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三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湘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三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湘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 第三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湘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选修6 第三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湘教版)1(2012南京模拟)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面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材料。根据所提供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下图),监测点分别为a、b、c、d。材料2:pm10浓度数据统计结果(单位:mgm3)。监测点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a0.1620.0100.062b0.1780.0060.057c0.1780.0120.061d0.2200.0110.074材料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比数据(%)。监测点林地草地建筑用地裸地水体其他a38.614.1312.3311.2523.692.24b47.711.819.335.4325.734.03c51.810.659.867.7519.943.55d31.724.8316.9512.3714.151.93(1)a、b、c、d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简要分析其原因。(2)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思考,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解析:第(1)题,读材料2、3便可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降低裸地和建筑用地的面积,加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是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针对性措施。答案:(1)b点。原因:b点生态环境保护好,植被覆盖率较高;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2)加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裸地和建筑用地的面积。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2011年6月3日中国经济网消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干流水质仍为重度污染,以劣类水质为主,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材料2: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1)根据材料2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2)造成渭河干流污染较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第(2)题,渭河干流污染较重,主要是由于沿途工业企业向河流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农药、化肥等进入河流中;居民生活废水排放到河流中造成的。第(3)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对污水净化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枯水期用水。答案:(1)河流流量越大,污染程度越轻;河流流量越少,污染程度越重(或答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2)渭河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居民生活废水大量排放到河流中。(3)清洁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污水达标排放,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关、停、并、转;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对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源。读“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电子废弃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措施。解析:第(1)题,电子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溶液会污染水源、土壤、大气,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废旧电器重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第(2)题,合理处理电子废弃物的措施包括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卫生填埋等。答案:(1)废水、废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铅、汞、铬等)和有毒溶液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土壤、大气,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电子废弃物占用土地;废旧电器重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2)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监管;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2011年第二季度,浙江省政协组织一调研组就食品药品安全专程赴杭州、台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调查数据显示:20%农用地不适合种植绿色农作物,杭州城郊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是人为污染,直接威胁百姓生命健康。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材料2:下图为杭州城郊部分农产品重金属和砷超标情况统计图。(1)目前,杭州城郊已成为杭州市民重要的“菜篮子”。杭州城郊发展蔬菜种植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为_。(2)结合材料2,说出铬和铅两种重金属的主要污染对象。(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治农田污染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杭州市区人口众多,为城郊蔬菜种植提供了稳定且广阔的市场。第(2)题,结合图例读图分析可知。第(3)题,本题首先应从农田污染来源分析,再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