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政治上学期阶段性(10月)考试试题 文.doc_第1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政治上学期阶段性(10月)考试试题 文.doc_第2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政治上学期阶段性(10月)考试试题 文.doc_第3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政治上学期阶段性(10月)考试试题 文.doc_第4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政治上学期阶段性(10月)考试试题 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五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二 政 治(文)第i卷(选择题,共计50分)一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说:“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色彩,“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从结绳记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b. c. d.2.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六华诞。66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到底的决心,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从文化生活角度来看,上述材料能够说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决定社会发展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d.文化作为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3.中国国家首部国家形象宣传片2011年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首播。之所以要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这是因为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4.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公司在主题公园的营造中强调“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成为文化行业内的常青树。该公司的经营理念表明a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同步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5.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 b. c. d. 6.“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 b. c. d.8鲁迅说红楼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色情,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西方也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文化的感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知识构成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经典文化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a.b. c. d. 9.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10.由孟京辉执导的话剧活着将赴德国柏林德意志剧院和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演出。活着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说的都是人心里的东西。人性是共通的,德国观众应该不会有解读上的障碍。孟京辉说,他完全不担心德国观众会看不懂。这是因为a文化是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c文化的交流传播可以增强文化的认同d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11.“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a. 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c.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 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12.“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这是流行的老百姓对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拆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时下,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之所以令人惋惜,是因为 要重视现代文化的作用,避免文化发展上的守旧主义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a. b. c. d.13.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里面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句子。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求同存异,兼收并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bcd14.“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这句话强调了a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 b科技文化创新的动力c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d交流文化创新的途径15迄今为止,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43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a文化平等 尊重差异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霸权c色彩斑斓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平等 求同存异 文化自信16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17.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18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技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方便人民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b c d19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a bcd20.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21.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c.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22.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23.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文化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正确反映 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a b c d24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 b c d25.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反应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计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6(8分)材料一 201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近10 亿人观看了大阅兵。这次大阅兵,极大地增强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爱国心、家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了人民的力量,振奋了民族精神。材料二 这次大阅兵分列式中,共展出了“东风10a”巡航导弹、“东风15b”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东风16”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d”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和“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许多网民查阅了解各种导弹的性能后都特别激动。阅读材料,说明此次阅兵活动体现了文化与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27.(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针对石家庄市春节期间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燕赵晚报组织了一次社会讨论。材料一 支持春节禁炮的人认为:“放炮虽然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但它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当时地广人稀,人们居住以平房为主,冬季的农田空旷,因此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今天,我们的城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燃放烟花爆竹必然会污染环境。”“放炮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还可能导致伤人、火灾的发生。”“燃放电子炮、社区演节目,贴对联、挂灯笼也挺有年味。反对春节禁炮的人认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燃放鞭炮是千年以来的传统,应该允许放炮,否则就没有过年的气氛了。”“空气污染不是禁几天炮就能好转的。”“有人担心安全问题,这应该增强安全意识,不能因噎废食。”材料二2014年1月15日发布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春节期间销售和有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告规定,2014年春节石家庄市区允许放炮4天,分别为除夕、初一、初五、十五,每天允许燃放的时间均为7时至24时。对于春节禁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8分)28(14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材料一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率,纷纷引进海外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靠花巨额资金引进的海外版权。继而再“你模仿我我拷贝他”,在引进版节目和模仿版的夹击下,缺少创意的本土节目表现平平,只有开讲啦、汉字英雄等少数节目因富有原创特色而让人耳目一新。(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提高文化自信?(8分)材料二 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盲目排斥外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既需要我们有对自身的理性审视,也需要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2)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请从四个方面回答,6分) 29.(10分)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30. (10分)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部分游客素质偏低,乱扔垃圾、乱刻乱画,造成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1)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保护和发展敦煌莫高窟?(6分) (2)为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10月月考答案1-5 bcbdb 6-10 babdd 11-15 abcad 16-20 dbcab 21-25cdcdd26(8分)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举行大阅兵,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也可)大阅兵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凝聚人民力量,鼓舞士气,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体验,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大阅兵能使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接受教育。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次大阅兵,极大地增强亿万人民群众的爱国心、家国情、自信心,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军事素养也会得到发展。27.(8分)赞成禁炮。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燃放鞭炮是农耕社会的产物,适合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今天是工业化时代,燃放烟花爆竹已经不适合当今的经济社会状况。(2分)文化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反作用。燃放鞭炮可能带来伤人、火灾等危险事件的发生,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2分)文化不能墨守陈规,应该不断创新。庆祝春节的习俗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 2分)反对禁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庆祝春节需要有喜庆的氛围,燃放鞭炮是最有年味的庆祝活动,所以不应该禁止。(2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通过燃放鞭炮可以充分表达我们的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2分)传统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春节燃放鞭炮作为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