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邱思婷一、 教学课型:识字课二、教材简析:古对今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识字课。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及景物特点。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使这首对子歌的韵律十分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三、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读对子歌,识记“严、酷”等 12 个生字,写好“古、李、香”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认读“古今、严寒、酷暑、朝霞、夕阳、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7个词语,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这些词语。3、 背诵对韵歌,感受对韵歌展现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五、教学重点:1、识记“严、酷”等 12 个生字,写好“古、李、香”3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六、教学难点:认读“古今、严寒、酷暑、朝霞、夕阳、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7个词语,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这些词语。七、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 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书写“古”1、引入:孩子们,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一首对韵歌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2、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是“古对今”。(板书课题:g对今)。3、齐读课题,学习“古”字。(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2)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二)初读韵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韵文。明确听的要求:请大家捧起书,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眼睛看清每个字,注意听清字的读音和停顿的地方。要求学生初步感受对韵歌的节奏与韵律。2、学生自读韵文。明确读的要求:看清生字,读准每个字。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3、识字学词。过渡:看小朋友们读得那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们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打招呼了!(把文中的生字变红)(1)PPT出示韵文: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桃对李,杨对柳,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师:你觉得哪些字容易读错?让我们互相提醒提醒。(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暑、晨、朝”3个翘舌音的字。)(四)学文识字,记形释义师:你们把字音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吧!(一)学习第一段韵文,PPT出示相关图片。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1、联系实际理解“古今、严寒、酷暑”。(1)古对今、圆对方是两对反义词。(2)“寒”就是“冷”,“严寒”就是非常非常冷。“暑”是热,那么,“酷暑”呢?2、全班齐读第一段韵文。引导学生发现“对子有单字对和双字对之分,对子可以用相反的词语来相对。”3、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学生自主识记“圆、严、寒、酷、暑、凉”等6个生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1)圆:全包围结构。口诀:员字进框转圆圈。(2)严:独体字。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3)寒:上下结构,会意字。“寒”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然无法御寒。(4)酷:左右结构。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5)暑:上下结构。 “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6)凉:左右结构,两点水,说明这个字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4、齐读并尝试背诵第一段韵文。(二)学习第二段韵文,PPT出示相关图片。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1、联系生活,学习“和风、细雨、朝霞、夕阳”。(1)风雨都是自然现象,不同的季节也有不一样的风:春天的风叫春风;夏天的风叫夏风;秋天的风叫秋风;冬天的风叫冬风。你还知道哪些风?相机提问:你觉得“和风”是怎样的风呢?“和风”和下面哪个词的意思相近:“微风、大风、狂风”?(2)当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就表示天要下雨了,你们见过哪些不同的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等)。(3)相机提问: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那晚上的彩霞我们可以叫什么?2、齐读第二段韵文,因为风、雨、雪、霜等都是大自然中的现象,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两两相对变成了对子。3、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记住呢?(学生自主识记“晨、细、朝、霞、夕”等5个生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1)晨:上下结构。“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2)细:左右结构。猜字谜:田边种丝瓜。(3)朝:左右结构,会意字。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字义:“朝”是指太阳从才从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多音字,还念cho。(朝代、汉朝、唐朝)(4)霞:上下结构,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5)夕:独体字。猜字谜:多一半(夕)。4、齐读并尝试背诵第二段韵文。(三)学习第三段韵文,PPT出示相关图片。桃对李,杨对柳,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1、自主识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杨”字的?(学生自主识记“杨”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杨: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2、认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这两个词语。去掉“对”字,我们发现这句中还藏着两个成语呢!(出示词语,指名读)3、齐读并尝试背诵第三段韵文。(五)送字回文,诵读韵文1、师生对读,师前半句,生后半句。2、同桌对读。3、集体拍手读。4、引导学生关注第2、4、6、8、10、12行的最后一个字“方、凉、霜、阳、杨、香”,让学生感受这几行最后一个字韵母都押“ang”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