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 秦国的崛起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 秦国的崛起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 秦国的崛起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 秦国的崛起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a新兴奴隶主的需要b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c奴隶主贵族的需要d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2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3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贺。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4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上述现象说明()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a bc d5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实现了井田制向私有制的转变满足了秦王称霸天下的野心完成了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推动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abc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请完成:(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提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日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糜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泰者,今转而为汉矣。贾谊治安策材料二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中国古代史资料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与地位,要求废除旧贵族按宗法等级关系世袭各级官职爵位的制度,促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2. 答案:c解析:由荀子的所见可知,“非幸也,数也”的意思为不是幸运的、偶然的,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3. 答案:c解析: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邀请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公元前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4. 答案:c解析:符合题目要求的是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并不意味着变法者大多没有好的结果以及变法者自食其果。5. 答案:a解析:从经济基础角度考虑,商鞅变法使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私有制转变,有利于建立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从社会形势上看,秦国的强大,有利于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不符合题意,说法不正确。6. 参考答案:(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2)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地主势力上升。(3)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答具体内容亦可)解析:第(1)问,结合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和秦国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外交地位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是军事上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第二小问考查的是军功爵制的作用。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即可回答。7. 参考答案:(1)遗弃礼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引发人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2)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