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点中学高三语文模拟突破冲刺卷(十)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挫(cu)折 风靡(m) 标识 ( sh ) 塑(s)造b夯(hng)实 内讧(hng) 按捺(ni) 舷(xin)窗c解(xi)数 校(jio)勘 纰缪(mi) 纤(xin )维d召(zho)唤 道行(hng ) 发酵(jio) 粗犷(gu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伎俩 老生长谈 竭泽而渔 貌合神离b. 蓬蒿 毛骨悚然 波滔汹涌 前倨后恭c. 饿殍 好高骛远 玩世不恭 殒身不恤d. 痉挛 纵横捭阖 缘木求渔 越俎代庖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班固仰慕甚至崇拜孔子,对其思想和人格推崇备至,却没把孔子的每句话都当作清规戒律,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b. 教练毫不客气地指出,周军现在的状态确实有一定的退步,“先是以往那种在赛场上舍我其谁的霸气少了。”c. 据报导,去年这个市gdp高达200多亿元,而且还有继续发展上升的趋势,同级市只能望其项背。d. 李平见老领导工作十分辛苦,而生活条件也很差,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忙到商店买了一些果品回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平时写文章时常常感到思路不顺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把所有的事物孤立起来,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b.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丁玲女士曾经提出“一本书主义”,大意是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脚的、传得下去的、并足以支撑自己的书。c.杭州的西湖、温州的雁荡、金华的双龙洞浙江的山山水水无不给这位老外的记忆留下了深刻的鲜活的回忆。d.北师大今年的自主招生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着重对考生现有能力和未来潜质的考核,其中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伊拉克反美武装力量不断制造袭击事件,许多选举工作人员也遭到恐吓,国际社会非常关注1月30日的大选将怎样进行?【全,品中&高*考*网】b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英国汉默顿编著,何宁翻译,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c他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晚会上指挥演奏黄河大合唱。你们看,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情绪饱满,动作有力;眼光、手势配合和谐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d金庸武侠小说该不该进入中学课本?这一问题引起了媒体极大的兴趣,为此,都市早报发表了天龙八部登上了大雅之堂的讨论文章。6、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b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家)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又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进京赶考。(红楼梦)d卡西莫多是一个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的人。他是弗罗洛收养的弃儿,在认清弗罗洛的真实面目之前,对弗罗洛惟命是从;当他认清弗罗洛的真实面目之后,极力保护爱斯梅拉达,使其不受弗罗洛的凌辱。(巴黎圣母院)【全,品中&高*考*网】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钟军红逐渐向“载道”倾斜。故客观地审视传统观念,其利其弊都相当明显。一方面,古人反对为文而文,反对言之无物,讲求内容与形式、人品与文品、道德与文章的完美结合,要求文学家的责任感、道义心。这方面,也就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的传统。但另一方面,在反形式主义的同时,人们往往矫枉而过正,不适当地抬高了文学的地位,夸大了其功利作用。“文非有关世道不作”;文章当“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诗“必尊人伦日用”;“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可“经纬天地”、“救治人弊”等等,都是中国文人烂熟于心的古训。不能说古人之言毫无道理。文学作为作家精神的产物,审美怡悦、消遣娱乐、熏染性情、拓宽视野是重要的功能,但教育引导之功利作用也不可否认。而后者,对于身处社会剧烈变革时的作家和一部分创作个性上偏重于道义审美的作家来说,可能会更为注重。即是说,从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看,我们应视文学为严肃的事业,并承认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利作用。令人不满的是古人委实过分抬举了文学,且在有关文学本质的阐述上,对于文学的功利作用又加以了执其一端、不及其余的强调,以至于“在正统的古代文论中,政治功用就是文学的本质”。这就未免过于失当了。 自命中庸的中国文人在文学本质问题上,为何竟会显得如此极端、片面呢?这并非思想方法之失当,而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约下,知识分子的生存条件及随之滋生的依附意识使然。亘古以来,中国便是普遍的王权统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身为臣子的知识分子即使职位再高也是帝王的子民。隋朝以降,科举考试成了知识分子谋求出路的唯一途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获得功名利禄,功名利禄也造就了知识分子的依附意识。这种在王权政治、科举制度下滋生的依附意识,使历代文人大都心甘情愿地“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并在思想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地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政治统治服务。在文学方面,则表现为夸大文学的作用,强调文学以载道为目的。历代文人之所以如此地夸大文学的作用,与当时落后的农业经济也有关系。因为,假如是在商业、航海业、农业并举的实行民主制的古希腊城邦社会,或者是在商品经济和各种传播媒介比较发达的中国的今天,人们虽不会忽视文学,贬低文学,但也就会以比较正常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可是在过去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介尚未出现的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人们赖以传道的工具只有“文”(包括文章、诗歌、戏曲),于是,中国历代文人近乎失衡地重视文学,夸大文学的作用尤其是功利作用,也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然而,这一来,弊端就极其明显了。人们在抬高文学的同时,在实际上却贬低了文学。“统治者视文学为政治附庸,文学家自己也大多倾心于为政治工具。”文学应有的独立品格被削弱。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明太祖创设的科举考试时所作的八股文,专从儒家经典四书中出题,参试者“写体会而代古圣贤立言”,更使这种载道思想变本加厉,“文学必包含圣贤之大道不包含道义的,便不能算是文学”。正是在漫长岁月的发展中,这种思想也就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沉淀下来,成为一种潜藏于中国文人意识深层的思维模式。而这种背离文学独立品格,充当载道工具的思想和“文学为”的思维模式,正是传统“文以载道”观念的要害所在。7、下列关于“文以载道”观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以载道”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诗教说”中的儒家思想,从那以后作为历代正统文学观念,牢固地占据了国人的心灵。b唐时的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他们针对“前人纤巧堆朵之习”首创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明道”说。c历史上,每次“载道”理论的提出,往往都带有反形式主义、维护政治统治等色彩,因此导致人们不能辩证地看待文与道之关系。【全,品中&高*考*网】d“文以载道”思想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但是也出现了过分抬高文学的地位,夸大文学“载道”的功利作用的倾向。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王权政治、科举制度下滋生的依附意识,体现在文学方面,表现为夸大文学的作用,强调文学以载道为目的。b中国历代文人近乎失衡地重视文学,夸大文学的功利作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当时小农经济社会的落后封闭。c在文学的各种功能中,身处社会剧烈变革时的作家和一部分创作个性上偏重于道义审美的作家更为注重其最主要的教育引导功能。d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约下,知识分子的生存条件及随之滋生的依附意识导致了“政治功用就是文学的本质”如此极端、片面的观点。9、下列选项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古人所言的“道”所指并不一致,无论是一家之道,还是混合之道,甚至是经国大道,均带有反形式主义、维护政治统治等色彩。b中国历代文人近乎失衡地重视文学,夸大文学的作用尤其是文学的政治功用,实际上使文学应有的独立品格被削弱。c明太祖创设的科举考试时所作的八股文要求参试者“写体会而代古圣贤立言”,更使“文以载道”的思想畸形地发展。d“文以载道”作为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学观念,其制约文学发展、禁锢人们思想与思维的弊端显而易见。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 系:拘押 b.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 捐:遗弃 c.雄不得已,乃诣毅 诣:拜访 d.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益:好处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市人咸为之悲 我见相如,必辱之 b. 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 奉命于危难之间 c. 与谈宴而遣之 帝闻而大怒 d. 遂以愤卒 以乱易整,不武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向雄重义的一组是( )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假赤幢、曲盖、鼓吹 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 会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 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 安复为君臣之好a. b. c. d. 第卷 (114分)四、(28分)13.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2)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3)古之君子入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发竹下(宋)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注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吹:通“炊”。(1)赏析第二联的妙处。(4分)(2)三、四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15.古诗文填空。(8分)(5题任选4题),枉用相存。心念旧恩。(短歌行),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赤壁赋)引壶觞以自酌,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穷岛屿之萦回;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山屋张炜(1)我居住的这座都市,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丛丛高山,它们笼罩在雾气下的神秘诱惑我,甚至是召唤我。我每次走进大山深处时,心境都为之一变,有时甚至会为这样的情绪所惊喜,在心底自问一句:多么奇怪啊,仅仅是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这里,而此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寂静的山谷,树的谛听和注视,还有鸟儿问答。山石裸露,云母、石英的闪光。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若有若无的声音。大山的早晨也有这种咏叹,但那又是另一种色调和意味。(2)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下的小小山屋。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大约仅仅是几十年前,这些山屋还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它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但我可以想象其中的原因:山下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山上的人于是再也待不住了。 (3)小屋里的人不是和尚,他们是守山人,林场工人,或其他什么人。他们下山寻找新的日子,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我稍稍有些困惑不解的是,难道现在的山上就不需要那些工作了?比如说大山不需守、林木不需护,连同其他一些山里的营生,在现代都可以一并省略? (4)不管怎么说,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山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我在盘算一些事情。因为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我欣喜地发现这远离尘嚣的山屋可以成为我这个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看过了一个个山屋,搬进了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逃离之心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多么奢侈的思想和行为,多么繁华的简朴。16.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山屋的情感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6分)17.作者为什么要放弃都市生活而隐居山屋?概括回答。(6分)【全,品中&高*考*网】18.综观全文,作者的山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5分)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每次走进大山深处,作者的心境都会为之一变。主要是因为山间景致太美,恍若人间仙境;徜徉其间,世间的一切烦恼皆可忘却。 【全,品中&高*考*网】b、山下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对于山民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山民们因此丢弃山屋,下山寻找新的生活。 c、“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久困都市、渴望隐居的作者得其所愿之后的欣喜和兴奋。d、作者以山屋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山屋的神韵,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e、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抒情为主,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表达了作者融入自然,借以摆脱现实困扰的心声。六、(15分)20油画中是一位父亲的形象,写一段文字解读父亲的神情,侧重描绘岁月沧桑刻在他手上、脸上的烙印。 要求:(1)突出人物的肖像变化。(2)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3)不少于200字。油画父亲 罗立中七、(50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近年来,各种选秀节目风靡网络、影视,有的人一夜成名,享受着属于成功者的鲜花和掌声;有的人惨遭淘汰,品尝着属于失意者的孤独与冷落。一次选拔,似乎成了成功与否的分水岭。有人说,成名就是一种成功;有人说,成名并不等同于成功;有人说,成功并不需要成名;有人说,成功也需要成名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依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注意:作文不得脱离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少于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二、(每小题3分)7.d(解析:a项北宋以后“文以载道”作为历代正统文学观念,牢固地占据了国人的心灵。b唐时的韩愈、柳宗元是在刘勰文心雕龙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明道”说。c强加因果)8.c(解析:文中是“可能更为注重”,并且“它是文学最主要的功能错”也文中无据)9.a(解析:文中是“历史上,每次载道理论的提出,往往都带有反形式主义、维护政治统治等色彩。”)三、(每小题3分)10.d(益:动词“获益”)11.d(d、因为/用 a、之:代词,他;b、于:介词,在;c、连词,表承接)12.b四、(28分)13.(12分,每小题4分)(1)现在钟会自己叛逆,你又收殓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拿王法怎么办)?(躬:自己;收葬:收殓安葬;相容:宽容你;如何:“放在哪里”或“怎么办”)(2)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占卜功过,然后才埋葬那些尸骨吗?(“胔”从造字法上推断,及“掩骼”“埋胔”并列,可知“骨骸尸体”;流:润泽;岂:难道;功罪:功过)(3)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摒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以:用;退:摒退;若:如同;诸:之于)14.(8分,每小题4分)(1) 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薄薄轻轻写出了山区的朦胧美,重重叠叠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2分) 以动写静,“冲”字形象地写出了雾气形成的帷幔被马冲开;“放”字形象地写出了雾中的山仿佛从帷幕中走出来。(2分)(2) 诗的三、四联描绘了一幅碧穗般的炊烟笔直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小桥下弯弯的流过,鸟儿迎着诗人歌唱的画面。(1分) 这两联运用了绘声绘色(鸟儿的声音、碧穗和绿水)、动静结合(流水和小桥)以及拟人的手法(鸟儿“迎客”)(2分,答出2点即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竹下的喜爱之情及自身愉悦的心情(1分)。15(8分,任选4题,有错、漏、多字,该句不给分)越陌度阡 契阔谈讌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眄庭柯以怡颜 审容膝之易安 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五、(21分)16(6分)为山屋被主人丢弃而困惑(2分)为山屋远离尘嚣而欣喜(2分)为山屋带给自己清新的思绪、活泼的想念、愉快的心情、安定的志趣而愉悦、眷恋。(2分) 17(6分)为了逃离都市生活中尘嚣的围追堵截,摆脱现实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消磨和耗损,求得内心的安宁、自在和闲适以及身体的健康,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共4点,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得6分 ) 18(5分)是一种远离现实的尘嚣、简朴而不简陋、自由浪漫、心安理得、和谐自如的生活。(1点 1分) 19(4分)a、d( a项原因解说有误。作者心境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山间寂静的氛围让作者觉得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尘嚣带来的重负。d项对山屋描写文字的分析错误。文章主要抒发了自己山居生活的感触和认识,对山屋的描写较为简略,突出了山屋幽僻寂静的特征,不存在“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了山屋的神韵”) 六、(15分)20(15分)(例文)秋初灼眼的阳光下,父亲一张古铜色的脸,好像被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金色,上面刀刻一样的皱纹像条理分明的叶脉,千沟万壑,向人们诉说他饱含沧桑的阅历。在这张刻满皱纹的面孔上,微笑显得那么朴实、真诚,一双凹进去的眼睛里闪动着欢快喜悦的神色。那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磨出厚厚老茧的双手捧着一个旧瓷碗,半碗浊酒里散发着麦香和阳光的味道。父亲的身后,是用汗水换来的片片金黄,也许今年是个丰收年,这对父亲来说该是最大的满足吧。七、(50分)21(50分)略附参考译文: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医疗责任保险推广计划
- 家具厂家具打磨质量制度
- 小学教务处2025年度体育运动推广计划
- 教师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 新人教版初中九下第27章相似单元教学反思计划
- 宁夏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高一下学期英语学科组计划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评价计划
- 2025年急性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措施考核答案及解析
- 小学数学教研组学科竞赛备赛计划
- 2025年文化传媒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与启示
-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 王力宏经典歌曲歌词全集
- 2023年山西日报社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衔接
-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及其治疗
- 2022年省直辖行政单位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YY/T 0127.11-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盖髓试验
- T-CIATCM 002-2019 中医药信息数据元目录
- 班主任培训讲稿(共12张PPT)
- 推拿手法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