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孔子世家》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孔子世家》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孔子世家》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孔子世家》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世家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词义解释和翻译为例,检查学生课文预习情况。 2、以提供的课文片段为例,指导学生讨论孔子的理想人格以及能给我们为人的启发。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1、学生集体朗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题。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词义。 孔子贫且贱(社会地位底下) 请与孔子适(去、到)周 好(喜欢、爱好)议人者也 与齐太师语(谈论)乐 齐人称(称赞、称道)之。 可以益(增加(新的学习内容)矣 未得其数(弹奏的)技艺)也 几(同“颀”,长、高)然而长 如王(做王)四国 师襄子辟席再(两)拜 军(驻军)于城父 陈蔡大夫谋(商量、谋划)曰 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弊病) 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心意、想法) 子路愠(生气、怨恨)见曰 君子固穷(困厄) 良农能稼(种庄稼)而不能为穑 君子能修(研究、完善)其道 不容何病(担心、担忧)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脱身) 欲以(凭借)通乎景公 齐人称之(他)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在)野 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同“欤”,吗) 安(哪、怎么)有伯夷、叔齐 夫子盖(同“盍”,何不)少贬焉 而不能为(被)容 而(你)志不远矣 夫道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修也 孔子欣然(的样子)而笑曰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连续十天仍不要求学习新的内容。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译文:我听说富贵的人拿财物送给别人,仁人用(有益的)话送给别人。我不是富贵的人,但还虚有“仁人”的称誉,那就送你几句话吧。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邪?人之不我行也。” 译文:子路回答:“是不是我们没有做到对人仁爱?别人不相信我们。是不是我们还不够聪明?别人不跟我们走。”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做适当的点评。 2、答疑: 1,作者为什么写第六段,写第六段的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2,通过3-11段的理解,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3,第11段说”使子贡至楚”,而第六段说他们被围困了,怎么还能去楚国呢? 4,为什么孔子学琴详写?写孔子和三弟子的对话有什么目的? 5,陈蔡知道孔子的贤能,为什么不去请孔子为自己的国家为政? 6,写孔子学琴,难道真的可以达到那种境界吗? 7,孔子说的“一以贯之”中的“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一”贯之就能多学而识之者? 3、讨论 本板块的主题为“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同学们集体朗读60页的文字,体会教材作者的编写意图。 注意这样一句话:“在一些优秀的人物传记中,作者本着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着力凸现人物在历史进程中难得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渗透着他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解读。” 需要说明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人物时,许多时候是借以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在我的理解中,史记中的理想人格和相关作品中的人物的理想人格是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 请同学们研读上述文段,讨论文中突出的孔子的“理想人格”的具体内容,并说说可以给我们的启发。具体表述方法: 理想人格:学而不厌、好学 文中相关内容:适周问礼学韶乐学鼓琴 理想人格:善于学习深思善悟 文中相关内容:学鼓琴,四个阶段的变化 理想人格:贤人 文中相关内容:在陈蔡之间被围侧面表现 理想人格: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