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昌江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昌江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昌江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昌江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昌江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江一中20132014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总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中国古籍中曾出现下列人名:殷孝祖、刘敬先、汤显祖、蔡兴宗等。下列制度中,对这些人的起名影响比较大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2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功臣分封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嫡长子继承制 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鼎鼎有名 b问鼎中原 c人声鼎沸 d三足鼎立4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主要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实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修筑长城6. 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7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察举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8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周朝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9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10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有所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正式成为法定机构11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 d.民主制的流行12雅典民主政体建立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元老院13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a.维护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b.揭露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d. 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先驱14.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有变 b.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c.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只改变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没有变化 15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16内阁制、政党制等现代政治制度首先出现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17现代英国的政体属于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b.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c.议会制共和制 d.总统制共和制18.1787年宪法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指挥”变为“四肢听从头脑指挥”,这体现出以下哪一原则上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总统制原则19. 19世纪上半期,列强侵略中国主要是因为a急需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 b资本积累需要大量贵金属c清政府内部统治出现危机 d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0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21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22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 b.该运动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c.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d.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23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24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反割台斗争25以下是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将要更重了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 题11分,27题14分,28题 16 分,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服饰有明确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及玄色、黑、绿、姜黄、柳黄、明黄诸色弘治十三年奏定,公、侯、伯、文武大臣及镇守、守备,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科道纠劾,治以重罪。”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品序文官武官带饰一仙鹤狮子玉二锦鸡狮子花犀三孔雀虎豹金钑花四云雁虎豹带饰五白鹇熊罴银钑花六鹭鸶彪素银七鸂鶒彪素银八黄鹂犀牛乌角九鹌鹑海马乌角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 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请回答:(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6分)这些衣着和配饰的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5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 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何人”分别是指什么?(6分)(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8分)5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会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的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火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二 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请回答: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2分)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10分)(3)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对后来两国的历史有何影响?(4分)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5 bdbdb 610 ccdca 1115 dadcd1620 aaaaa 2125bbbbd27.(1)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男性公民)。(6分)(2)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