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29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人民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29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人民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29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人民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第29讲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人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第29讲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1(2012温州八校联考)“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a泰勒斯b普罗塔戈拉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解析:选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故选b项。2(2010高考北京卷)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解析:选b。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乌托邦的著作,柏拉图的重要思想是理念论,b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思想,a错误;逻辑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c错误;“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思想,d错误。3(2011高考上海卷)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目要求“教皇”,故其愿望应是传播基督教即神学。而a项开展世俗教育、c项自由探讨真理和d项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应是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的思想解放。4(2011高考福建卷)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拜伦的唐璜a bc d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在14世纪16世纪,是在15世纪末,是在16世纪初,是在16世纪末;而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故应该排除。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5(2010高考山东卷)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同时代人类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社会契约论是对君权神授说的全盘否定,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人文主义思潮是对古希腊以智者学派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在更宏观领域的阐释;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调整是对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一、选择题1下列特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注重实利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敢于创新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重视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abc d解析:选a。智者学派以人和社会为研究主题,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并不相同。2之所以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b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c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的狡辩的语言和方法d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智者学派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从而引起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唤醒、说明、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残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而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4(2012嘉兴模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下面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都注重通过道德教化人的灵魂,其思想都是力图挽救日益没落的奴隶(城邦)制度,故a、b、d三项表述正确;c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而非孔子,故正确答案是c项。5. 右图是雕于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的著名雕塑“维纳斯”。雕塑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其产生的原因有()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创作的自由空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维纳斯雕像是古希腊著名的雕塑作品。因为是古希腊时期,所以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排除含有的选项。6(2011高考安徽卷)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这一论断与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相吻合,故选c项。7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强调人性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 bc d解析:选d。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希腊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也就意味着经济状况和阶级属性不同,所以正确的是。8下列哪项内容不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b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c都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d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打碎了精神枷锁解析:选c。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在背景、性质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文艺复兴抨击教会的腐败,而宗教改革则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这是二者的不同点,故选c项。9(2012舟山模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选a。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典型代表,而风俗画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作品,而文艺复兴的发生主要是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结果,故两者呈现出世俗化倾向的共同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10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到:“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b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c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d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解析:选c。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是核心思想,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在十日谈中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本题中c项“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与本题不符。11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的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可获救的主张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解析:选d。材料中“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指宗教改革开始打破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是指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思想,d项正确。a、b两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意思;c项表述与路德改革的思想相反。故本题选d项。12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解析:选b。本题考察宗教改革。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与迁移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故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普罗塔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2: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材料3: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材料4: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5: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美德即知识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请回答:(1)依据材料1至材料4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2)概括指出材料5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解析:本题以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概括归纳。第(2)问通过苏格拉底的语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反映的哲学思想。第(3)问从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来分析他们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第(4)问依据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等方面来归纳。答案:(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2)美德即知识。(3)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和需求。(4)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学习知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材料2: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曾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作过解释。他认为,普罗塔戈拉命题的意思是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现的那样。”材料3:柏拉图着手设计他的理想国家时,首先规定公民所具有的四种德性(品质),即智慧、勇武、节制和正义。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有三部分人:一是护国者,有智慧之德,担当统治者;二是卫国者,有勇武之德,负责保卫;三是供养者,有节制之德,从事生产。前两个等级不得蓄有私产,也不许持有金银,他们的生活所需全由第三等级供养;而第三等级可以保有私产,经营适合他们的那种经济,但亦限制其财富的膨胀,以防止贫富过度分化。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上册)(1)材料1中,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的?有何进步作用?(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局限性。(3)根据材料3,概括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家的特征,他的理想国家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4)材料1和材料3的观点有何共同点?解析:该题以智者学派和柏拉图的思想对比命题,着重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第(1)、(2)问要透彻理解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及对它的评价。第(3)问要求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并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第(4)问对两者观点比较后可以得出答案。答案:(1)这一命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