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 汉 市 汉 铁 高 级 中 学2016 届 高 三 12月 周 练 历 史 试 卷第卷 (选择题,共48分)1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 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2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的社会机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材料主旨是a允许社会流动具有积极作用b中国封建社会矛盾是可以在内部解决c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d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3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4南宋大官僚“张俊发收租六十四万斛。偶游后圃,见一老兵昼卧。询知其能货易,即以百万付之。其人果往海外,大获而归”。由材料可知a南宋政府实行重商政策b地租主要形式为实物地租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d南宋商品经济发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5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c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6“接下来的公元前4世纪首先是一个政治上衰落的时代(雅典)所有类型的人都可以跻身高层,政府办事机构的设置就是为了供人挑选,就像是一个市场上的货摊一样。”这一局面体现了a城邦制度优越 b财产等级分明 c地域选区合理 d民主政治泛滥7十二铜表法的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由此可见罗马法a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不断发展完善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8有学者这样评价柏拉图:“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这位学者主要想表达a柏拉图的思想有正反两方面相等的影响b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c柏拉图著作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9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a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b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c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d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10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汉密尔顿的核心主张是a以财产区分民众等级 b实行代议制民主c保留美国的奴隶制 d保持贵族特权地位111859年,英国财政大臣柯布登前往巴黎游说英法两国签署互减关税条约。拿破仑三世对柯布登的建议非常赞同,但法国工业领袖及其政治盟友却抵制自由贸易,最终在1860年拟定了英法商约约定互减关税。这一条约规定有利于a国际贸易壁垒准则的建立b世界自由贸易规则的完善c英法经济交流准则的确立d世界金本位货币体系发展12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段话主要说明a议会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b责任内阁制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c英国政治腐败d国王仍旧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13到1870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1)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2)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3)向“膨胀的”、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这表明a“严重社会问题”使英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b英国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以解决“严重社会问题”c“严重社会问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造成的d自由党人认识到“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14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广泛传播,此后,人们开始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就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这反映出牛顿力学a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的进步b对人们认识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发展d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依据15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16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时人张德坚在贼情汇纂中也承认:“到处遍立乡官,是我民尽为贼助。”这表明乡官制a推动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b赢得了当地开明士绅的支持c提高了太平天国的行政效率d分化了清朝内部的统治力量17蒋介石在1937年10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b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开始转变c表达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d台儿庄战役增强了抗战信心18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中共十四大之后 d改革开放初期19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开始流行港台歌曲,九十年代风靡大陆的是港台影视剧,现今的新世纪就是港台明星直接来大陆拍戏。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大陆的文化需求决定港台流行娱乐市场 b港台文艺引领大陆流行风潮c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融 d大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201972年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主要针对的是a法国重返越南,东南亚局势紧张b国际恐怖组织在亚太地区频繁活动c苏联在亚太地区实行扩张政策d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21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一工业联合公司一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c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d注重运用价值规律22下表是美国总统胡佛任期内采取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 时间 措施 1932年1月 签署联邦土地银行法,用以扩大富有农场主的救援 1932年7月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 1932年8月 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1932年12月 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 a胡佛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坚决反对者 b美国已经大规模对经济进行干预c美国已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胡佛对美国经济走势有精准预测23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美国经济学家乐观地认为,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彻底克服通货膨胀,保持美元坚挺地位 b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几乎为零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新经济增长点 d缩小贫困差距,避免了财政赤字24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5 (25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 民主启蒙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问题二 民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层是指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主、富裕个体工商户;另一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社会声望。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问题三 民观材料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1899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后来他又指出:“国者,民之国也。”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 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5分)(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从背景、内涵、影响三个方面评述梁启超的“国民”观。(12分)26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明清时期 a: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 c: 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来 d: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再说到(汉代)选举制度,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至少他们已懂得该项标准,不该是血统的亲疏,不该是势力的大小。亲的、责的、强的、富的,都不够此项标准,而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而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这也不能不说是在当时已算合理化,已算开明与进步的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所有的行政官员,除军事基金司库官、观剧基金管理官以及水井监督官外,都 由抽签任用;这三个官吏则用举手选举,他们的任期从一次泛雅典娜节到下一次。所有军事 官吏也用举手选举。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举制度的特点,并概括该制度中“开明与进步”的地方。(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汉代与古代雅典民主制时期的选举制度的不同之处。(5分)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古代中外选举制度?(3分)12月26日高三历史月考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5题(1)(5分)25题(2)(8分)25题(3)(12分)26题(12分)27题(1)(7分)27题(2)(8分)12月26日高三历史月考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adabcdaddbb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dbcacadcbaca25【答案】(1)相同:批判专制,约束权力 ,实行民主。(2分)不同: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3分)(2)特点:农民阶层数量减少,中间阶层扩大。(2分)原因: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私有经济的发展;高考制度恢复,高等教育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6分)(任三点给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传统政治文化体制日益解体(4分,任答2点即可)“国民”内涵:国民是国家主人,应具备一定素质;国民享有相应权力,也应尽一定义务。(4分)影响:有利于民族觉醒,激发国人的责任心和爱国热情;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4分,任答2点即可)26【答案】答案示例:a(明清时期):关系: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2分) 阐释:明末清初,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禁海”。闭关锁国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