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9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9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9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9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测控(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主要是因为它规定( )a.鳏寡孤独者由国家供养 b.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产品思路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分配上。答案:d2.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反帝斗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中华民族取得了独立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宣布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 d.列强从此再也不能维持其稳定的在华统治秩序思路解析:从反帝斗争的作用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外国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清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d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同之处是( )a.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 b.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迫于形势未能真正实施思路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并没有真正实行过;而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以说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答案:d4.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思路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内容,能概括材料的大意,从而在选项中找到与材料最接近的答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描述的是太平天国的内乱即天京变乱。答案:a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符合中国国情c.军事指挥屡屡失误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思路解析:军事指挥失误是表面现象,对手镇压是外因,拜上帝教只是洪秀全用来宣传的工具,只有a项是内在的根本的原因。答案:a6.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借用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的真实意图是( )a.反清复明 b.反对封建统治c.反满兴汉 d.反对民族压迫思路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从革命性质看反对满洲贵族压迫应包含反封建的内容。答案:b7.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革命党人进行了周密完善的筹划 b.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扬了主动精神c.革命领导人始终处于武装起义的前 d.是中国同盟会领导人直接策划发动的思路解析:解题关键是明确起义背景,由于制造炸弹不慎被发现,大部分革命领导人外逃,革命新军主动冲出营房发动了起义。答案:b8.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思路解析: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及人民权利的自由平等在当时并未真正实现,d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a9.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本原因是( )a.肃清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工农武装割据”的推广c.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 d.开展广泛的土地革命思路解析: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毛泽东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并推向全国。答案:b10.“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思路解析:南昌起义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号,秋收起义则首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并且从诗中的“秋收”“暴动”也可看出。答案:c1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 )a.必须坚持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 b.必须创建新型的人民军队c.利用国民党组织起义是可行的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思路解析:大革命失败后,受苏联影响较大,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而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国情是不同的,因此起义受挫。答案:d12.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当时的“左”倾错误c.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和博古的军事指挥权思路解析: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而不是从思想上进行了彻底清算,真正清算应该是在整风运动中完成的。答案:b13.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b.以游击战为最主要的歼敌手段c.坚决地反对以阵地战阻击敌人 d.突出人民作用而不以军队为主思路解析:国共两党分别实行了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抗战。答案:a14.中共制定的措施中,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是( )a.“三三制”原则和减租减息 b.减租减息和整风运动c.“三三制”原则和大生产运动 d.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思路解析:考查再现历史结论、历史事实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限制词“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与其对应的是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答案:d15.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首次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在解放区彻底实现了平均地权c.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思路解析: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都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答案:d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请完成:根据以上材料,从目标、经过、结果及评价等方面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思路解析:从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中国代表团坚持既定目标,没有放弃交涉努力会上申辩、提交书面照会、公开抗议、声请保留等,再联系日、美、英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的立场,就可将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概括为“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等情况。试题本意是提供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的背景,为“评价”中国代表团拒签“顺应民心”提供史实依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排除五四运动的干扰信息。参考答案: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17.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路解析:第一问需要根据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史实进行概括归纳,明确其发展趋势;第二问应从经济利益的不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政治势力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三问可以从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角度思考。参考答案:(1)关系变化:由合作到分裂,再到合作,再到分裂。(2)主要原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国共两党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就能实现合作,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会产生斗争和分裂。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