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一种基于网络智能化设计系统的注射模 中文版.doc

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12张图纸】【优秀】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2240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7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4-03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39
积分
关 键 词:
果蔬篮 注塑 模具设计 果蔬篮注塑模 图纸 优秀 注塑模具
资源描述:

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

45页 16000字数+说明书+外文翻译+12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动模座板A2.dwg

型腔A2.dwg

型芯A2.dwg

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塑件图A1.dwg

外文翻译--一种基于网络智能化设计系统的注射模  中文版.doc

外文翻译--一种基于网络智能化设计系统的注射模  英文版.pdf

定位圈.dwg

定模座板A2.dwg

导套A4.dwg

总装图A0.dwg

推杆固定板A2.dwg

推板A2.dwg

斜导柱A4.dwg

浇口套A4.dwg

说明书.doc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 绪论1

1.1 注塑模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

1.2 本文研究内容2

2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3

2.1 基于Pro/E的果蔬篮三维建模3

2.2 果蔬篮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能的分析4

2.2.1 材料的选择4

2.2.2 工艺性能的分析6

3 注塑设备选择及校核7

3.1 塑件体积的估算7

3.2 注塑机的选择7

3.3 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8

3.3.1 注射压力的校核8

3.3.2 锁模力的校核9

4 分型面设计及型腔布置10

4.1 分型面的设计10

4.2 型腔布置12

5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13

5.1 MoldFlow软件简介13

5.2 网格的划分与处理13

5.3 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分析15

5.4 塑件的翘曲分析15

5.5 塑件的流动性分析16

5.5.1 气穴、熔接痕和分子表面取向16

5.5.2 充填时间分析18

5.5.3 锁模力和螺杆速度18

5.6 塑件的冷却分析19

6 浇注系统设计20

6.1 浇注系统概述20

6.2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21

6.2.1 主流道的设计21

6.2.2 分流道的设计22

6.2.3 浇口的设计23

7 成型零部件设计及模架选择24

7.1 成型零部件设计24

7.1.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24

7.1.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24

7.2 模架的选择25

8 相关机构设计27

8.1 脱模机构的设计27

8.1.1 脱模力的计算27

8.1.2 塑件脱出机构27

8.1.3 凝料脱出机构28

8.2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29

8.2.1 合模导向机构的作用29

8.2.1 导向机构的设计29

8.3 注塑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30

8.3.1 机构抽芯距和抽芯力的计算30

8.3.2 斜导柱的设计31

9 冷却系统及排气系统的设计33

9.1 冷却系统的设计33

9.1.1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33

9.1.2 冷却系统的设计33

9.2 排气系统的设计35

10 模具的总装36

结论38

致谢39

参考文献40


1 绪论

1.1 注塑模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模具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模具生产,汽车、摩托车、轻工、电子、航空等行业尤为突出。注塑模是其典型代表。随着工业塑料制件和日用塑料制件的品种和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这些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对塑料的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标准化、对优质模具材料的研究、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专用的机床设备,更重要的是生产技术的管理等。21世纪模具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追求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缩短设计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行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要。可见,未来我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大力普及、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逐步走向集成化。现代模具设计制造不仅应强调信息的集成,更应该强调技术、人和管理的集成。

● 提高大型、精密、复杂与长寿命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逐步减少模具的进口量,增加模具的出口量。

● 在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中,积极应用热流道,推广气辅或水辅注射成型,以及高压注射成型技术,满足产品的成型需要。

● 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模具标准件是模具基础,其大量应用可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同时也显著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和使用性能,大大提高模具质量。我国模具商品化、标准化率均低于30%,而先进国家均高于70%,每年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模具标准件,其费用约占年模具进口额的3%~8%。

● 发展快速制造成型和快速制造模具,即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迅速制造出产品的原型与模具,降低成本,推向市场。

● 积极研究与开发模具的抛光技术、设备与材料,满足特殊产品的需要。

● 推广应用高速铣削、超精度加工和复杂加工技术与工艺,满足模具制造的需要。

● 开发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模具的可靠性。

● 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逆向工程与并行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的开发效率与成功率。

● 开发新的成型工艺与模具,以满足未来多学科多功能综合产品开发设计技术。

1.2 本文研究内容

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基于PRO/E的塑件模型重构。

2.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3.注射机的选择与校核。

4.分型面的选择与创建,型腔数目的确定。

5.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包括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翘曲分析、流动分析和冷却

分析。

6.浇注系统的设计。

7.注射模具成型零件及模具体的设计。

8.冷却系统及排气系统的设计。

内容简介:
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外文翻译)一种基于网络智能化设计系统的注射模摘要近年来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增长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以支持和促进协作开发产品在不同地理位置分布式企业。作为一个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模块,基于互联网的模具设计系统,可实现援助的注射模协同发展的一种有效和可行的工具。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设计系统的注射模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嵌入在互联网环境中的 KB 模具交互式设计系统。连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 Java 的解决方案被采用,以发展这种网络交互式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此的系统中计算模块、 知识库模块和图形的生成模具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交互式的基于 CAD 的框架内。知识库系统能使他们自己的情报和经验也纳入总模具设计,而且模具设计师通过交互式程序访问。所采取的做法既加快了设计过程,并便于设计标准化,反过来又增加模具制造的速度。实际的案例研究提交说明基于互联网模具设计系统的操作。关键词 互联网 ;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 ;注塑模具设计 ;合作AbstractThe rapid growth of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recent years provides a solution to support and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s among different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enterprises.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ool to aid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injection moulds can be realized by developing an Internet-based mould design system as one of the modules of a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totype Internet-based intelligent design system for injection mould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n interactive KB mould design system embedded in an Internet environment. A Java-enabled solution together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is employed to develop such a networked interactive CAD system. In this system, the computational module, the knowledge base module and the graphic module for generating mould features are integrated within an interactive CAD-based framework. The knowledge base of the system would be accessed by mould designers through interactive programs so that their own intelligence and experience could also be incorporated with the total mould design. The approach adopted both speeds up the design process and facilitates design standardization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speed of mould manufacture. A practical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operations of the Internet-based mould design system.Keywords Internet 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s Injection mould design CollaborationII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外文翻译)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介绍12注塑模具设计23.相关研究34.基于互联网的模具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45.基于知识的模具设计系统65.1.编码系统75.1.1.第一部分:部件描述85.1.2.第二部分:零件和模具之间的关系95.1.3.第三部分:模具描述95.2.知识文库116.系统的实施14结论20参考文献22231.介绍塑料,这是一个现在最通用的且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产品。由于其良好的尺寸精度和周期非常短时间生产出复杂形状的塑料部件的能力,注射成型成为今日制造塑料零件在塑料工业中的最重要的过程。但是,目前的塑料行业面临的很大压力,由于在全球化市场下,产品发展的短的生命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增加产品多样性。为满足这些要求,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包括信息和互联网技术、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并行工程、 人工智能及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地帮助注射成型产品的开发。注射成型,一个模具的设计对于产品质量和高效率的处理是极为重要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模具的质量负责整个过程的经济。注塑模具设计涉及广泛经验知识 (启发式知识) 关于模具组件的结构和功能。现在,模具设计面临着期限压力的增长和设计本身主要以模具设计者的经验为基础。模具设计师是需要具备深入和广泛的经验,因为详细的决定需要各参数间相互作用的知识。可惜目前无法应付这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智能CAD工具可以协助模具设计过程的各项任务,这模具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非常重要的。全球制造业中日益增长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和全球市场的支持。现在,在于世界各地的公司,通常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最终的组装。有关各方需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共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研究进展可以提供支持和促进不同地理上分散的企业间的协同发展的解决方案。发展一种基于网络的智能模具设计系统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模块之一可以提供援助的注射模协同发展的小型和中型企业满足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的严格要求的一种有效和可行的工具。这篇文章讲述了使用互联网技术和知识的一个基于网络的智能模具设计系统。系统可以缩短设计周期的模具,并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型和中型企业注射模具的设计和开发工程来满足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世界的越来越大的压力。文章的其余部分被分成如下所示。第二节提供注塑模具设计的简介。第三节引入了早期模具设计及其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工作。第四节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模具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第五节讲述的事基于知识的模具设计系统的部分。第五节讨论了系统的开发。第七节所示一例实用设计。第八节作出的结论。2注塑模具设计注射模的基本功能包括腔数量和布局,喂料系统、冷却系统、喷射系统及模具施工。图1显示模具设计的一般程序1。从图中可以看到的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以及哪些边界和辅助条件有应达到的主要功能。模具设计项目通常从开始经济方面的考虑即多少部分可以和应该为了满足交货日期和其他要求一次一个模具生产的问题。其次是考虑模孔的在模腔的分布,其中包括喷射简易性,随后模具和齿轮连接,以及零件质量(数量,位置和闸门形状)等考虑因素. 进给的系统可容纳来自的注塑机喷嘴的熔融塑料材料,并将它分发到每个型腔。为了排出模具中的热量,给它提供一个冷却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当模制凝固和冷却后,会通过弹射系统将它从模具中分离出来。构造模具时通常由几个金属板堆叠成刚体。它必须将各种放置在准确的位置,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模具制造通常涉及模具基本和标准模具部件的选择。复杂塑料零件的制造,诸如一些其他机械如滑动设备、 拧设备等可能也将参与在整个模具制造。图1 模具设计通用步骤13.相关研究一大批研究活动进行模具设计和多年来其相关的领域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作为一个综合系统,这些研究活动从模具设计特定领域的研究到模具设计的调查。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领域: 功能和初始模具设计 ;算法自动生成模具 ;和模具设计的系统开发。Hui和Tan2提出一种基于扫描操作,以发展为确定分方向、 分型线、 侧核心等自动化的模具设计系统的启发式搜索方法。黄等人3用实体建模技术来制造模具板和标准模具组件库。陈、刘4开发了成本模式来描述了成本因素和产品发展活动,以及具有成本效益的注射成型设计的产品几何关系之间的关系。富等人5提出一个有效的方法,系统地提出切削特征定义、分类、参数, 和在注塑模设计系统在确定的条件下所有类型的识别功能。陈等人6提出了一种方法测定方向基dexel模型和模糊决策。Li JC7提出一种神经网络方法模拟和优化的注射模具门参数。Li JC8用一种基于特征的方法来设计注射模冷却系统。Chung and Lee 9提出注射模协同设计环境的框架,不管地理上分散的、 多学科的设计者都可以彼此的合作。马等人10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描述注塑模具设计标准组件库的发展。Low and Lee11介绍了一种最初的设计方法在三维实体模型而不是二维绘图使用标准化方法。Ashaab 等人12描述了一种辅助塑料工程发展系统,通过互联网相关设计者共享注塑成型信息和知识,从而达到注塑模具协同设计。李等人13使用基于图像的技术和开发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自动完成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布局设计。研究人员已开始以知识为基础的手法,解决近年来注射成型和模具设计问题。DTMOULD-114是一个注塑模具成本估算的知识库系统。EIMPPLAN-115将可塑性因素纳入零件设计中,和处理的注射成型零件的概念设计发。CADFEED16为注塑模具设计开发的。然而,他们是限于特定的设计领域或简单的部件,并不是成熟和实用,足够应付一般模具设计。Bozdana和Eyercioglu 17 开发专家系统用该测定注塑成型热塑性材料参数。陈等人18提出基本CAD知识的基本结构辅助注射模具设计系统,涵盖了这两个在模具设计过程和模具知识管理。从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到以前的工作大部分考虑只的总体设计的某些方面,其中有些太理论应用于实际模具设计,涉及到大量的实践知识组件功能的模具、 人类的启发式知识和经验的类型的知识结构。KB系统已表现出很大的潜力,用于协助设计者使用CAD系统作为概念设计进行互动,以及运用工程经验在最终的工程模具设计中使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另外,在基于网络的智能系统模具设计上仍然相对较少研究工作。4.基于互联网的模具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4.1.概述目前大多数CAD系统只提供几何建模功能,方便模具设计起草工作,并不提供模具设计者所需的知识来开发好的模具设计。传统计算机辅助工程包擅长数据处理的信息密集型问题或数字操纵制订密集型问题。前者可以理解成计算机辅助起草和图形,和数据减少和转型 ;而后者涉及数值或数学建模和分析。然而,在设计问题上,尤其是涉及大量的实践知识组件的功能和结构的模具设计中,除了需要在信息密集和制定密集的知识,还需要人类启发式知识和经验类型的知识。所以在模具设计至关重要的启发式和经验式的知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就不那么适合了。在一般的模具设计 KB 系统对常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知识的明确表示和操作机构代表人的专业知识。一个基于网络的模具设计系统,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方法可以提供一种有效和可行的工具来帮助小型和中型企业注射模协同发展以满足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的严格要求。此外,还需要不断检查和更新信息,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并且作为模具制造商和标准组件供应商不断改善和提升他们的设备和进程。通过充分利用快速的不断变化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模具设计系统可以有能力不断更新和升级有关注射模具设计迅速、 方便的方式的大量信息。4.2.系统体系结构基于实际模具设计程序并且在这一阶段考虑到的问题,一个基于网络的智能注塑模具设计系统体系结构,如图二所示。它包括一个以互联网环境为基础的基于知识的模具设计系统。模具设计通常涉及复杂和对相关设计问题,并因此缺乏完整的数量和结构化方法。目前的方法涉及将完整的设计问题分解成许多子问题(例如,功能设计,进给系统,冷却系统等等)并且为这些子问题开发一个基于知识的解决方案。所有的设计活动被分为七个部分,即腔布局设计,进给设计,冷却设计,弹出设计,模具制造,模基选择和标准部件的选择。这些模块用来生成包括腔布局的功能设计、 进给设计、 冷却电路、 弹出设备、 模具制造,选择准模具和辅助组件,包括环形计数器,导套,导柱,紧固件等。图2 基于因特网模具注塑系统的结构5.基于知识的模具设计系统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模具设计系统基于知识的部分如图三所示。通过使用编码系统作为机器的推理引擎,知识库是基于独立的互动程序,帮助设计者选择一系列可行的方法,以解决特殊的功能设计。实际的解决方案与他们最后发展到完成设计选择留给模具设计者,使他们自己的情报和经验可能也纳入总的模具设计。系统的详细操作如下所示。图3 KB系统交互式设计步骤首先,一个远程用户客户端提交一个塑料部件,可绘制或从部分绘图数据库及其要求检索到服务器端的。然后一个查询程序 (块 5) 选择哪些问题的提出是通过接受有关其几何形状、 尺寸、 材料、 等部分的答复,也有关多型腔的模具指标,模具设计功能等。设计者回答所有的问题后,系统会创建零件和模具的编码说明。对编码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用来使对现有模具数据库的引用和寻找部分代码相同或接近的现有部件 (块 6)。如果能搜索找到适当的部件和他们各自的模具,就可以被检索和审查。他们是否适合使用。通常须修改现有模具到不同的部分,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设施很快地做到这一点。代码的首要和次要使用能访问系统的知识库。在设计过程的下一阶段,功能设计分析被执行,以便相关各项功能设计方法可供选择 (块 7)。方法文件知识库的一部分,它包含一长串的实现注射模各种功能设计的方法。由于对于特殊零件来说,只有一部分的方法是可行的,所以筛选出可行方法的清单以供设计者选择显得非常重要。现在这项任务是通过筛选例程 (块 8) 的方法,用来选择建议列表方法中的部分代码。选定方法后将生成一个与所选的方法相关联的代码。很多时候是一种方法已替代模具功能 (硬件安排)。与所选方法关联的代码然后用于访问和对设计器构成的所选方法的替代模具功能从模具特征筛选例程 (9 块) 通过替代模具功能的知识基础。通过模具特点筛选方法(块9),所选方法相关的编码被用于进入和提供给设计者所选方法的替代模具特点。由基本方法分离及其技术的详细信息,在目前的过程中将指导设计器,以集中处理其执行前的基本方法。在目前过程从技术详细信息中分离出的基本方法,会指导设计者集中精力于基础的方法,然后加以实施。这种逻辑的方法通过减少不同选择也会加快设计过程。当所选用方法的特殊模具特点被选定,这种特点相关的编码将产生,并应用于进入和促使设计者通过常规记录从模具参数的知识库中,输入尺寸,位置,方向等信息。在模具特征几何知识库,说及参数,所有模具特征的几何形状的详细尺寸都存储起来了。一旦图形信息已被输入,将绘制选择模具特征的几何形状。后来,设计者通过类似的程序进行另一个功能设计的设计,正如上文所述。所有功能的设计完成后将生成一个完整的绘图。最后,所有设计者审查和修改模具绘图,看其是否必要。5.1.编码系统代码是编码表示形式如形状、 切功能、 材料和其它规格的塑料件有关的所有必要信息。编码系统设计中考虑了大部分的注射成型零件和模具的特点。注射模具的设计取决于产品形状和功能。几乎完全不可能开发出独特适用于所有形状塑胶零件的定义,因为它们的形状可以任意的改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大比例常见的塑料部件的形状可以近似如矩形或圆形。例如塑料轴承座和套管的大部分是基于矩形的形状;和大部分的把手、桶和杯是基本上圆形。Opitz系统 19,在机械件分类系统很受欢迎,也已经转变的发展到编码系统。代码分为三个部分,一共有 12 位数字。第一节的描述了塑料部件包含前四个数字。第二部分介绍了部件与模具之间的关系,包含第五位数字。第三部分,它描述了模具包含最后七位数。5.1.1.第一部分:部件描述这部分包括前四个数字。它们分别表示部件分类、 部分外部形状、 切功能和材料类。.第一位数字区分部件是圆形的还是非圆形。有七个位置的数字,如下所示。(1) 圆形零件H/D0.5。(2) 圆形零件0.5H/D3。(3) 圆形零件H/D3。(4) 不规则环形零件。(5) 非圆零件 H/De0.5。(6) 非圆零件 0.5H/De150;H100循环磨零件形状圆形;50D150;H50零件形状非圆形;L3W;50150;H100零件形状非圆形;L3W;W150;H50深室零件形状圆形;5050零件形状非圆形;L3W;5050深核心零件形状圆形;2550零件形状非圆形;L3W;2550带挡板的深核心零件形状圆形;1030零件形状非圆形;L3W;1030带挡板的铸件孔零件形状非圆形;L3W; W50;H50三角形孔零件形状非圆形;L3W;2550阶梯孔零件形状非圆形;L3W; 2550回路零件形状非圆形;L3W; W50;H50JESS 4.4专家系统外壳2224的选择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模具设计系统的知识库。JESS 是一种在 Java 编程语言中实现正向链接的生产系统。规则用CLIPS/JESS 编写,可以轻松的调用或被调用Java 程序。知识库的方案是由五个基本功能系统注塑模具设计组成的,即腔的布局饲料系统、 模具制造、 冷却系统,和弹射系统。知识库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扩展通过持续改进规则和数据库系统的信息。使用系统的编辑设施,它是相当容易添加和删除知识库中的规则。另外,可以添加工作分配和确定性因素的组合,用户查询也可以添加或删除似乎也变得合适。6.系统的实施原型系统的实施基于J2EE。此系统结合商业的三维CAD系统(SolidWorks 2003)和商业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 2000)。正如5.2节所述,JESS 4.4专家系统外壳用于开发系统的知识库。该方案是在JSP/Servlets和SolidWorks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写的。SolidWorks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 是OLE SolidWorks的编程接口。该API包含数百个可以从Visual Basic,VBA、C、C+或 SolidWorks 宏文件调用的函数。这些功能为程序设计者提供了直接访问SolidWorks功能的出口,如建立一段线段,拉伸一个实体,或者证实平面的参数25,26。Java服务器页(JSP)在生成动态web页相对于活动服务器页面(ASP),个人主页(PHP)和通用网关接口(CGI)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JSP与servlets一起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其他类型的动态web脚本/编程,从显示、便于管理和易用性提供平台独立性、增强的性能、逻辑分离。现在,有大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商业市场如 Oracle、Sybase、MySQL和Informix。Microsoft Access 2000被接受的原因在于易用性和实用性能。7.设计实例研究为了有更多基于因特网智能模具设计系统详细的了解,通过原型包做一个真正设计研究是比较好的。从大量的实际设计使用这项计划的经验来看,通常需时约100200步骤的鼠标或键盘输入完成某些塑料部件,取决于零件的复杂程度的整体设计。设计示例是一个 3D 模型所示的鼠标 如图6所示。它是由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做成的(ABS)。零件的尺寸为96毫米(长)68毫米(宽) 27毫米(高)和厚度为2毫米。根据客户的要求,需要一个四腔模具并在Kawaguchi K180-I注塑机操作。在这里列出这种设计中涉及的步骤会很长,例子设计的一些主要步骤在下面几段列出。图6 测试零件1 首先,在一个客户端的远程用户提出一个可绘制或从部分绘图数据库和其要求检索的鼠标零件的CAD文件。2 回答所有有关零件和用户模具技术指标的问题,一个标准的模具库从模具基础数据库(在目前只有 HASCO 模具基地包含在此数据库中)自动选择和它的尺寸进行确认。3 设计目录包括八个基本的功能,例如文件,编辑,视图,建模,预设计,应用(腔布局设计,饲料设计,冷却设计、 顶出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协作和帮助。在这一阶段设计者一般根据模具设计过程选择型腔布局设计功能。知识库的方案建议对称型腔布局。设计者然后设计使用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设备腔和核心插入型腔布局周围的。下一步该设计者选择进给系统功能。与此同时,知识库会为这个零件的进给系统设计推荐方法。然后设计者选择已排序列表中的一种(侧缘浇口、辅助浇口和扇形浇口),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侧缘浇口。该方案的计算例程会自动调整流道和浇口。型腔的布局,核心插入和进给的系统如图7所示。4 下一步,设计者想哦那个设计目录中选择模具制造。知识库从部分的代码已确定的需要模具的类型。屏幕会显示整个模具如图8所示。5下一步,设计者选择冷却系统。知识库建议用U电路进行核心和腔冷却设计。然后在屏幕显示冷却系统如图9所示。图7 型腔布局,内芯和浇注系统图8 模基详细设计图9 冷却系统详细设计6 下一步,设计者将选择弹出系统。知识库推荐顶杆的使用。在输入有关个个的大小、 位置和方向的信息后,弹出系统如图10所示 。如果发现需要其余的工作将会检验及修改模具绘图。在这一阶段剖面线的修改,尺寸的添加等能完成。但这些通常可以做很快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设备来完成。完整的注塑模具的CAD 模型如图11所示。最后,其生成的二维CAD 工程图如图12所示。图10 顶出系统详细设计图11 鼠标零件最终注塑模具图12 鼠标二维工程图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描述了基于网络的智能系统注塑模具设计原型的发展。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嵌入在互联网环境中的 KB 模具交互式设计系统。连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 Java 的解决方案被采用,以发展这种网络交互式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模具设计通常涉及复杂和多关联的设计问题,并因此缺乏完整的数量和结构化方法。目前的方法涉及将完整的设计问题分解成许多子问题(例如,功能设计,进给系统,冷却系统等等)并且为这些子问题开发一个基于知识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编码系统作为推理引擎,从独立交互式程序使用知识库,可以帮助设计者选择许多在考虑之中特定的功能解决方法。留给模具设计者是实际的解决方案与他们最后发展到完成的设计选择,使他们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可能也纳入总的模具设计。在进行方法编写程序的模块化结构,方便访问知识库,确保其进一步的开发和推广。所采取的做法既加快了设计过程,也便于设计标准化,反过来又增加模具制造的速度。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有效和可行的工具,以帮助小型和中型企业在注塑模具协同产品开发设计满足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的严格要求。致谢此项工作的阐述得到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的资助。参考文献1 Jonas R, et al. Parts suitable for injection moulding, and optimum mould(G). Text of Lecture Block X at the ninth plastics engineering colloquium, IKV Aachen. 1978.2 Hui KC, Tan ST. Mould design with sweep operationsa heuristic search approach. Comput-aided Design 1992;24(2):8191.3 Huang TS, et al. IMDan aided design software for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s. Pacific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Jakarta, Indonesia, December 1994. p. 37785.4 Chen YM, Liu JJ. Cost-effectiveness design for injection moulding. Robot ComputIntegrat Manuf 1999;15:121.5 Fu MW, Fuh JYH, Nee AYC. Undercut feature in an injection mould design system. Comput-aided Design 1999;31:77790.6 Chen YH, Wang YZ, Leung TM. An investigation of parting direction based on dexel model and fuzzy decision making. Int J Product Res 2000;38(6):135775.7 Li JC. Optimum gate design of freeform injection mould using the abductive network.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1;17:297304.8 Li CL. A feature-based approach to injection mould cooling system design. Comput-aided Design 2001;33(14):107390.9 Chung J, Lee K. A framework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environment for injection moulding. Comput Ind 2002;47:31937.10 Ma YS, Tor SB, Britton GA.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 component library for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design using an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3;22:6118.11 Low MAH, Lee KS.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for initial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ulds. Int J Product Res 2003;41:230124.12 Ashaab AA, Rodriguez K, Molina A, et al. Internet-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for an injection-moulding system. Concurr Eng: Res Appl 2003;11(4):28999.13 Li CL, Li CG, Mok ACK. Automatic layout desig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cooling system. Comput-aided Design 2005;37: 64562.14 Chin KS, Wong TN. Developing a knowledge-based injection mould cost estimation system by decision tables.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1996;11:35364.15 Chin KS, Wong TN. Knowledge-based evaluation for the conceptual design development of injection moulding parts. Eng. Appl. Artif. Intell. 1996;9(4):35976.16 Ong SK, Prombanpong S, Lee KS. An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to computer-a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12张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2240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