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必修).doc_第1页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必修).doc_第2页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必修).doc_第3页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必修).doc_第4页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必修).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试题(必修)命题人:陆其勇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北京时间2014年10月8日下午5时14分开始上演月全食天文现象。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挂夜空的迷人景象。右图为“月全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2与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的条件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 d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定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探月工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11月01日6时42分,返回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据此回答34题。3在美国华盛顿(西五区)的华人观看点火发射升空直播时,当地正值 ()a凌晨 b上午 c下午 d傍晚4易对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引力 d行星运行右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10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成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南极点 d.长城站6.上述四地中,角速度相同的点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读下面四幅图,完成78题。7.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 b c d8.图中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 )a b c d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公转,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910题。9.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a90 b2326 c6634 d6010.如图位置,地球约处于二分二至日中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荡秋千,踏青插柳 b吃月饼,共庆团圆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1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我校某地理兴趣小组将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可以随季节升降的活动方式(如右图),据此回答1314题。13.设计该升降式支架主要依据的地理原理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c昼夜长短的日变化规律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14一年中,活动支架调至最短的日期应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1516题。1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组成,c为生物圈b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c地球内部圈层由efg组成,g为地核 dd、e、f共同构成了为岩石圈16一般认为,岩浆形成的源地是 ()a地壳的底部 b地幔的下部 c地核 d软流层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回答1718题。17. 数字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18. 如果数字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代表的是 ()a.上升冷却凝固 b.外力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读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回答1920题。19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 ()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20关于、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c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d修建隧道处最理想读右图,完成2122题21右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2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d河漫滩平原读大气热力受热过程图,回答2324题。23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箭头 b箭头c箭头 d箭头24当大气中的云量和尘埃含量增加时 ( ) 箭头增强 箭头增强 箭头增强 箭头增强a b c d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完成2526题。25. 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图表示北半球冬季、高气压 b. b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低气压c. a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低气压 d. 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高气压26. b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 极地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d. 副热带高气压带读下图,回答2728题。27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b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28属于图示四种气候类型,且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930题。29此时,北京吹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30此时,降水概率最大的地点是 ()a bc 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 地球的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得地表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大。 ()32. 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区时不变,日期减一天。 ()33. 7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34某日,甲地昼长10小时30分,乙地夜长11小时10分,则乙地纬度比甲地低。 ()35.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36岩石圈物质循环中,三大类岩石之间都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37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也低。 ()38. 全球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9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 ()40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是由于上升气流的影响。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座位号: 密封线江苏省阜宁中学2014年秋学期高二第三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答题纸(必修)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3大题,共30分)41读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北半球正处于_日。(2)图中a、b、c三地,正同时 (日出、日落),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度;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此刻b地的地方时为 时,昼长为 时;c地的夜长为 时。(4)、四地中,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是 地,正处在冬半年的是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 ,属于向斜的是_。(2)b处的地形是_,成因是_。(3)如果修建地下遂道,应选择在_处,原因是_。(4)图中a、b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构造。43.读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及相关特征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两地气候类型分别是_和_。 (2)两地气候特征分别对应右图中_和_(填甲乙丙)。(3)该季节,江苏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地区盛行_风,成因是_。(4)左图中地附近的天气系统是_,受其影响,该季节地常出现 _天气。江苏省阜宁中学2014年秋学期高二第三次阶段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cbdcbbcdabbb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ddbadacccadbbbc二、判断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323334353637383940aababbbbab三、综合题(本部分3大题,共30分)41(每空1分,共10分)(1)2326n(或北纬2326)夏至(2)日出 0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