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孔子诞辰2 562周年到来之际,“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9月27日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举行。本届世界儒学大会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让世界聆听孔子,把儒学融入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东方圣城曲阜,探究儒学价值,开展对话和交流。回答12题。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b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c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d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体现了这一点,故d项应选。a、b、c三项观点均错误。答案d 2“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c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答案b3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影视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b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d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a、c、d三项表述错误。答案b4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中国的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故选d。答案d5(2012衡水中学调研)“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明快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这样做()。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解析全面继承和抵制都表述错误,a、d两项不选;古诗词不能与先进文化等同,b项不选,因此选c项。答案c6(2012广州一中月考)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振振有词:“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的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 b c d解析为什么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首先是因为其中有些有益的东西,其次也是为了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符合题意,的说法错误。答案a7(2012徐州模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古城复兴”属于文化继承,扬州通过古城复兴,“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体现出文化继承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前提,因此选a。b、c、d与题干联系不够紧密,应排除。答案a (2012华师附中检测)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回答89题。8“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当前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与中国古代的“和谐”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对我国古代_的继承。()。a传统建筑 b传统文艺c传统习俗 d传统思想解析传统思想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也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故选d。答案d9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d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解析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a错误;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内容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故c错误;题目中涉及传统文化的精华,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从2010年起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1012题。10根据上述材料,国家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为了发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人的成长的作用a b c d解析都体现了题干所指向的目的,说法不准确,因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又顺应时代、符合社会需要才能起促进作用。故答案选a。答案a11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解析题干强调继承传统文化。b、d两项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答案a12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a bc d解析诵读经典既有利于传承文化,也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特定功能,都是正确表述,说法错误。答案a13(2012潍坊二摸)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解析在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故选c。答案c 出版丧家狗:我读论语的学者李零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并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这一过程,是“试图从空间上最大可能接近孔子这一段人生经历,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据此回答1415题。14“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说明孔子的学说思想 ()。具有继承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需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表明传统文化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以从新的角度解读来推进文化建设,说明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孔子思想。明显错误。解答引文式的题目,需要在还原意思的基础上联系相关理论。本题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心内容的仔细揣摩。答案c15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分析设私学、收门徒影响儒家思想传播的原因。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b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16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祖,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2011年10月5日, 来自海内外的一万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举行盛大的 “辛卯重阳两岸同胞祭祀轩辕黄帝典礼”,祭拜共同的祖先黄帝。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你如何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的观点。(24分)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等有关知识。首先要明确,祭祀祖先是一种传统习俗,对它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积极作用予以分析,并明确态度。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祭祀黄帝陵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祭拜黄帝,要辩证分析,认识到它的积极意义。(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今天我们仍然隆重举行祭拜典礼,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落后的习俗,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祭拜活动,在同一种文化的感召下,增强全球华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海峡两岸通过共同祭拜同一个祖先,也有利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荣。17(2012天津南开区一模)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在许多青少年中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