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经纬网的基础知识,会用地球仪;学会判断基本的地图投影。2、能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意义。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学习过程】1、经线和纬线经 线纬 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与赤道平行的线(与经线垂直)指示方向长度关系形状各自成圆相互关系汇聚两极点度量范围划分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经度和纬度经度:从00经线算起,向东属于东经(e),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越向西,经度值越大。以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3、将下列经度和纬度与其相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a.经度0 1.北极b.纬度0 2.南极圈c.北纬90 3.赤道d.南纬90 4.北回归线 e.北纬23.5 5.本初子午线f.南纬66.5 6.南极4、国际日期变更线 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当堂检测】1、有关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纬线均不等长 c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纬线是赤道长度的一半2、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最大值为90 b.经度最大值为180 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 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3、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4、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 a. 20w、0 b. 45w、0 c. 165e、45n d. 19w、45n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是( )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20,纬度0读下面四幅图,回答:6、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读图完成7-10题7、写出上图中各点经纬度。a( ) b( ) c( ) d( )8、四点中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有 。9、判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 合肥本地高校大学生对微博谣言的认知与行为:现状、影响及提升策略探究
- 合肥市专利活动剖析与提升策略研究:创新驱动发展视角
- 节电防震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合作建房运作模式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2020年工程监理企业发展策略及经营计划
- 陕西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登记表
- 单选题51-100试题含答案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现场技术服务报告模版
- 一年级上《人与自然》
- 高等有机化学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 教学课件·固体物理基础(第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