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1.1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苏丹)切片高倍镜观察桔黄色(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加试剂A再滴加试剂B紫色DNA二苯胺加0.015mol/LNaCl溶液5Ml沸水加热5min蓝色1.2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个)2N2N2N4N2N染色体单数(个)04N4N00染色体组数(个)22242同源染色数(对)NNN2NN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 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4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少数细胞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干细胞癌细胞分裂分裂干细胞特点:(无限增殖)既分裂也分化癌细胞特点:(无限增殖)只分裂不分化异常分化癌变(永生)1.5细胞的生活史1.6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学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裂培养基性质固体液体培养基成分蔗糖、氨基酸、维生素、水、矿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水、动物血清取材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动物胚胎、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培养对象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散的单个细胞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特点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芽只分裂不分化贴壁生长接触抑制培养结果新的植株或组织细胞株或细胞系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提取植物提取物(药物、香料、色素等)人工种子培养转基因植物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皮肤细胞培养后移植检测有毒物质生理、病理、药理研究培养条件无菌、适宜的温度和pH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植物酶TPP5q组织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脱分化再分化植物体细胞杂交植 物细胞A植 物细胞B去壁融合杂种细胞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组织单个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A 动物细胞B杂种细胞细胞培养融合筛选核移植单克隆抗体免疫小鼠小鼠骨髓瘤细胞小鼠B细胞提取抗体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提取融合筛选体内培养体外培养1.7细胞工程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2.1酶的分类:蛋白质类酶和RNA类酶2.2生物体内ATP的来源ATP来源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酶酶ADPPi能量ATP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其它高能化合物转化(如磷酸肌酸转化)CP(磷酸肌酸)ADPC(肌酸)ATP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吸收和分泌合成代谢生物发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细胞分裂矿质元素吸收新物质合成植株的生长植物动物ATP ADPPi 能量酶2.3生物体内ATP的去向色素分布分离(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快慢作用吸收传递光能胡萝卜素叶黄素大部分叶绿素a叶绿素b吸收转化光能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组成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2.4光合作用的色素2.5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能量变化光能电能电能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物质变化H2OHO2NADP+ H+ 2e NADPHATPPiATPCO2NADPHATP(CH2O)ADPPiNADP+H2O反应物H2O、ADP、Pi、NADP+CO2、ATP、NADPH反应产物O2、ATP、NADPH(CH2O)、ADP、Pi、NADP+ 、H2O反应条件需光不需光反应性质光化学反应(快)酶促反应(慢)反应时间有光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2.6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C3植物C4植物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O2固定仅有C3途径C4途径C3途径2.7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原 理条件和过程现象和指标结 论生理学方法在强光照、干旱、高温、低CO2时,C4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不能。密闭、强光照、干旱、高温生长状况:正常生长或枯萎死亡正常生长:C4植物枯萎死亡:C3植物形态学方法维管束鞘的结构差异过叶脉横切,装片是否有两圈花细胞围成环状结构鞘细胞是否含叶绿体是:C4植物否:C3植物化学方法合成淀粉的场所不同酒精溶解叶绿素淀粉遇面碘变蓝叶片脱绿加碘过叶脉横切制片观察出现蓝色:蓝色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蓝色出现在叶肉细胞出现现象时:C4植物出现现象时:C3植物2.8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C3植物C4植物结构原因: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 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运输,光合效率高。生理原因:PEP羧化酶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只有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与CO2亲和力弱,不能利用低CO2。两种酶均有。PEP羧化酶与CO2亲和力大,利用低CO2能力强。2.9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9.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渗透系统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吸胀吸水液泡尚未形成或消失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两个系统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水分的吸收吸水原理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央液泡构成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发生条件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渗透压2.9.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扩散作用渗透作用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联系区别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2.9.3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导管运输水分的运输方向向上:根茎叶动力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根压导致吐水现象大气氮库(N2)大气固氮工业固氮NO3-氮素化肥氮盐尿素硝化细菌分解者生物固氮NH3-NO2-、NO3-反硝化细菌N2遗体生产者消费者脲酶尿素脲酶2.10氮循环 固氮微生物N2NH3固氮酶硝化细菌NH3NO2-、NO3-酶反硝化细菌NO2-、NO3- N2酶(N2循环)2.11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 2.12人体的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口诀:(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也叫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2.1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反应场所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原核细胞: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细胞质基质反应条件需氧不需氧反应产物终产物(CO2、H2O)、能量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产能多少多,生成大量ATP少,生成少量ATP共同点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基本类型新陈代谢类型兼性厌氧型异化类型需氧型厌氧型同化类型自养型异养型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兼性营养型酵母菌有光时:自养生活(进行光合作用,但供氢体不是水,而是有机物)无光时:异养生活红螺细菌有氧时:有氧呼吸无氧时:无氧呼吸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绝大多数动物,腐生的真菌,大多数细菌多数动植物一些细菌(如光合细菌,供氢体不是水,不放O2)蛔虫等特殊类型2.14新陈代谢的类型2.15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的关系时间菌体数目(lg)0时间生长速率0kk2dcabdcab生长速率繁殖率死亡率注意a:调整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说明第三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植物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内环境与稳态、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3.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应用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生长素发现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的种子产生大多集中在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及发育的种子和子房分布(略)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运输10-1010-810-610-410-21浓度/molL-10促进生长抑制生长根芽茎两重性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促进生长存在于分裂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分化促进叶片脱落促进果实成熟其他激素植物激素调节生理作用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保花保果,又能疏花疏果促进生长抑制生长取决于生长素浓度植物的器官的种类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插枝下端促进插枝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无籽番茄涂抹未受粉柱头喷洒植株(棉花)保蕾保铃涂抹未受粉柱头发根增多抑制促进抑制顶端优势疏花疏果除草其它激素免疫概述概念机体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识别“自己”与“非已”,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分类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及黏膜的屏障作用对所有病原体的防御能力组成概念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对特殊病原体的防御能力组成概念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10免疫概述B细胞造血干细胞T细胞胸腺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增殖分化血液循环大部分死亡淋巴结 脾脏 扁桃体少部分进入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抗原刺激后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中枢淋巴组织及器官骨髓胸腺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外周淋巴组织及器官脾脏扁桃体淋巴结免疫分子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淋巴细胞起源3.10免疫系统的组成与淋巴细胞的起源概念能与B细胞受体、T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性质异物性机体以外的物质。或机体内的隔离物质或已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特异性只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取决于抗原决定簇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抗原决定簇概念特点一种抗原可含有多种抗原决定族不同种抗原可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族一个B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族的刺激每一种抗原决定族只引起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概念B细胞识别抗原后经分裂增殖形成的效应B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特点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清除抗原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刺激产生特异结合抗体抗原3.11抗原与抗体3.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病原体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抗原记忆细胞直接刺激增殖分化效应B细胞抗体再次刺激增殖分化病原体再次入侵抗体与病原体(抗原)结合防止病原体感染降低病毒侵染力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再次刺激增殖分化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增殖分化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记忆细胞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宿主细胞溶酶体酶激活反应阶段效应阶段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第四单元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4.2动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没有交换)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精子的形成复制(2N=4)(2N=4)(N=2)(N=2)(N=2)卵细胞第一极体(N=2)第二极体复制卵原细胞(2N=4)初级卵母细胞(2N=4)次级卵母细胞(N=2)(N=2)(N=2)卵细胞的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种卵细胞一种类型一种类型共两种精子AABBBBABABBBAAAAAABBBBBBBBAAAAA四分体交叉互换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四分体时期四种精子(一种卵细胞)4.3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4.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比较项目减数分数有丝分裂复制次数1次1次分裂次数2次1次同源染色体行为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无子细胞染色体数是母细胞的一半与母细胞相同子细胞数目4个2个子细胞类型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极体体细胞细胞周期无有相关的生理过程生殖生长、发育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时期数量42时期42数量DNA染色体有丝减数区分难,抓住几个关键点。有丝分裂要加倍,减数分裂看同源。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开要减半。再分过程同有丝,染色体中无同源。助记词种子植株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柄受精卵供给营养顶细胞球状胚体多次分裂有丝分裂基细胞几次分裂胚多次分裂珠被种皮受精极核多次分裂胚乳细胞胚乳或者消失果实胚珠子房提供生长素消失4.6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第五章:遗传定律5.1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起的碱基间关系A=T G=CA1=T2 G1=C2A2=T1 G2=C1A= A1+A2 T=T1+T2 G=G1+G2 C=C1+C2A+G=T+C A+C=T+G12345基本关系根据第一链计算第二链5.2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比较概念示例染色体组正常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数称为一个染色体组,用N表示果蝇:N=4基因组概 念某生物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叫基因组。包括核基因组和质基因组(线料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人:23+1+线粒体DNA单倍体基因组有性别生物:N+1(N个DNA+1个性染色体DNA组成)无性别生物:N(N个DNA分子组成)人:23+1玉米:10原核生物基因组一个DNA分子组成(或加上质粒DNA)细菌DNA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中一个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见后述)线粒体DNA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中一个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叶绿体DNA区别与联系染色体组由正常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构成,只包含一条性染色体基因组由一半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DNA分子组成DNARNA逆转录转录蛋白质(性状)翻译复制复制5.3遗传的中心法则5.4基因分离定律中亲本的可能组合及其比数亲本组合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基因型比AA1AA Aa1 1Aa1AA Aa aa1 2 1Aa aa1 1aa1表现型比显性1显性1显性1显性隐性3 1显性隐性1 1隐性15.5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特殊形式亲本组合子代的基因型比子代的表现型比(一般形式)AaAaAA Aaaa121显性隐性31显性相对性AaAaAA Aaaa121显性相对显性隐性121并显性(MN血型)LM LNLM LNLM LMLM LNLN LN121显性并显性显性121复等位基因遗传物种中存在三个以上等位基因,而每一个体只含两个等位基因或两个相同的基因,基因之间存在显隐关系或其它关系。如ABO血型的遗传:IA、IB对i为显性,IA对IB并显性。显性纯合致死AaAaAaaa21显性隐性21隐性纯合致死AaAaAAAa12显性单性隐性配子致AaAaAAAa11显性单性显性配子致死AaAaAaa a 11显性隐性11伴性遗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形式多样,在后面有专题讨论。X上的致死效应见专题5.23 (P53)P双显AABBA显(AAbb)Aabb双隐(aaBB)B显AaBb双显F1配子ABAbaBabABAABB(双显)AABb(双显)AaBB(双显)AaBb(双显)AbAABb(双显)AAbb(A显)AaBb(双显)Aabb(A显)aBAaBB(双显)AaBb(双显)aaBB(B显)aaBb(B显)abAaBb(双显)Aabb(A显)aaBb(B显)aabb(双隐)F1表现型表现型同亲本亲本为AABBaabb时:10/16(9/16 + 1/16)亲本为AAbbaa BB时:6/16(3/16 + 3/16)双显A显B显双隐9331比数4种种类9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F25.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特点5.7遗传定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遗传定律亲本中包含的相对性状对数F1F2遗传定律的实质包含等位基因的对数产生的配子数配子的组合数表现型数基因型数性 状分离比分离定律112423(31)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 律2241649(31)2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33864827(31)344162561681(31)4nn2n4n2n3n(31)n将自由组合定律分解成分离定律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出子代基因型概率或表现型概率(或者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或基因型比推出亲本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得出最后结果方法一分离定律法例2用绿圆豌豆与黄圆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子代四种豌豆:黄圆196,黄皱67,绿圆189,绿皱6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已知黄受Y、圆受R控制)解分解成分离定律的子代表现型推出亲本的基因型子代表现型比亲代基因型得出结果亲本绿圆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黄圆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圆(196+189)皱(67+61)=31黄(196+67)绿(189+61)=11YyyyRrRr基因型为AaBb(甲)和Aabb(乙)的亲本杂交,求子代中同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解分解成分离规律的杂交组合AaBbAabbAaAaBbbb1/4AA 1/2Aa 1/4aa1/2Bb 1/2bb推出各组合的基因型概率和表现型概率计算结果:例1示例3/4A显1/4a隐1/2B显1/2b隐子代基因型为AaBb(同亲本甲)的概率是:1/2Aa1/2Bb1/4子代基因型为Aabb(同亲本乙)的概率是:1/2 Aa1/2bb1/4子代基因型同亲本的概率是:1/41/41/2ii i子代表现型同亲本的概率是:(3/4A显1/2B显)+(3/4A显1/2b隐)=3/45.8自由组合遗传题的快速解法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均为显性。亲本紫缺番茄与紫马番茄杂交,子代出现了紫缺、紫马、绿缺、绿马四种番茄。求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表现型比。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图)。紫缺紫马A-B-A-bb紫缺紫马绿缺绿马A-B-A-bbaaB-aabb基因式基因式(亲本)(子代)根据基因式推出亲本基因型。由于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出现,因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紫缺)和Aabb(紫马)。利用分离定律法推出子代表现型比(如图)。3紫 1绿 1缺 1马3紫缺3紫马1绿缺1紫马解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适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关系已知时)方法二基因式法示例因为子代的表现型比之和就是子代的组合数,所以根据子代的组合数可推出亲本产生的可能的配子种数。根据亲本可能的配子种数可推出亲本可能的基因型。再根据亲本相关信息最后确定亲本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方法三逆推法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均为显性。亲本紫缺番茄与绿缺番茄杂交,子代出现了3紫缺、1紫马、3绿缺、1绿马四种番茄。求亲本的基因型。推出亲本产生的可能的配子种数由题意可知,子代的表现型比之和为(3+1+3+1),8种组合数,由此可知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为: 一个亲本产生4种配子,另一亲本产生2种配子(因为只能是4种配子与2种配子的组合才有8种组合数,因为一方产生8 种配子,另一方产生1种配子的组合不可能)。推出亲本的基因型要产生4种配子,基因型必为AaBb(双显性)。所以亲本紫缺的基因型为AaBb。另一亲本只产生2种配子,因为表现型为绿缺,那么基因为aaBb。验证不错。解示例熟练运用三种方法可以进行口算心算,大大提高解题速度。三种方法中“分离定律法”最适用,适合各种情况。提倡使用该方法。后两种方法的应用需要一定条件,有一定局限性。注5.9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的相互作用作用类型特 点举 例加强作用互补作用(球形)AAbbaaBB(球形)AaBb(扁盘形)A-B-(扁盘)A-bb(球形)aaB-(球形)aabb(长形)9/163/163/161/16南瓜 PF1F2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或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某一亲本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纯合或杂合)共同决定新性状。F2表现为97(白花)CCddccDD(白花)CcDd(紫花)C-D-(紫花)C-dd(白花)ccD-(白花)ccdd(白花)9/163/163/161/16香豌豆 PF1F2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新性状,单独存在时表现相同性状,没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F2表现为961重叠作用不同对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影响,有两种显性基因时与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型相同。没有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F2表现为151(三角形果)EEFFeeff(卵形果)EeFf(三角形果)E-F-(三角)E-ff(三角)eeF-(三角)eeff(卵形)9/163/163/161/16荠菜 PF1F2抑制作用显性上位一种显性基因抑制了另一种显性基因的表现。F2表现为1231右例中I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现。I决定白色,B决定黑色,但有I时黑色被抑制(白色)BBIIbbii(褐色)BbIi(白色)B-I-(白色)bbI-(白色)B-ii(黑色)bbii(褐色)9/163/163/161/16狗 PF1F2隐性上位一对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抑制作用。F2表现为934右例中c纯合时,抑制了R和r的表现。(黑色)RRCCrrcc(白色)RrCc(黑色)R-C-(黑色)rrC-(浅黄)R-cc(白色)rrcc(白色)9/163/163/161/16家鼠 PF1F2抑制效应显性基因抑制了另一对基因的显性效应,但该基因本身并不决定性状。F2表现为133右例中C决定黑色,c决定白色。I为抑制基因,抑制了C基因的表现。(白色莱杭)IICCiicc(白色温德)IiCc(白色)I-C-(白色)I-cc(白色)iiC-(黑色)iicc(白色)9/163/163/161/16家鸡 PF1F2作用类型F2表现型比作用类型F2表现型比作用类型F2表现型比互补作用97重叠作用151隐性上位934累加作用961显性上位1231抑制效应1335.10 杂交育种5.10.1培育显性基因(A)控制的优良品种后代纯合的速率取决于等位基因的对数和自交的代数公式(n表示自交的代数;r表示等位基因对数)多对相对性状控制方法同上。纯合更加困难,育种难度大原始材料培育目标AaAA育种方法连续自交,连续选择,直到基本不发生性状分离AaAA41aa41AA41Aa21aa41AA81Aa41aa81AA161Aa81aa161AA321Aa161aa321AA81aa81aa41AA41AA161aa161aa81AA81AA41aa41Aa2n1AAaa自交代数杂合体纯合体自交过程(原理)1614121812n10234n1161543218710(每代保留并种植)(每代淘汰直到几乎不出现)一对相对性状控制 原始材料培育目标Aaaa育种方法自交,选择aaAaAaAAaa保留推广淘汰5.10.2培育隐性基因(a)控制的优良品种5.11伴性遗传的特点说明:这里讨论致病基因的遗传。隐性遗传表示隐性基因致病,显性遗传表示显性基因致病。特 点示 例伴X遗传隐性遗传交叉遗传:父传女,母传子。男(雄)性患者多于女(雌)性患者。男(雄)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均由母亲传递。男(雄)性患者的女儿均为携带者。近亲婚配发病率高。XaYXAXAXAXaXAY患者携带者XAYXAXaXaYXAXA患者携带者XAXaXAY显性遗传患者双亲中至少一个是患者。女(雌)性患者多于男(雄)性患者。女(雌)性患者的子女患病机会均等。男(雄)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未患病者的后代不会患病(真实遗传)。XaYXAXaXAXa XaXa XAY XaYXAYXaXaXAXa XaY患者患者患者患者患者伴Y遗传不同源时基因无显隐性关系。基因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并表现出来。具家族同源性,用于刑事侦探和亲子鉴定。(短硬毛)XbYBXbXb(正常硬毛)(短硬毛)XbXb XaYB(正常硬毛) 果蝇硬毛遗传(与X染色体同源):5.12伴性遗传中的致死效应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花粉(雄配子)致死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雄性个体致死宽叶XBXBXbY窄叶宽叶XBXb XbY窄叶XBXbY(死)XBY宽叶XBXbY(死)XbY窄叶XbXBY宽叶11(特点:无窄叶雌株)剪秋罗植物叶型遗传:XAXaXAYXAXAXAXaXAYXaY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死亡性别区分并不难同型隐性异型显5.13通过性状识别性别的杂交设计显性隐性隐性显性XaXaXAYXAXaXaY例果蝇眼色遗传红眼白眼红眼白眼XY型性别决定显性隐性隐性显性ZOsWZosZosZosWZOsZos例家蚕油脂皮肤遗传(油脂皮肤透明)正常蚕油蚕正常蚕油蚕ZW型性别决定5.14人类常染色体遗传病与伴X遗传病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保护行业污染排放统计表格
- (正式版)DB15∕T 3634-2024 《沙葱“沙珍C-1号”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384-2024 《草原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程》
- 电梯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考试题窍门及答案
- 滴灌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客户关系管理标准化模板及跟进策略
- 家居装饰材料进销存系统协议
- 大专化工考试题及答案
- 商业场所改建合同协议
- 安全驾驶教育培训课件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日间手术课件
- 2025年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流程
- 海洋微塑料污染溯源分析-洞察及研究
- 癌痛护理查房
- 孕妇孕期心理健康管理策略
- 花园开荒保洁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