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考纲导读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3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4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5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的概念简单的线性规划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 线圆的方程圆的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直线和圆 圆的标准方程曲线和方程 知识网络高考导航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斜率公式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考查的热点.但由于知识的相互渗透,综合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大热门,应当引起特别注意,本章的线性规划内容是新教材中增加的新内容,近年来,在高考中经常考查,但基本上以中易题出现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的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等第1课时 直线的方程基础过关1倾斜角: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把x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倾斜角的范围为_斜率:当直线的倾斜角90时,该直线的斜率即ktan;当直线的倾斜角等于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2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若x1x2,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90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名称方程适用范围斜截式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典型例题例1. 已知直线(2m2m3)x(m2m)y4m1 当m 时,直线的倾斜角为45当m 时,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1 当m 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 当m 时,直线与x轴平行当m 时,直线过原点解:(1) 1 2或 或2 变式训练1.(1)直线3yx2=0的倾斜角是 ( )a30 b60 c120 d150(2)设直线的斜率k=2,p1(3,5),p2(x2,7),p(1,y3)是直线上的三点,则x2,y3依次是 ( )a3,4 b2,3 c4,3 d4,3(3)直线l1与l2关于x轴对称,l1的斜率是,则l2的斜率是 ( )a b c d(4)直线l经过两点(1,2),(3,4),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解:(1)d提示:直线的斜率即倾斜角的正切值是(2)c提示:用斜率计算公式(3)a提示:两直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4)2y3x1=0提示:用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或点斜式.例2. 已知三点a(1,-1),b(3,3),c(4,5).求证: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证明 方法一 a(1,-1),b(3,3),c(4,5),kab=2,kbc=2,kab=kbc,a、b、c三点共线.方法二 a(1,-1),b(3,3),c(4,5),|ab|=2,|bc|=,|ac|=3,|ab|+|bc|=|ac|,即a、b、c三点共线.方法三 a(1,-1),b(3,3),c(4,5),=(2,4),=(1,2),=2.又与有公共点b,a、b、c三点共线.变式训练2. 设a,b,c是互不相等的三个实数,如果a(a,a3)、b(b,b3)、c(c,c3)在同一直线上,求证:a+b+c=0.证明 a、b、c三点共线,kab=kac,化简得a2+ab+b2=a2+ac+c2,b2-c2+ab-ac=0,(b-c)(a+b+c)=0,a、b、c互不相等,b-c0,a+b+c=0.例3. 已知实数x,y满足y=x2-2x+2 (-1x1).试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 由的几何意义可知,它表示经过定点p(-2,-3)与曲线段ab上任一点(x,y)的直线的斜率k,如图可知:kpakkpb,由已知可得:a(1,1),b(-1,5),k8,故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变式训练3. 若实数x,y满足等式(x-2)2+y2=3,那么的最大值为( )a. b.c. d.答案d例4. 已知定点p(6, 4)与直线l1:y4x,过点p的直线l与l1交于第一象限的q点,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m求使oqm面积最小的直线l的方程解:q点在l1: y4x上,可设q(x0,4x0),则pq的方程为:令y0,得:x(x01), m(,0) soqm4x010 10(x01)240当且仅当x01即x02取等号,q(2,8)pq的方程为:,xy100变式训练4.直线l过点m(2,1),且分别交x轴y轴的正半轴于点a、b,o为坐标原点(1)当aob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2)当取最小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解:设l:y1k(x2)(k0)则a(2,0),b(0,12k)由s(12k)(2)(44k)4当且仅当4k,即k时等号成立aob的面积最小值为4此时l的方程是x2y40|ma|mb|24当且仅当k即k1时等号成立此时l的方程为xy30(本题也可以先设截距式方程求解)小结归纳1直线方程是表述直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x与y之间的关系式,由斜率公式可导出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解题时具体选取哪一种形式,要根据直线的特点而定2待定系数法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用此方法求直线方程,要注意所设方程的适用范围如:点斜式、斜截式中首先要存在斜率,截距式中横纵截距存在且不为0,两点式的横纵坐标不能相同等(变形后除处)3在解析几何中,设点而不求,往往是简化计算量的一个重要方法.4在运用待定数法设出直线的斜率时,就是一种默认斜率存在,若有不存在的情况时,就基础过关会出现解题漏洞,此时就要补救:较好的方法是看图,数形结合来找差距.第2课时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_1当直线不平行坐标轴时,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可根据下表判定直线条件关系l1:yk1xb1l2:yk2xb2l1:a1xb1yc10l2:a2xb2yc20平行重合相交(垂直)2当直线平行于坐标轴时,可结合图形判定其位置关系(二)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直线的距离1p(x0,y0)到直线axbyc0 的距离为_2直线l1l2,且其方程分别为:l1:axbyc10 l2:axbyc20,则l1与l2的距离为 (三)两条直线的交角公式若直线l1的斜率为k1,l2的斜率为k2,则1直线l1到l2的角满足 2直线l1与l2所成的角(简称夹角)满足 (四)两条直线的交点:两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取决于这两条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五)五种常用的直线系方程. 过两直线l1和l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c1(a2xb2yc2)0(不含l2). 与直线ykxb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ykxm (mb). 过定点(x0, y0)的直线系方程为yy0k(xx0)及xx0. 与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设为axbym0 (mc). 与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设为bxayc10 (ab0).典型例题例2. 已知直线l经过两条直线l1:x2y0与l2:3x4y100的交点,且与直线l3:5x2y30的夹角为,求直线l的方程解:由解得l1和l2的交点坐标为(2,1),因为直线l3的斜率为k3,l与l3的夹角为,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1k(x2)则tan1k或k,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1(x2)或y1(x2)即7x3y110或3x7y130变式训练2. 某人在一山坡p处观看对面山顶上的一座铁塔,如图所示,塔高bc=80(米),塔所在的山高ob=220(米),oa=200(米),图中所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l,且点p在直线l上,l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tan=.试问,此人距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bpc最大(不计此人的身高)?解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00,0),b(0,220),c(0,300).直线l的方程为y=(x-200)tan,则y=.设点p的坐标为(x,y),则p(x, )(x200).由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pc=,kpb=.由直线pc到直线pb的角的公式得tanbpc= (x200).要使tanbpc达到最大,只需x+-288达到最小,由均值不等式x+-2882-288,当且仅当x=时上式取得等号.故当x=320时,tanbpc最大.这时,点p的纵坐标y为y=60.由此实际问题知0bpc,所以tanbpc最大时,bpc最大.故当此人距水平地面60米高时,观看铁塔的视角bpc最大.例3. 直线y2x是abc中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若a、b坐标分别为a(4,2)、b(3,1),求点c的坐标并判断abc的形状解:因为直线y2x是abc中c的平分线,所以ca、cb所在直线关于y2x对称,而a(4, 2)关于直线y2x对称点a1必在cb边所在直线上设a1(x1,y1)则 得即a1(4, 2)由a1(4, 2),b(3, 1)求得cb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xy100又由 解得c(2, 4)又可求得:kbc3,kackbckac1,即abc是直角三角形变式训练3.三条直线l1:x+y+a=0,l2:x+ay+1=0,l3:ax+y+1=0能构成三角形,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ar且a1,a-2(提示:因三条直线能构成三角形,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即任意两条直线都不平行且三线不共点。(1)若l1、l2、l3相交于同一点,则l1与l2的交点(-a-1,1)在直线l3上,于是a(-a-1)+1+1=0,此时a=1或a= -2。(2)若l1l2,则-1 = - ,a=1。(3)若l1l3,则-1 = - a,a=1。(4)若l2l3,则- = -a,a= 1。)例4. 设点a(3,5)和b(2,15),在直线l:3x4y40上找一点p,使为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解:设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a,b),则由aal和aa被l平分,则解之得a3,b3,a(3,3)(|pa|pb|)min|ab|5kab18ab的方程为y318(x3)解方程组得p(,3)变式训练4:已知过点a(1,1)且斜率为m(m0)的直线l与x、y轴分别交于p、q两点,过p、q作直线2xy0的垂线,垂足分别为r、s,求四边形prsq的面积的最小值解:设l的方程为y1m(x1),则p(1,0),q(0,1m)从则直线pr:x2y0;直线qs:x2y2(m1)0 又prqs | rs |又| pr |,| qs |而四边形prsq为直角梯形, sprsq()(m)2(2)23.6 四边形prsq的面积的最小值为3.6小结归纳1处理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有关问题时,要注意其满足的条件如两直线垂直时,有两直线斜率都存在和斜率为o与斜率不存在的两种直线垂直2注意数形结合,依据条件画出图形,充分利用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图形的直观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3利用直线系方程可少走弯路,使一些问题得到简捷的解法4解决对称问题中,若是成中心点对称的,关键是运用中点公式,而对于轴对称问题,一般是转化为求对称点,其关键抓住两点:一是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二是两对称点的中点在对称轴上,如例4基础过关第3课时 线性规划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的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半平面)不含边界线,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半平面)包括边界线 对于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x、y)使得axbyc的值符号相同因此,如果直线axbyc0一侧的点使axbyc0,另一侧的点就使axbyc0(或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只要在直线axbyc0的一侧任意取一点(x0,y0),将它的坐标代入不等式,如果该点的坐标满足不等式,不等式就表示该点所在一侧的平面区域;如果不满足不等式,就表示这个点所在区域的另一侧平面区域 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2线性规划 基本概念名 称意 义线性约束条件由x、y的一次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是对x、y的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关于x、y的解析式如:z2xy,zx2y2等线性目标函数关于x、y的一次解析式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x、y的解(x,y)叫做可行解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最优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设出所求的未知数; 列出约束条件(即不等式组); 建立目标函数; 作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的等值线; 运用图解法即平行移动目标函数等值线,求出最优解(有些实际问题应注意其整解性)典型例题例1. 若abc的三个顶点为a(3,1),b(1,1),c(1,3),写出abc区域(含边界)表示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由两点式得ab、bc、ca直线的方程并化简得ab:x2y10,bc:xy20,ca:2xy50结合区域图易得不等式组为变式训练1: abc的三个顶点为a(2,4)、b(1,2)、c(1,0),则abc的内部(含边界)可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为 acyxb例2. 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 分别求: z2xy z4x3y zx2+y2的最大值、最小值?解: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表示不等式组的公共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其中a(4,1),b(1,6),c(3,2)(1) 作与直线2xy0平行的直线l1:2xyt,则当l1经过点a时,t取最大,l1经过点b时,t取最小zmax9 zmin13(2) 作与直线4x3y0平行的直线l2:4x3yt,则当l2过点c时,t最小,l2过点b时,t最大zmax14 zmin18(3) 由zx2y2,则表示点(x,y)到(0,0)的距离,结合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知点b到原点的距离最大,当(x,y)为原点时距离为0zmax37 zmin0变式训练2:给出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目标函数taxy,(1) 若在区域上有无穷多个点(x,y)可使目标函数t取得最小值,求此时a的值(2) 若当且仅当x,y时,目标函数t取得最小值,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x0a(1,0)c( , )b(0,1)y解:(1)由taxy得yaxt要使t取得最小时的(x,y)有无穷多个,则yaxt与ac重合akac(2)由kac a kbc 得 a0),圆心为 ,半径r 3二元二次方程ax2bxycy2dxeyf0表示圆的方程的充要条件是 4圆c:(xa)2(yb)2r2的参数方程为_x2y2r2的参数方程为_5过两圆的公共点的圆系方程:设c1:x2y2d1xe1yf10,c2:x2y2d2xe2yf20,则经过两圆公共点的圆系方程为 典型例题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1) 经过a(6,5),b(0,1)两点,并且圆心在直线3x10y90上(2) 经过p(2,4),q(3,1)两点,并且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6解:(1)ab的中垂线方程为3x2y150由 解得 圆心为c(7,3),半径r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7)2(y3)265(2)设圆的一般方程为x2y2dxeyf0将p、q两点坐标代入得令y0得x2dxf0由弦长|x1x2|6得d24f36 解可得d2,e4,f8或d6,e8,f0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2x4y80或x2y26x8y0变式训练1:求过点a(2,3),b(2,5),且圆心在直线x2y3=0上的圆的方程由a(2,3),b(2,5),得直线ab的斜率为kab= = ,线段ab的中点为(0,4),线段ab的中垂线方程为y4=2x,即y2x 4=0,解方程组得圆心为(1,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半径r=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2)2=10例2. 已知圆x2+y2+x-6y+m=0和直线x+2y-3=0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解 方法一 将x=3-2y,代入方程x2+y2+x-6y+m=0,得5y2-20y+12+m=0.设p(x1,y1),q(x2,y2),则y1、y2满足条件:y1+y2=4,y1y2=opoq,x1x2+y1y2=0.而x1=3-2y1,x2=3-2y2.x1x2=9-6(y1+y2)+4y1y2.m=3,此时0,圆心坐标为,半径r=.方法二 如图所示,设弦pq中点为m,o1mpq,.o1m的方程为:y-3=2,即:y=2x+4.由方程组解得m的坐标为(-1,2).则以pq为直径的圆可设为(x+1)2+(y-2)2=r2.opoq,点o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0+1)2+(0-2)2=r2,即r2=5,mq2=r2.在rto1mq中,o1q2=o1m2+mq2.(3-2)2+5=m=3.半径为,圆心为.方法三 设过p、q的圆系方程为x2+y2+x-6y+m+(x+2y-3)=0.由opoq知,点o(0,0)在圆上.m-3=0,即m=3.圆的方程可化为x2+y2+x-6y+3+x+2y-3=0即x2+(1+)x+y2+2(-3)y=0.圆心m,又圆在pq上.-+2(3-)-3=0,=1,m=3.圆心为,半径为.变式训练2:已知圆c:(x-1)2+(y-2)2=25及直线l:(2m+1)x+(m+1)y=7m+4 (mr).(1)证明:不论m取什么实数,直线l与圆c恒相交;(2)求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的最短长度及此时的直线方程.(1)证明 直线l可化为x+y-4+m(2x+y-7)=0,即不论m取什么实数,它恒过两直线x+y-4=0与2x+y-7=0的交点.两方程联立,解得交点为(3,1),又有(3-1)2+(1-2)2=525,点(3,1)在圆内部,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l与圆恒相交.(2)解 从(1)的结论和直线l过定点m(3,1)且与过此点的圆c的半径垂直时,l被圆所截的弦长|ab|最短,由垂径定理得|ab|=2=此时,kt=-,从而kt=-=2.l的方程为y-1=2(x-3),即2x-y=5.例3. 知点p(x,y)是圆(x+2)2+y2=1上任意一点.(1)求p点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x-2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1)圆心c(-2,0)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为d=.p点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的最大值为d+r=+1=,最小值为d-r=-1=.(2)设t=x-2y, 则直线x-2y-t=0与圆(x+2)2+y2=1有公共点.1.-2t-2,tmax=-2,tmin=-2-.(3)设k=,则直线kx-y-k+2=0与圆(x+2)2+y2=1有公共点,1.k,kmax=,kmin=.变式训练3: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y2-4x+1=0.(1)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1)y-x可看作是直线y=x+b在y轴上的截距,当直线y=x+b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解得b=-2.所以y-x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2)x2+y2表示圆上的一点与原点距离的平方,由平面几何知识知,在原点与圆心连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处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又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2,所以x2+y2的最大值是(2+)2=7+4,x2+y2的最小值是(2-)2=7-4.例4. 设圆满足:截y轴所得的弦长为2;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在满足条件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解法一设圆的圆心为p(a,b),半径为r,则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b、a。由题设条件知圆p截x轴所得的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圆p截x轴所得的弦长为r,故r2=2b2又圆p截y轴所得的弦长为2,所以有r2=a21,从而得2b2=a21点p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d=,5d2=(a2b)2=a24b24ab= 2a22b24ab1=2(ab)211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此时,5d2=1, d取得最小值由a=b及2b2=a21得,进而得r2=2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1)2=2或(x1)2(y1)2=2解法二同解法一,得d=,所以a2b= da2=4b24bd5d2,将a2=2b21代入整理得2b24bd5d21=0 ()把()看成关于b的二次方程,由于方程有实数根,故0即8(5d21)0, 5d21可见5d2有最小值1,从而d有最小值,将其代入()式得2b24b2=0, b= 1, r2=2b2=2, a2=2b21=1, a= 1由a2b=1知a、b同号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1)2=2或(x1)2(y1)2=2变式训练4:如图,图o1和圆o2的半径都等于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和圆o2的切线pm、pn(m、n为切点),使得pmpn,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o1o2nmpoxy22o1o2nmp解:以o1、o2的中点为原点,o1o2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o1(2, 0)、o2(2, 0)如图:由pmpn得pm22pn2 po1212(po221),设p(x,y) (x2)2y212(x2)2y21即(x6)2y233为所求点p的轨迹方程小结归纳1本节主要复习了圆的轨迹方程,要明确:必须具备三个独立条件,才能确定一个圆的方程2求圆的方程时一般用待定系数法:若已知条件与圆心、半径有关,可先由已知条件求出圆的半径,用标准方程求解;若条件涉及过几点,往往可考虑用一般方程;若所求的圆过两已知圆的交点,则一般用圆系方程3求圆方程时,若能运用几何性质,如垂径定理等往往能简化计算4运用圆的参数方程求距离的最值往往较方便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通过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或点与圆心之间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比较来确定.基础过关第6课时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设它的判别式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满足以下关系:相切dr0相交 相离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满足以下条件:外离d rr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3. 圆的切线方程 圆x2y2r2上一点p(x0, y0)处的切线方程为l: . 圆(xa)2(yb)2r2上一点p(x0, y0)处的切线方程为l : . 圆x2y2dxeyf0上一点p(x0, y0)处的切线方程为 .典型例题p2p1p(4,2)xyo例1. 过:x2y22外一点p(4,2)向圆引切线 求过点p的圆的切线方程 若切点为p1、p2求过切点p1、p2的直线方程解:(1)设过点p(4,2)的切线方程为y2k(x4)即kxy+24k0 则d 解得k1或k切线方程为:xy20或x7y100(2) 设切点1(x1,y1)、p2(x2,y2),则两切线的方程可写成l1: x1xy1y2,l2:x2xy2y因为点(4,2)在l1和l2上则有4 x12y12 4x22y22这表明两点都在直线4x2y2上,由于两点只能确定一条直线,故直线2 xy10即为所求变式训练1:(1)已知点p(1,2)和圆c:,过p作c的切线有两条,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r .k . d.(2)设集合a=(x,y)|x2y24,b=(x,y)|(x1)2(y1)2r2(r0),当ab=b时,r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0,1 c(0,2 d(0,(3)若实数x、y满足等式(x-2),那么的最大值为( )a. . . .(4)过点m且被圆截得弦长为8的直线的方程为 (5)圆心在直线x-y-4=0上,且经过两圆和的交点的圆的方程是 .解:(1)d提示:p在圆外 (2)c提示:两圆内切或内含(3)d提示:从纯代数角度看,设t=,则y=tx,代入已知的二元二次方程,用0,可解得t的范围。从数形结合角度看,是圆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是边界(4)提示: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直线的斜率(5).提示:经过两圆交点的圆的方程可用圆系方程形式设出,其中的一个待定系数,可依据圆心在已知直线上求得例2. 求经过点a(4,1),且与圆:x2y22x6y50相切于点b(1,2)的圆的方程解:圆c的方程可化为(x1)2(y3)25圆心c(1,3),直线bc的方程为:x2y50又线段ab的中点d(,),kab1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x即xy20 联立解得x3,y1所求圆的圆心为e(3,1),半径|be|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1)25变式训练2:求圆心在直线5x-3y=8上,且与坐标轴相切圆的标准方程解: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r2,圆与坐标轴相切,a=b,r=a又圆心(a,b)在直线5x-3y=8上.5a-3b=8,由得所求圆的方程为:(x-4)2+(y-4)2=16或(x-1)2+(y+1)21例3. 已知直线l:yk(x2)(k0)与圆o:x2y24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aob的面积为s 试将s表示为k的函数s(k),并求出它的定义域 求s(k)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的k值解:(1)圆心o到ab的距离d由d21 k 1|ab|4 s(k)4(2) 解法一:据(1)令1k2t k2t1(1 t 2)s4442当即k时,等号成立k为所求解法二:abd的面积s|oa|ob|sinaob2sinaob当aob90时,s可取最大值2,此时,设ab的中点为c则oc|oa|由o到直线的距离为|oc|得,k变式训练3:点p在直线上,pa、pb与圆相切于a、b两点,求四边形paob面积的最小值答案:8。提示: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要面积最小,只要切线长最小,亦即p到圆心距离要最小例4. 已知圆c方程为:,直线l的方程为:(2m1)x(m1)y7m4=0(1)证明:无论m取何值,直线l与圆c恒有两个公共点。(2)求直线l被圆c截得的线段的最短长度,并求出此时的m值提示:(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证明r2d20恒成立(2)求(1)中r2d2的最小值,得直线l被圆c截得的线段的最短长度为4,此时的m值为 变式训练4:已知圆系,其中a1,且ar,则该圆系恒过定点 答案:(1,1)提示:将a取两个特殊值,得两个圆的方程,求其交点,必为所求的定点,故求出交点坐标后,只须再验证即可。另一方面,我们将方程按字母a重新整理,要使得原方程对任意a都成立,只须a的系数及式中不含a的部分同时为零小结归纳1处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问题,有代数法和几何法两种方法,但用几何法往往较简便2圆的弦长公式l2(r表示圆的半径,d表示弦心距)利用这一弦长公式比用一般二次曲线的弦长公式l要方便3为简化运算,处理交点问题时,常采用“设而不求”的方法,一般是设出交点后,再用韦达定理处理,这种方法在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也常常用到解析几何初步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1 圆(x1)2y21的圆心到直线yx的距离为( )a b c d12 如果把圆c:x2y21沿向量平移到圆c,且c与直线3x4y0相切,则m的值为( )a2或 b2或 c2或 d2或3 如果直线沿x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再沿y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直线l的斜率是 ( )a b3 c d34 已知点p(3,2)与点q(1,4)关于直线l对称,则直线l的方程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出土方合同范本
- 包工程劳务合同范本
- 婚礼堂打造合同范本
- 医药回款合同范本
- 2025办公家具购销合同范本
- 店铺转兑合同范本
- 甲方租赁仪器合同范本
- 渣土车辆运输合同范本
- 私人借款协议合同范本
- 废旧机油回收合同范本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大疆:2025大疆机场3操作指导书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hiv职业暴露培训课件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番茄栽培技术课件
- 女职工普法宣传教学课件
- (高清版)DB22∕T 5159-2024 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