,问:你为什么在这里打上了问号?生:我觉得这里不应该用“也”,前面没有介绍其他地方的夹竹桃。师:读书真仔细,字字入眼!有谁知道?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话,你就会有发现?文章的照应不一定是首尾呼应,还可以是前后呼应。老师备课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找到原文读一读才知道,课文是原文的节选,在这段文字前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师读原文第2节,现在明白为什么用“也”了吗?) 3、还有什么困惑吗?生: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作者为什么却觉得这两盆花相处得很融洽呢?(1)这个问题来源于文中那句话呢?找一找,画一画!(2)一生读【点击灯片】能给融洽找个近义词吗?(3)文中也有两个词就很形象的表现了解释了融洽这个词语?生:火上有雪,雪上有火(4)、【点击出示:】师示范读:火上有雪,雪上有火,你能读出他们的融洽吗?你来,你来(5)、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去,这里的融洽和谐仅仅是写花吗?(不是)那还是在写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家卡片中的最后一句话,你就会有所启发。(6)、现在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雪上有火。】(7)、火上有雪,雪上有火,多么奇妙,多么有趣的画面,你能给这个画面取个有意思的名字吗?(生:雪火相容图、和睦相处图 师:恰如其分!掌声送给她!) 4、花的融洽实际上是人的融洽,季先生借夹竹桃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他希望人与人和谐、和睦。这两盆花,哪里是开在大门之内,它分明就开在季羡林先生的心里啊。(配乐读一生读)带上如火的热情,如雪的真情,再读 一生读“我们家的大门内”这样的语言,质朴而不乏睿智!听着,听着,我的心田开阔了舒坦了,世界融洽和谐,世界如此之美! 四、课堂总结 : 1、孩子们,夹竹桃花色美,季老先生的语言美,你们专注学习的热情美。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夹竹桃的韧性之美,引起的幻想之美,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作业布置: (1)读夹竹桃原文 (2)搜集关于季羡林的故事。19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3、体会对比衬托的写法,感受季羡林先生语言的精妙。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收集夹竹桃的资料。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对夹竹桃情有独钟的原因有三:1红白两色的花融洽开放在一起,给人以奇妙的感觉。2夹竹桃花开三季,花期之长所表现出来的可贵韧性。还有月光下的夹竹桃能够引发作者的无限幻想。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夹竹桃来细细的感受它的韧性同时领略它带来的幻想,好吗?(课件出示:融洽开放、可贵韧性、引发幻想)【设计意图: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二学习(3.4)小节品读课文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一)细品韧性:1“韧性”你怎样理解呢?看到这个词,让你想到了哪些人或物呢?他们具有怎样的韧性?2.学生,全班交流。3.小结:通过刚才一番交流我发现“韧性”一词拥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是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又可以是长期坚持做某件事所表现出持之以恒。而夹竹桃的韧性又是怎么样的呢?请打开课本的哪些段落是在写夹竹桃的韧性?【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韧性”的理解,为学习夹竹桃的韧性作铺垫】(二)体会对比衬托的写法:1、思考讨论:课文的第三小节写了什么,在文中的作用。2、默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思考。(课件出示第三小节)3、全班交流梳理归纳,体会对比衬托的写法。【设计意图: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对万紫千红花季的描写,只为了比衬夹竹桃谦逊、生命力强、花期长的可贵韧性。只有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并对这个参照物有一定的理解,我们才能更深刻地去领悟到夹竹桃具有多么可贵的韧性!】(三) 解读夹竹桃的韧性:1、默读课文三四段,联系其它花的特点思考, 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又是一种怎么样的韧性。(课件出示要求)2、学生默读思考: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 :预设:A生读: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出示句子)你们听出夹竹桃的韧性了吗?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又,又)你真会听,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它不张扬,正是它“柔”的一面,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你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生命力顽强,正是它“结实”的一面,你也用朗读来表现吧。B生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出示句子)你找的非常正确,可是夹竹桃的韧性表现还不够,大家来帮帮他,怎样读就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了?(抓住: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你们都体会到了吗?它的韧性就表现在它的。师:它不张扬,不倦怠,多么可贵的韧性啊!一起来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吧!C生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句话,无不奉陪。(出示句子)你读的真好,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无不奉陪”是怎样的韧性5、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它们不张扬,不厌倦,不抢眼,而生命之哥却是那样嘹亮,这是多么可贵的韧性呀!让我们带着敬佩再来读一读课文的三四小节,我院子里的其他花,你们读夹竹桃。(配套出示课件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图片和夹竹桃开花的句子。)6.过渡:这样可贵的韧性,难得不应该令作者情有独钟吗?然而作者却说“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出示句子)月光下的夹竹桃什么样,找的有关的读一读?【设计意图:抓住语言文字深入理解夹竹桃的韧性。】三朗读第五小节领略月光下的夹竹桃: 1、指名读句子2、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叶影花影,神奇幻化”, 感悟“参差迷离,充满幻想”。(课件出示画面并配乐)3、入情入境的朗读,让我们来到了夹竹桃边,婆娑的村影,浓浓的花香,阵阵的清风,把我带进了一个那样令人陶醉的奇妙世界,说一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么样的画面?4、解读神奇幻想。(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关注这段写幻想的句子,朗读并感受其神奇。5、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设计意图:夹竹桃能引发幻想是依存于月下特定情景之中的,而感悟这种特定情景氤氲出扑簌迷离、幻化不定,是我们解读夹竹桃能引发神奇幻想的关键,配乐朗读是最好的方法】四、回归整体,感悟赞美反复吟哦“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夹竹桃”,领会这一句是如此鲜明地揭示了夹竹桃的可贵之处,从而自然体会到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五、回归文题,升华认识1、作者说他爱上了夹竹桃,爱上了她的韧性,让我想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想到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还有王冕对梅花“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爱” 作者对夹竹桃的爱仅仅是因为花吗?相信你了解季羡林先生,你会对“情有独钟”有更深的理解?2、学生上网阅读季羡林的资料思考。3、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