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孔乙己.doc_第1页
第五课孔乙己.doc_第2页
第五课孔乙己.doc_第3页
第五课孔乙己.doc_第4页
第五课孔乙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 孔乙己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温馨帮助1、走近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2、走进作品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919年的“五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在1898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未经革新的古国里。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3、回顾小说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人物描写 a、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b、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人物形象 a、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b、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c、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3)、故事情节 a、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 b、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发展 ,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4)、环境描写 a、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b、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c、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d、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学情检测 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颓唐( ) 附和( ) 不屑置辩( ) 咸亨酒店( )羼水( )蘸( ) 阔绰( ) 涨红( )绽出( ) 哄笑( )间或( ) 打折( )3.解释下列词语。不屑置辩:_ 颓唐:_ 之乎者也:_ 附和:_ 君子固穷:_ 4.修改错别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色。(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 )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5.根据原文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词。只有穿长衫的,贯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孔乙己_ 出九文大钱。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_ 住。孔乙己_ 出四文大钱。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_ 上了一层灰色。6本文的体裁是小说,文中刻画的典型社会环境是( ),典型形象是( )。文中的“我” ( )(填是或不是)作者鲁迅。7.读了本文后,孔乙己的哪一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品读解析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孔乙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场,他直接出场是在哪一自然段?文中主要写了孔乙己四个生活片断,请你概括出来(人物+事件)。示例:第四段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书。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2、小说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3、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4、创设情境,进一步走近人物。我们刚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走近孔乙己,下面,试着以“众人”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短衣帮: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掌柜: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何家、丁举人: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小伙计: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邻家孩子: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 5、你觉得孔乙己最终的命运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6、 对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学有所得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1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本段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情节中属于哪一部分?_2写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3分析文中画有横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B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C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D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4“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_5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6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拓展延伸续写: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续孔乙己孔乙己低着头,坐在地上喝完最后一口酒,拖着断腿,用“手”慢慢向外“走”去。“这下打折了腿,还会再偷?”“再偷,怕连手也打折!”众人哄笑起来孔乙己害怕听到这笑声,咬着牙,拖着腿,使劲向前移去,口里不停地喃喃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点灾难,何足道哉!”人们的笑声听不见了,他在咸亨酒店后面的山坡上坐下来。小腿疼得厉害,他看了看,又红又肿,碗口那么粗,有的地方已溃烂化脓。他哭了,泪流满面。他恨丁举人:“你这个龟”他本想说句脏话,又觉得与读书人身份不相称,改口道:“君子不记小人之过也”他想到孙膑断腿胜庞涓,想到文王厄而演周易。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吾四书五经皆通,此难一过,天岂不降大任于吾身?”他痴痴地想,昏昏地睡去:他中了举,身上有很多的钱;他穿着长衫,在酒店里要酒要菜,丁举人坐在侧边,还不住地低头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