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腹外疝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十九章腹外疝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十九章腹外疝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九章 腹外疝 (2学时)西医外科学教学大纲第一节 概述目的要求【掌握】腹股沟的解剖和疝的鉴别要点。【熟悉】腹外疝的临床表现和手术适应症。【了解】腹外疝的病因病理、临床思路、 预后与转归、预后与调护。教学内容1. 概述:腹外疝是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经过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疾病。2. 病因病理: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两大因素。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3. 临床表现: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及其他。4.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腹股沟肿块、同时有咳嗽冲击感。依据病史、临床特点诊断并不难。 鉴别诊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股沟部肿瘤、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6. 治疗:手术、贴胶布法、疝带法。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第二节 腹股沟斜疝目的要求【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熟悉】腹股沟斜疝概念。【了解】腹股沟斜疝病因病理、预后转归、预防和调护。教学内容1. 概述:腹腔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的疝。2. 病因病理:同前一节病因病理。3. 临床表现易复性斜疝:轻按疝囊,咳嗽时膨胀性冲击感。病人平卧或手法将包块向腹环处推挤,包块可回纳消失,此时以指尖经阴囊皮肤伸入外环并嘱患者咳嗽,指尖有冲击感,按压内环口,包块不再出现。难复性斜疝:出坠胀感、牵引痛稍重外,其主要表现为包块不能完全回纳,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症状。嵌顿性和绞窄性斜疝:常生于腹压骤增时,表现包块明显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包块变硬无弹性,触痛明显,不能回纳。4.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无需。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 鉴别诊断: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睾丸下坠不全、急性肠梗阻。6. 治疗:非手术治疗适合1岁以内的婴幼儿;手术疗法归纳为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第三节 腹股沟直疝目的要求【掌握】 诊断; 与腹股沟斜疝、股疝的鉴别。【熟悉】 临床表现; 治疗; 临床思路。【了解】 腹股沟直疝概念; 病因病理; 预防与调护; 预后与转归。教学内容1. 概述: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直接由腹股沟三角向前突出的疝。2. 病因病理:先天因素是联合腱止点偏高;后天因素是肌肉退化、萎缩和腹压增高。3.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人,基本与斜疝表现相似。其包块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和耻骨节结的外上方,多呈半球形,不伴有疼痛及其他症状,起立出现,平卧时消失。指压内环不能阻止其出现。4.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依据临床症状及体征。 鉴别诊断:腹股沟斜疝及股疝。6. 治疗:同腹股沟斜疝。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第四节 股疝目的要求【掌握】股疝的诊断。【熟悉】股疝的临床表现,治疗,临床思路。【了解】股疝的概念,病因病理,预防与调护,预后与转归。教学内容1. 概述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2. 病因病理3. 临床表现: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一半球行肿块,如核桃大小,易形成嵌顿。4.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