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酵母/校对 连累/劳累 千载难逢/载歌载舞b.修缮/讪笑 伺机/伺候 纰缪/惩前毖后c.角逐/角斗 着手/着落 数典忘祖/数见不鲜d.精辟/复辟 剽窃/膘肥体壮 解甲归田/浑身解数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见诸各类媒体,但当地政府常采取大而化之的做法,只做内部调查,未能及时严肃处理,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给群众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b.在江西某中学发生踩踏事故之后,各个学校都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也有一些学校为此取消了学生正常的户外活动,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实不可取。c.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是实际的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受访者都支持这项改革,这样的结果确实值得决策者深思。d.何可欣在比赛中失误意外掉杠,比赛结束后潸然泪下,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大家相信你的实力。不管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都会鼎力相助的。”。3.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涂鸦”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5分)涂鸦一词,源自唐代卢仝对其儿子乱写乱画的顽皮之行的评价。涂鸦的意大利文之意是“乱写”,也指在墙壁上乱涂乱写出的图像或画。作为一种带有现代色彩的艺术行为,涂鸦中文字占的比重很大,形象的符号或标志、图形也是常见的内容,但多半的形象是以类似书写的方式,扼要地表明意图,不刻意地去描制描绘。但是后来的涂鸦艺术中的图画、符号、标志却反过来压倒文字,在涂鸦艺术中成为了主导。因为图画相对于文字更能体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其作品的主导思想。涂鸦主要的介质为墙,但进入20世纪后期,涂鸦所创作的介质不只是墙了。到了21世纪,许多年轻人把涂鸦与时尚的嘻哈元素结合,向多元化发展。 答:_ _ 4.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游信州玉山小岩记 曾巩去县治所东南二十五里,有山秀特卓诡,介然出于群峰之表。下有浮图,幽邃冲静,栋宇朴约,无彩饰刻镂,而与俗绝远。游其间,真若排阊阖,登阆风,追伯侨、羡门而与之驰骋,翩翩然有超忽荒、蹑烟外之意。景祐二年,家尊受诏为是邑宰,仆侍偕来。至未周岁,居甚无事,思有以远览为尘外之乐者,得是小岩焉。距寺西南隅四十步有奇,逾小桥西北至于岩下,隆然而有门 ,初若隘局不可通者;入其中,辟而益广。其道盘屈险巇,而无光明,隆超俯降,登陟艰难甚。乃命仆人秉烛,破其黯翳昧默,群而入焉。其石之异,有重碧耸翠,崛然本于下而起者;有势依理合,峨然覆于空而存者;有鳞叠羽缀,委其旁而列者;有壁峭刃攒,缭其隅而倚者。森然巍然,瑰伟奇怪,与珉瑊甚远。探其穴,犬牙交峙;视其形,若圭璧联植。致若瞻浮云,枝偃叶丽,错置旁列乎空旷;骇若窥武库,巉然见戈甲,丛委并拥乎王府。行十余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而听之者,心平气舒,有忘形绝累之趣,益知轩冕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又行二十余步,至于西北隅,有若架危构虚,成官殿而宅浮屠之像者,上蔽下存,中旷然甚夷。其下有钟乳,围五六人,凝而欲滴者,若檐溜垂空合而外结;积而广者,若聚雪委平厓侧崇而未浅。腻如酥凝,分如瓜形,垂如盖张,色若海波,风聚而为沫。食之咁吻津舌,异若蔗浆露蕊,殚乎美味。自始通至于其深,飙发众窍,当之怆然体清,欻振忽怒,反炀为冷,幽虫伏蛇,往往鸣息其下。又行三十余步,状益奇诡,而石上俯压乃可前。人甚疲,而恐惧者益众。仆固穷其终,而不我从,遂相与复还。噫嘻!使我遗泉石之胜,而不得远骋周视,良可惜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真若排阊阖,登阆风 排:推开,打开b.入其中,辟而益广 辟:开辟,扩张c.视其形,若圭璧联植 植:树立,耸立d.成官殿而宅浮屠之像者 宅:安放,安置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直接描写洞窟“泉石之胜”的一组是( )(3分)有山秀特卓诡,介然出于群峰之表。翩翩然有超忽荒、蹑烟外之意。森然巍然,瑰伟奇怪,与珉瑊甚远。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仆固穷其终,而不我从,食之咁吻津舌,异若蔗浆露蕊,殚乎美味。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玉山县东南这座山秀美卓异,山下的寺庙简朴不俗。游历其间,仿佛进入天宫,登临神仙之山,与得道之人同游,欣然有尘外之乐。b.本文主要记述了观山石、游洞窟的情形,着力描写了奇形怪状的岩石、钟乳石,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c.洞窟中泉流潺潺,如佩玉相击;钟乳欲滴,甘甜可口;空穴来风,虫鸣蛇息。最神奇的是开阔处居然还有凌空建造的宫殿和佛像,令人叹为观止。d.作者虽有寻幽探胜的盎然志趣,但洞中道路崎岖艰险,深幽处要俯身爬行,加之洞中始终阴冷凄寒,同游者多疲倦恐惧,因此不得穷其终而还,作者深以为憾。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去县治所东南二十五里,有山秀特卓诡,介然出于群峰之表。(3分) (2)益知轩冕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4分) (3)仆固穷其终,而不我从,遂相与复还。(3分) 三、古诗文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赵令畤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注释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 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1)“搓得鹅儿黄欲就”中“搓”将柳树变化描写得生动有趣,请简要赏析。(2分)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4分) (3)首句“春风依旧”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4)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5)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细雨梦回鸡塞远, 。(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7) ,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8)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听蟋蟀歌唱钱续坤听惯了夏夜此起彼伏的蛙鸣,一不留意,蟋蟀的瞿瞿声带着特有的金属质感,在耳边悠然地响起。古来有“以虫鸣秋”之说,这鸣秋之虫远远不止一种,但是屈指数数,恐怕要算蟋蟀最为积极。大雁南飞,黄叶遍地,在刈割后的田野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比赛捉蟋蟀,小心地装在用竹篾做成的笼子里,听它们唱歌,看它们打斗,那份愉悦,至今都享用不尽。到了晚上,草丛下,瓦砾间,墙缝中,厨房里,这些夜游的民间歌手,不知疲倦地奉献着清纯朴素的鸣唱,给肃杀的秋天增添了些许生机,使得我们的童年始终充满了欢乐、幸福和憧憬。我那时非常欣赏蟋蟀的“歌喉”,固执地认为那种歌唱比油蛉子要悦耳得多,比纺织婆要动听得多。事实上,那是彻底的谬误,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声,并不是出自它的嗓子,而是在于它的翅膀。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个像锉一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就能够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了。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秋夜的蟋蟀,在线装的中国里独具魅力。诗经豳风里记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对蟋蟀的描写完全遵循着它的活动时序。宋朝词人周邦彦云:“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蛩即蟋蟀,古人听蟋蟀鸣叫,好像是劝人机织一般,因此蟋蟀又称促织。乡下的孩子解释蟋蟀鸣唱的歌词为“浆浆洗洗,预备寒衣”,这样的儿歌与“促织”的意思相距不远,只不过不是织布做新衣,而是浆洗旧衣裳,做好过冬御寒的准备罢了。加之秋天总会使人伤怀悲悯,愁肠百结,蟋蟀还往往作为悲秋的载体,宋朝姜夔齐天乐咏蟋蟀词云:“瘐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此词从“愁赋”起,到“更苦”终,满纸尽是凄凉之音,哀婉之语,读来令人怅然万千,慨然万千。尽管蟋蟀的鸣叫会引来悲怨愁苦,但还是有人愿意去听它的“哀音似诉”。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这些深宫佳丽夜夜与蟋蟀为伴,是同病相怜,互诉悲怨,还是排遣寂寞,聊胜于无,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吧。这些宫女与被她们关在小金笼中的蟋蟀,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两样。蟋蟀不仅仅是悲秋的载体,同时也是乡愁的化身,它在游子的窗前和床下歌唱,在月亏月盈的夜晚歌唱,唱得多少人牵肠挂肚,唱得多少人潸然泪下。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深深触动了作家流沙河的灵感:“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峡那边唱歌/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处处唱歌。”我是不会徒生故园之叹的,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长时间离开家乡,缺乏那种离愁别恨的故土情结吧。但我生活的地方是个新兴的县城,与生我养我的乡村只有百里距离,我常常有机会回到母亲身边撒娇,或者蹲在村头,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今夜,我与无数只蟋蟀相聚在乡村的一隅,先是轻轻地敲打墙根,尔后屋顶,尔后窗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那声音就像木兰家的织机,细细密密的节奏里,有一种亲切与柔婉,唧唧复唧唧;那声音又像摇着摇篮的母亲在那哼吟,清雅自然,充满磁性,唱得人心里服服帖帖的,似用熨斗熨过,瞿瞿又瞿瞿枕着蟋蟀的和鸣入眠,今夜,我一定会做一个甜美的梦。梦中,我也变成了一只鼓噪着翅膀的蟋蟀,在那荡气回肠地歌,在那自我陶醉地唱!11.作者在文中引用若干关于“蟋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 12.赏析文章第小节中画线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4分) 13.分析第小节在文中的作用。(4分) 14.文章的标题是“听蟋蟀歌唱”,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陈子展郑板桥有一句常常爱说的话:“难得糊涂。”我曾藏过他写的这四个字的横幅,对于他那种篆隶兼行的字,字里面所含的意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郑老先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要装糊涂,自然不免几分做作。但在一般仅有世俗之见的读书人看来,他有官不做,有财不发,有福不享,偏靠卖画卖字过活,老死江湖,又未免额外愚蠢了。偶然和周谷城先生论到当代人物,他以为绝顶聪明的人,同时额外愚蠢。话是好像矛盾,其实有大道理在。不过这个道理懂得的怕不见得十分多,就是懂得,未必有人会自己承认自己额外愚蠢。倒是自命绝顶聪明的人太多,每每把人家看做额外愚蠢,此所以人人自命什么天才什么才子,个个被人骂做什么低能儿什么傻子什么笨伯等等也。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他还教训孔子道:“良贾深藏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他要孔圣人去掉一点骄气。孔子毕竟是圣人罢,他自愧浅薄,以为老子高深莫测,把老子比做一条龙。自然,龙是被人家作为一种神物,同时它也被人家认做一种聋虫。据说聋字从耳,龙耳,本是形声字,却又兼有意义,说是龙没有耳朵,拿角来听的,这就可见龙顶聪明,可以比做圣人,又顶不聪明,连耳朵都没有,真可算得是一种聋虫了。拿这东西来比喻老子,真是再好没有了。孔子既然到过老子那里,登过龙门,他也就沾了一点龙气,学了一点乖。他虽然不肯学像神龙一样的老子,见头不尾,逃开这个人间,出关而去,不知去向,可是他在当时能够鬼混过去,做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大龙头,还得被人家称做圣人,他是懂得神龙变化、左右逢源之法的。他有时做圣人,有时又做蠢物。他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他自己也会看风使舵,绝顶聪明额外愚蠢兼而有之,此所以有人恭维他是“圣之时者也”!孔子难学又最好学,所以自古以来圣人之徒最多。是学孔子又智又愚,时时变化的哲学(文言叫做中庸之道)好,还是学老子原来是上智,偏偏要做下愚的好?当代不是没有圣人,不是没有绝顶聪明像老子孔子一流的人,好歹由他自择。至于在下呢,孔子既不学,老子学不到,原是额外愚蠢的人,安分守己,还是额外愚蠢的好吧。 (选自1935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人间随笔,有删改)15.文章开篇从郑板桥写起,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6.文中为什么说“孔子难学又最好学”?(6分) 17.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六、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一天上午,父亲邀我到林中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我问:“您又没看见,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上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 就越大。”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2014届高三年级语文学科10月学情调查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陆放翁跋花间集谓:“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能此不能彼,未可以理推也。”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然谓词必易于诗,余未敢信。善乎陈卧子之言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然其欢愉愁苦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五代词之所以独胜,亦以此也。 (选自人间词话)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善乎陈卧子之言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然其欢愉愁苦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20词的别称为_,_。(1分)人间词话的作者是_代的_。(1分)21结合语段,说明词独胜的原因。(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从袭人口中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后,心气高傲的黛玉立马焚绢毁诗,满怀怅恨,直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气绝身亡。b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农村老妇女刘姥姥,三次进入荣国府。第一次,她小心谨慎,打通关节,与贾府建立关系。第二次,她由于深得贾母喜爱,左右逢源,装疯卖傻,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第三次,她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救了危难中的巧姐。她见证了荣国府的盛衰。c红楼梦中人物的配饰往往很有讲究,贾宝玉佩戴的是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d.三国演义“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而赵云出击,二笑而关羽杀到,三笑而张飞出阵,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e三国演义中“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是为了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问题,实际是为孙刘联军火烧战船作准备。23.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的具体策划者是谁?说说探春和惜春两人在这事件中的反应。(5分) (2)三国演义中,杨修被杀的原因有哪些?(5分) _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草根”是网络时代基层大众的自嘲性称呼,这些“草根”生活在底层,具有非凡的思想力。他们对社会生活有着直接体验,和权贵们又无瓜葛,所以看问题犀利、尖锐,其思想敏锐,洞察性强。另外,底层险恶的生活环境,也练就草根灵活的适应能力,他们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生活大石的重压下,他们总能蜿蜒曲折地往外生长,具有顽强的忍耐力和承受性。这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是大地万物中生命力最顽强的物种,草根思想如同草根一样坚忍不拔,生命顽强。圣人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