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1页
谈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2页
谈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3页
谈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4页
谈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德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博爱县玉祥中学 邱小玲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多年,我真切地感到,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 教育 ,也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科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相关知识),是爱国主义 教育 、环境保护 教育 、安全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 教育 等思想品德 教育 的重要素材,只要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并积极从其它书报上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 教育 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道理;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二)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 教育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八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丹麦著名 物理 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 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 知识 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环境保护事业已经走向了法律化。在众多的环境污染因素中,由化学工业、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 化学 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化学课上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与环境污染知识,观看环保影像资料,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 教育 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 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 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安全教育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应该随时对学生实施安全知识教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化学课是实验安全教育的最佳场所,例如在教学给液体物质的加热时,通过强调学生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使用浓酸浓碱时要十分小心等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通过科学家的事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法国 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 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 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 化学 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通过介绍化学与振兴经济的关系,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等,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并 教育 学生,这些美好的未来,必须依靠同学们扎扎实实地从现在做起,努力去开创,坐享其成是等不来的。使同学们明白自己肩负着重任,从而树立起为振兴家乡经济,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的远大理想,以促使他们自觉并努力地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点滴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科学探究,从三个方面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首先,介绍如何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其次,做好实验,贯彻科学探究理念。最后通过交流实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 科学探究 实验教学 兴趣 积极探究 互相提高 科学探究是这次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化学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利用实验,激发兴趣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中的奇幻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能激发他们努力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因而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才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两无色液体相混变红”、“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再如学习第四章中的燃烧条件前,我补充一个实验:把小纸船放在水面上,向船内倒入一些酒精,然后点燃,发现酒精燃烧,而纸船却完好无损。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更高,迫切探究原因是什么?学生提出若干种方案进行探究,我也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显著。又如在复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反应时,我事先准备了相关器材和药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上讲台演示。结果有许多学生想出了对比实验:用同学们喝水的两个相同的软塑料瓶,都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比较两瓶变瘪程度,现象非常明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又使学生巩固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相关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及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对提高他们的能力,尤其是探究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二、做好实验,积极探究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由此可见,做好化学实验,对学化学至关重要。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初中化学教材(沪教版)中的“活动与探究”共有60项。在实验活动设计中,没有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堂实验”、“实验习题”,对实验基本技能的练习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指派。这就给学生和老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许多实验改为独立或合作实验。如点燃石蜡、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铁生锈、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自制酸碱指示剂、制作叶脉书签、淀粉的检验、葡萄糖的检验、试验蛋白质的性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几种纤维的鉴别等等。这些实验有的在家里完成,有的在学校完成,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平时,常有许多学生问这问那,问某些仪器和药品在哪买,还有许多学生发动家长,大多数学生能及时向我汇报相关实验情况。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探究能力。其次,还要适当补充和改进实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都有明确的结论,这些实验往往就成了验证性实验,还有些内容较空洞,缺少说服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宗旨,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补充。如学完“41 燃烧与灭火”,我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如(猜测讨论现象实验探究总结归纳)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升华。再如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很难操作,我改用废报纸来做(把废报纸卷成喇叭状,上下口径分别为1cm和10cm,倾斜放置与竖直面成60角,点燃大口部位,过一会儿点燃小口处冒出的气体即可观察到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了)。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既掌握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又如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产生的二氧化碳来不及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使锥形瓶瓶内气压迅速增大,导致橡皮塞被“顶飞”。后来我就和学生一块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把锥形瓶换成吸滤瓶,并在导管口接一个气球。接着用此方法做实验,确实未出现橡皮塞被“顶飞”。虽然费时,但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三、交流实验,互相提高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表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做实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就存在着差异,及时通过交流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补充教师的教学。教师往往会忽略家庭小实验的交流,常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一点,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第一章时,我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鸡蛋壳与食醋反应”的实验,并做好记录,第二天交流。结果学生记录的内容五花八门,令我耳目一新。如:蛋壳表面有(大量)(少量)气泡、蛋壳变软、蛋壳发黄、蛋壳表面过很长时间才有气泡、先有气泡、蛋壳悬浮于醋中、蛋壳在醋中旋转、蛋壳里面成分变硬、最后我吃了鸡蛋等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平时,我常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实验心得。许多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最终完成对所做实验的完整建构,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平时我也注重整理学生的交流成果,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更需要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 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1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祝”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2.身心健康,增进记忆。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润滑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3.理解融会,增强记忆。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一定要理解:只有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的体积才是224升,而不要靠死记硬背。4适当复习,强化记忆。“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5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教学中,尽量揭示现实对象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多种联想,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对于酸酐的记忆方法,若掌握规律:对于一种含氧酸,它失去所含的水分子剩余的那部分就是该酸的酸酐,对于直接不能失去水分子的酸,可以扩大该酸中各元素的倍数,然再失去水分子,所剩余的部分便是该酸的酸酐,就不必逐一记住多种酸的酸酐。只要联想到关于“含氧酸失水”的规律,就会想起好多种酸的酸酐。6浓缩知识,择要记忆。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概括为“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等”(正反应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