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整合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网络构建区 教材详解区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区 1 教材详解区 2 教材p21活动思考1 水 森林 土地 鱼 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 石油 铁矿 煤是非可再生资源 2 略 教材p24活动探究1 建设占用 灾毁耕地造成的损失属于实质性的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造成的损失属于暂时的 2 有必要 退耕还林 草 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 保护水土 可以改变局地小气候 减少旱涝灾害 从而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减少灾毁耕地 教材p26活动探究1 人口增长 自然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 只体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 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科技的作用 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市场协调 能体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积极影响 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科技的作用 人类有能力改变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状况 使人口 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 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2 略 教材p28活动探究 上 木柴 干草 煤炭 部分 纺织面料的原料 教材p34活动实践1 约旦的植树节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树节是3月6日 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 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委内瑞拉1905年决定每年5月23日为植树节 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日 印度的植树节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 菲律宾的植树节已有70多年历史 他们把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植树节 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 也是国庆日 古巴的植树节是10月10日 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6日至12日 意大利1898年就决定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 2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 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 国民政府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 植树节 直到1979年2月23日 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 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树形 1 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 5棵 人人动手 绿化祖国大地 2 五棵树可会意为 森林 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 显示着绿化祖国 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文字 表示每年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教材p35活动思考根据现有材料 世界上类似的通过造林抵御荒漠化的工程还有许多 但只有罗斯福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 究其根源 是因为美国的治沙之道不只是种树 而是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针对1934年的特大黑风暴 罗斯福1935年下令并实施 大平原各州林业工程 习惯称罗斯福工程 拨款7500万美元 大致沿西经100度线种植了一条宽100英里 从北向南纵贯美国中部的防护林带 美国在实施罗斯福工程的同时还做了一系列工作 成立了土壤保持局 鼓励各州采取土壤保护措施 加强对土地的监管 农田免耕 休耕和粮草轮作等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将数百万公顷易受旱灾的农田退耕还草 改为牧场 加上黑风暴肆虐的几年中 有几十万居民从中部大平原新垦地举家迁往西海岸 上千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了自然退耕还草的机会 在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地带设立了保护区 经过二十余年的恢复和生态建设 这一地区的表土状况基本稳定下来 黑风暴没有继续肆虐 美国的 罗斯福工程 对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借鉴作用 中国还需要在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健全法律法规 加强土地监管 加大资金投入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移民等方面加强努力 教材p38活动实践 下 1 略 2 从土壤性质 当地气候 水源等各方面来看 一方面便于人类的耕作 一方面适合作物生长 同时人类的耕种操作不至于对生态造成明显损害的土地 就叫宜耕土地 不一定 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既要严格保护耕地 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对于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开发行为 要坚决制止 如禁止毁林 毁草开荒 禁止在大于25度以上坡地和自然保护区内开垦耕地 禁止围湖造田和侵占江河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