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课时跟踪检测(十四).doc_第1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课时跟踪检测(十四).doc_第2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课时跟踪检测(十四).doc_第3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课时跟踪检测(十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cuso4=feso4cubagno3nacl=agclnano3cfe2o33co2fe3co2d2kmno4k2mno4mno2o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中,氯离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氯气c由cu(oh)2生成cu2o时,铜元素被还原了d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3(2015南京质检)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b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fe3具有氧化性,可溶解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铜d二氧化硫和氯水均具有漂白性,可将两者混合使用增强漂白效果4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a3s6naoh=2na2sna2so33h2o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ci22naclo3=2naio3cl2d4hcl(浓)mno2mncl2cl22h2o5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反应中()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cn是氧化剂,caco3是还原剂c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6(2015潍坊模拟)n2o俗称“笑气”,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以下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o,消耗1.5 mol cob等物质的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cn2o只具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n2o会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反应cuh2so4cuso4h2可推知cu的还原性比h2的强b在反应cah22h2o=ca(oh)22h2中,水作氧化剂c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d因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8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微粒的还原性顺序为clbrfe2iso2,由此判断以下各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a2fe3 so22h2o=2fe2so4hb2fe2cl2=2fe32clc2br4hso=so2br22h2odi2 so2 2h2o=4hso2i10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11(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离子方程式为_。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碱性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离子方程式是_。对比和实验所得的结果,将i2、clo、so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_。(2)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氯化铁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强。铁的还原性比铜强。12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其中水为_剂。(3)氯化铵常用作焊接。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_cuo_nh4cl_cu_cucl2_n2_h2o。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反应中若产生0.2 mol的气体,则有_ mol的电子转移。13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mno5e8h=mn24h2omno3e2h2o=mno24ohmnoe=mno(溶液绿色)(1) 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影响。(2) 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过程为_。(3)将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氧化性:pbo2kmno4b还原性:pbo2kmno4c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4)将高锰酸钾逐滴加入到硫化钾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k2so4和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_kmno4_k2s_=_k2mno4_k2so4_s_。若生成6.4 g单质硫,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答 案1选ca为置换反应,b为复分解反应,d为分解反应,而c项铁元素和碳元素有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2选ca项,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b项,氯离子通过氧化反应生成氯气,b错误;d项,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但无氧化性,d错。3选c二氧化锰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性,选项a错误;k2feo4具有强氧化性,选项b错误;二氧化硫和氯水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其产物不再具有漂白性。4选dd项mno2和hcl分别为氧化剂和还原剂,4 mol hcl中有2 mol表现出还原性,另外2 mol表现出酸性,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选c该题的最关键的一点是分析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难点是碳元素在hcn和cacn2中的化合价,从反应物caco3到生成物co2,碳的化合价均为4价,没有改变,再从生成物h2分析发现氢的化合价降低,显然hcn中h得电子,hcn是氧化剂,而caco3中的各元素化合价均无变化,则还原剂也必是hcn,其中的碳元素一定被氧化,在hcn中碳为2价,co中的碳也为2价,则cacn2中的碳为4价,故cacn2为氧化产物。6选b1 mol n2o与1 mol co2都含有22 mol电子,b正确。7选bb项中发生氢元素的归中反应,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正确。8选aa项,由第一个反应判断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由第二个反应判断h2o2的还原性比fe2强。9选c由题意“clbrfe2iso2”,知还原性brso2,c项违背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正确的写法应为so2br22h2o=2br4hso。10选d首先分析四种元素价态的变化:na的价态反应前后都是1价,b反应前后都是3价,o反应前后都是2价,变价元素只有h,nabh4中1价氢被h2o中1价氢氧化,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h2。11解析:(2)可根据cu和浓h2so4加热反应,而cu和稀h2so4加热也不反应来证明。可利用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证明。答案:(1)naclo将ki氧化生成了i2clo2ih2o=i2cl2ohi2被na2so3还原生成了isoi22oh=so2ih2ocloi2so(2)cu与浓h2so4在加热时反应而与稀h2so4在加热时不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与fecl3溶液能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12解析:(2)由图可知,反应类型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是置换反应,有水参加的置换反应有许多,如ch2ocoh2、2na2h2o=2naohh2等,上述两个反应中水均做氧化剂。答案:(1)c(2)ch2ocoh2氧化(3)4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