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媒: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特色分析.doc_第1页
新闻与传媒: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特色分析.doc_第2页
新闻与传媒: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特色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与传媒: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特色分析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特色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吴瑛从中央到地方,几乎各级电视台都有晚间新闻,这其中包括卫视等综合性频道,还有经济、教育、娱乐等分类频道。时间大致集中在晚间9点到10点的“第二黄金时间”段。然而,笔者综览上海地区可以接收到的所有晚间新闻,发现同质化现象严重,与7点档的各地新闻和央视新闻联播重复率高;节目编排基本由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娱乐等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间断层现象严重;报道内容大多侧重本地,且以时事类为主,少见深度报道;有深度报道的栏目也比较集中于话题沉重的反面报道,并不适合这个时间段观众的接收需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一份轻松的新闻“夜宵”,为什么说它是夜宵呢?因为观众在7点的时候已经享受过“新闻晚餐”,那是一顿信息量大、节奏快、基调严肃的“正餐”。9:30分以后,临近睡眠,观众的“口味”就变成“花色夜宵”了,“正襟危坐”、嗓音高扬的联播式新闻很难再提起观众的兴趣,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则以轻松幽默为特色,娱乐化社会新闻,以平民化视角,向我们把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一、以娱乐化的软新闻为主,以诙谐幽默为基调。对于娱乐化新闻,学术圈内莫衷一是、贬褒皆有。今天讨论的主题不是娱乐化新闻该不该主导新闻形式,因为那是宏观的理论探讨,而对于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一路走来,直到今天成为湖南卫视所有栏目收视率之首,并在全国市场收视率达0.4,如此骄人成绩的取得,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将新闻娱乐化,事实不容置辩,这里且将其“拿来”。西方社会将新闻娱乐化流行的原因归结为二:一是快乐主义原则是笃信个人现代西方人追求的目标,受众的新闻消费行为同样如此,这是其社会基础;二是传媒市场化使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倾斜,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力使媒介完全受“大数法则”支配,原先新闻选择与制作的新闻理念为强调受众广度、制作成本及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程度的市场理念所取代。我国的媒体目前还处于全部官办的“公营”状态,社会效益是新闻机构首先应该考虑的岗位职责。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化管理”已经成为媒体经营的方向,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多种竞争方式引入轨道,追求利润、追求收视率成为媒体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并且随着观众接收习惯的改变,努力提高收视率也成为电视媒体实现“信息”传播功能的首要条件。对于晚间新闻的娱乐化,制片人潘礼平说:“我的第一标准是要有味,当然也要份量和导向。”以趣味性、人情味等软新闻为主打,这对于硬新闻先天不足的卫视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在晚间新闻很少见到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开工峻工仪式新闻,扑入你眼帘的,尽管是一些凡人小事,但其中所蕴含的风趣误诙谐,令你忍俊不禁,所渗透的浓浓的人情味,令人回味无穷。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以自己成功的实践,打破了传统新闻理念上的条条框框,实现了新闻观上的一系列嬗变。从2001年11月2日改版以来,栏目定位为“五性”:即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这“五性”最后又都要通过一个“可看性”得以释放。晚间新闻认为,要使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色,可看性是个前提。晚间新闻以小成本制作的软新闻符合受众的需求。在新闻报道上打破“八股腔”,追求轻松幽默。从导语到正文到标题甚至到署名,晚间新闻都力求让观众叫好。导语的巧设悬念,标题的风味和意趣,在晚间新闻中都有体现。“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吧。”这是主持人张丹丹、李锐的一句轻松的开场白。人们在记住了一档好的新闻节目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些新闻主播的名字。主播的风趣幽默的个性带动了整个节目的个性,主播的个人魅力使得整档节目在观众的心里像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串联词和解说以普通观众听得懂的短句和俗语为主,力求幽默风趣。下面是种西瓜这条新闻中的一条解说词:“在株洲和醴陵的一些大超市里,有一种黄皮西瓜不是外地运来的,而是东富镇龙源冲村的一些农民自己种的“秋西瓜”,村支书整天是笑眯了,来听她讲种“秋西瓜”罗!”这样平实的语言和风趣的插科打诨自然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还有风趣的标题,如“偷鸡摸狗,统统带走”、“只要大家过得去,宁愿自己过不去”、“故事里的事,我们都想试”等等,小题巧做,幽默诙谐。二、平民化视角、社会新闻为主,以平等的姿态与观众交流。在一天中,人体机能高潮期在上午9时至12时和下午3时至9时。进入晚9点以后,人体机能开始下降,此时大多数人不愿再接受严肃正统的新闻。晚间新闻应以杂志型的软新闻为主,与综合新闻拉开“竞争战场”。这样就满足了观众在了解完国内外大事后,还希望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小事的信息需求。正是由于观众对这种信息的需求,节目在收视群中得以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而通过满足观众的这种信息需求,晚间新闻才能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它将镜头对准平民生活,普通市民和农民兄弟是新闻的主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人物访谈、传奇故事、情感故事、奇闻趣事、绝技绝活、发家致富的“怪招”等层出不穷,选题的标准就是观众感兴趣。栏目的主要板块有,城市看花眼神仙会我来露一手点子公司喜报老乡见老乡湖南好地方听我讲新闻等,一听名字就知道它们喜闻乐见了。而且这些通俗化的标题之中有的饶有趣味,有的颇富接近性,有的非常显著,都符合新闻五要素的要求,因此在结构理论上他们是“漂亮又中用,好看还压秤”的。在叙述方式上软化得当。处理稿件时,除了考虑新闻与听众的相关性、贴近性,以引起听众的收听兴趣外,还时常激励受众接受特定的传媒信息,以使这些新闻嵌入观众日常的生活,提供的新闻成为受众谈论的话题。这样的表达方式必然要求栏目放弃优越的信息提供者的定位,以面对面、心贴心的姿态叙述,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在这里甚至很难找到“宣传”的影子,记者和主持人在和观众一起理解、认识周围的世界。在每期节目结尾,主持人都会重复朗读事先制作好的“求稿广告”,“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在全国小有名气,要想留住和扩大全国的观众,光靠晚间新闻栏目的区区二三十号人难以胜任,必须仰仗全国各地的电视同仁施以援手、惠赐佳作。”除了向国内同行征求佳作,晚间新闻还向普通观众寻求新闻线索,主持人恭敬地称“拜托大家”,并且把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全名、Email等全体列上,这样平等而尊敬的姿态在其他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真是少之又少。以管窥豹,这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电视栏目能够走向全国的重要因素吧。三、制作连贯紧密,自成一体,同时配以通俗音乐,给人轻松明快的审美享受。据美国一些调查公司的结论:普通观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大约只能保持12分钟,隔几分钟的焦点报道常能形成收视曲线上的高峰。与一些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动辙“连载”超过十几分钟不同,湖南卫视30分钟的晚间新闻几乎没有一条超过10分钟,一天的新闻条数常在6至8条左右。同时均衡配置深度报道的形式,这种组方式有效的消解了观众的疲倦和精神分散。栏目编排上善于控制节奏,使节目张驰有序、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既注意长、短新闻的搭配,又注重图像、口播新闻的穿插,将稍严肃的新闻与轻松活泼的新闻有机组合。晚间新闻采用颇具亲和力的“说新闻”播报方式,主持人语言、解说词、同期声浑然一体,前后条新闻之间以串联词顺利衔接,整台晚间新闻则犹如一个有几道弯的新闻故事,主持人娓娓道来,领着观众由开端而发展,由发展而高潮,再由高潮而结局,余音绕梁,回味良久。同时将原本完全独立的记者署名也加入新闻故事,如“晚间新闻记者李哲、彭湃也是心潮澎湃,向抗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向刘老这样渴望上前线的抗非典弄潮儿致敬!”再如“晚间新闻记者李甜、李洁觉得邰勇夫不仅仅是个勇夫,他有勇有谋有口才,这样的人物不成功那才怪。”这样的解说词使作者署名与故事融为一体,也真是“记者平民化”到了极点。声音是电视表达的基本元素,声音如同感情一般,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又风平浪静,时而战场上枪炮声轰鸣,时而生产队里吆喝声喧天。在电视中,声音具有叙述故事的强大功能,声音在电视叙事中所形成的综合听觉形象,构成电视屏幕上的声音形象,声音之中又以音乐表达效果尤佳。电视剧中的音乐早已司空见惯,但新闻节目中却很少有配音乐的。晚间新闻常以音乐为“新闻蛋糕”之“佐餐”。在聚焦身受病毒感染的抗非典医护人员时,一曲爱的奉献催人泪下,在工人大哥挽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