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学生用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选择:1.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的相同之处是 ( )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b体现了民主制度的原则c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原则 d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2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3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d清朝的军机大臣4郡县制、刺史制和行省制的相似之处是 ( )a最初都是地方行政区划制度 b其相应机构都直属中央六部管辖c都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 d都被其后的历代王朝沿用5江西安福枫田邓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段:“始祖东汉人邓禹,字仲华,南阳邓州新野人。佐汉光武中兴,为云台第一元勋,官拜大司徒,进太傅,封高密侯”。与邓禹任职有关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征辟制 c科举制 d军功爵制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这一言论指出八股文 ( )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所在a b c d7右图是一张残缺的中国古代某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系表,对这张体系表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a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和分权制衡b相权被分化,君主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c符合近代的“分权制衡”理论d门下省官员和御史都有一定的监督权力8“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 ( )a井田制 b察举制 c九品正中制 d代田法9“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成果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产生过重要影响。”下列不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日本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创新制度 b新罗仿照唐朝的尚书省设立执事省c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d西欧近代文官制度受隋唐科举制影响10“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上述诗句的理解,错误的是因东汉察举制度的流弊,推荐出来的文人及武将多不适任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造成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多平庸北宋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无缚鸡之力 清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逃避现实,武人不能打仗a b c d11“明治一词取自中国古籍易经的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而维新一词取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段话反映了a明治维新是日本向中国学习的结果 b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c明治天皇推崇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d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的文化12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13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蚧骄横,汉武帝责问他:“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这里“除吏”的含义是 ( )a拜官授职,任用官吏 b罢免官吏,精简机构c整顿吏治,打击贪官 d改革政治,调整署衙14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扩大行省的管辖区域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15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16唐太宗时有一位读书人要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有人给他提了以下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进士科录取率低,而明经科只要背熟儒家经义就有希望录取如果武艺超群,通晓兵法还可以报考武举诗赋是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平时要在诗赋上多下苦功科举考试的时候长安天气寒冷,有“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之说a b c d17.江苏有一家族,世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当地官员前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a其祖上是在唐朝考中进士的 b其祖上在科举考试中试卷的姓名是密封的c其祖上是被皇帝录取的 d其祖上是通过殿试考中进士的18(2010山东文综,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9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20.(2010福建文综,14)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1.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 )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22.(2010全国。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23.“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县统辖。”这是 ( )a设置刺史 b酎金夺爵 c推恩令 d杯酒释兵权24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 ) a公平性 b民主性 c家族性 d强制性二、材料解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 通典卷第十三 材料二 “元光元年,举贤良,董仲舒对日请令诸侯,列卿、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不肖者有罚。无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录,谓存视也。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帝于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通典卷第十三 材料三 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日:“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抱朴子审举 材料四 “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始奏二科并加帖经。其后,又加老子、孝经、使兼通之。永隆二年,诏明经帖十得六,进士试文两篇,识文律者,然后试策。” 通典卷第十五 材料五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萝、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一明史志第四十六 (1)依据材料一回答,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采用这一标准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这一制度选官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现象说明什么? (3)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这种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五,概括材料四中的选官制度到明朝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这一变化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5)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僵化,引起了进步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试以明末清初相关史例证之。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秦汉时期开始,官员监察制度便确立起来,成为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除了对官员的监督外,还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这就是谏议制度。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到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了。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机构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的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机构,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至于纠察制度,是除了要监督议会外,还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并解决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处,而无论任何国家,只要是立宪国家,纠察权归议会掌管,但其权限也因国家不同而有强弱之别,由此产生无数弊端。况且从正理上说,裁判人民的司法权独立,裁判官吏的纠察权反而隶属于其他机关之下。这是不恰当的。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对各级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为何此时的政治体制却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4分)(2)概括孙中山关于纠察制度的主张。(4分)(3)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监督格局的设计是什么?(4分)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四日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集成墙板绿色生产与节能减排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抵押买卖合同纠纷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建设劳务分包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园与房地产开发商土地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线路抢修现场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法制副校长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发电站抽水承包合同
- 2025版儿童服装慈善捐赠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房地产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招聘代理补充协议合同范本
- 2025版城市综合体商业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破伤风规范处置与预防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国企党委关于2025年主题教育自查评估总结报告
- 2025年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农业科技园区入驻协议书
- 期末核心考点:运动和力(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2025江苏南京六合龙袍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士轮岗管理办法
- 记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损失赔偿管理办法
- 2025年林木种苗工考试林木种苗工(高级)试卷与答案
- 2024年湖南省桑植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