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的方法.docx_第1页
断句的方法.docx_第2页
断句的方法.docx_第3页
断句的方法.docx_第4页
断句的方法.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断句的方法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2、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上面例中的“小小、大大”亦然) 4、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庄暴见孟子也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文言文翻译 古文翻译技巧 一定要直译,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文言文翻译方法 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和技巧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例: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译文:自己认为不能够广泛施恩,以至使得这个人跌倒了,于是就在种植竹子处的水沟上建立一座小桥,让人足以能够通行。原句中的“自”“以”“广”“施”“至”“使”“此”“乃”等都是由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补”“删”五字诀。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简述如下:(1)“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例: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09安徽卷)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叟”换成“老人”,“识”换成“知道”,“意”换成“心思”,“怀”换成“揣着”。(2)“调”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对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3)“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例: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09年全国一卷)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到他指挥的。(4)“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5)“补”,就是将文中省略掉部分补充出来。(6)“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经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分为四种: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用典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等等。修辞手法:比喻、衬托、拟人、夸张、象征、通感、对比、用典、赋(铺陈)、比(比方)、兴(主要是诗经)、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双关等等。描写手法:对比、衬托、联想、想象、动静结合、白描、渲染、虚实结合、烘托(环境描写)、抑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承前启后)、伏笔铺垫等。以总领全文分清艺术风格: 1豪放类:苍凉博大 志趣高远 情感深沉 雄劲粗犷 气势雄健 气氛悲壮 意境高远 情调豪迈 寄托遥深 气势雄伟 想象新奇 腾挪跌宕 撼人心魄 景象壮阔 清新飘逸 2婉约类:风格清新 清新淡雅 含蓄蕴藉 韵味悠长 “诗中有画” 格调凄清 意境深邃 抒情含蓄婉转 清幽空寂 幽静空灵一、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解答分析 最常见的题型。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答题时缺一不可。故凡属景情关系都属于这类题型。 3、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绘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规范的表达为两个双音节形容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伤感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伤感。二、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练掌握长用的表现手法。它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等)两种,侧重考查间接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虚实、对比、白描、动静等。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另外也考查设问、反问、反语等。 3、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注意全面考虑,观点准确。)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说明做主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第三步:此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即回归主题,技巧对主题的作用)三、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自此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解答的词一般有:(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委婉、简练生动 3、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炼字型 1、提问方式 (1)X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为什么? (3)你认为X字好在哪里? 2、解答分析 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