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重点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2.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3.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第30天苏丹试剂橘黄色d第40天碘液蓝色4.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6.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7.将某植物的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8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9.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10.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 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1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剪取洋葱根尖23mm的原因是其内可找到分生区细胞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d选取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1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二者可以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13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c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14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纯合子 杂合子ww红色 w与任一等位基因 红色ww 纯白色 wp与ws、w 红斑白花wsws 红条白花 wsw 红条白花wpwp 红斑白花 a3种,211 b4种,1111c2种,31 d 2种,1115香豌豆的花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bf1测交后代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1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 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7.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 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 b1;c1;1d1或;18.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0 b37.5% c100% d62.5%19.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对应的分离比分别是a1 :2 :1、1 :3和3 :1 b3 :1、1 :1和1 :3c1 :3、1 :2 :1和3 :1 d1 :3、1 :2 :1和1 :420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d核dna数目比值为4121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下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2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b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可能出现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d该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2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23.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 儿子患色盲的概率为1/4 b. 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2c. 秃顶儿子的概率为1/4 d. 秃顶女儿的概率为02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25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b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2c2 有一种基因型,8 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 4 与 5 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5/122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27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a. b c d28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de段的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b图2中的细胞正在发生交叉互换c图1中bc段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2条x染色体d图2中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29.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杂交1甲乙 雌雄均为褐色眼杂交2甲乙 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30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的隐性致死基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如何a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b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c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d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小题,共40分)31.(14分)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和。(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和。32. (6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缺一不给分)。(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缺一不给分)。33. (10分)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2)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